苏平,孙一民/SU Ping, SUN Yimin
空间转换中的教与学
——制约条件下的辗转腾挪
苏平,孙一民/SU Ping, SUN Yimin
开放共享是当代建筑教育空间的重要特征。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为例,阐述在建筑系馆“微改造”过程中公共教学空间转换所体现的开放性特征,以及学院将开放空间作为训练素材充分融入设计教学和建造实验的积极探索,指出设计教学与教育空间的紧密互动在当代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创新意义。
开放空间,空间转换,建筑教育,设计教学,建造实验
建筑教育空间既是容纳设计教学的场所,也是“设计教学的知识来源和教学过程中的现场教材”[1],“教学的空间、空间的教学”[2]的双重属性使其成为建筑院系教育理念的物质载体。建筑学教育模式的持续演变一直影响着不同时代建筑系馆的空间塑造;当代建筑教育提倡开放式的培养模式,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激发创意的想象,建筑教育空间的发展也因此呈现出开放和互动的特征。国内外新建的建筑系馆,普遍采用共享空间、通用空间等开放的布局模式,以及移动间隔、活动装置等可变的家具设备,来创造一个多元复合、灵活适应的空间容器;以此来适应教学功能的动态转变,并成为创新设计理念的直观示范和学习媒介。对于具有较长发展历史的资深建筑院校而言,也迫切需要对原有的教学空间进行有效地调整,来应对开放式教学的发展需求。近年来,在极其困难的制约条件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设计教学和开放空间的有效结合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这既是对当代建筑教育空间开放性需求的主动应对,也成为将建筑设计教学主动融入空间改造实验的有益探索,其间还有辗转腾挪的无可奈何。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最早的系馆是建成于1934年(民国23年)的建筑红楼(又称6号楼),是建筑学院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和精神象征。该建筑平面呈东西向的“凹”字形,两层高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整体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局部则通过二层开敞外廊等设计元素体现对地域气候的适应(图1)。红楼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的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成立后一直作为建筑学院的系馆,近年按照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完成了最新一次的完整修缮。由于建筑面积仅约2000m2,目前主要作为学院的教学及行政办公、《南方建筑》编辑部、多媒体报告厅、会议室等公共使用功能。
建成于1987年的27号楼是华工建院本科设计教学的主要场地,其建设初期是建筑、土木、机械等专业共同使用的设计制图教学楼,后历经多次调整,目前基本为建筑学院独立使用。该楼建筑面积约10,000m2,围绕边长36m×36m的中心庭院形成首层口字形、二层以上凹字形的开敞外廊式布局;目前大楼一层及二层局部设置展厅、报告厅、实验室、资料室等公共教学用房,2~6层主要布置南北向的各班级设计教室、评图室,7层为教学科研用房,建筑物西侧均设置服务用房以减少庭院及建筑内部的西晒问题(图2)。经过30年的使用,27号楼的建筑和设施逐步陈旧和老化,各专业扩招后使用面积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大楼的改扩建方案一直在持续推进中,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目前仍处于报建阶段。为了满足现实的教学需求,近年来学院通过“微改造”等模式对27号楼的教学环境进行调整转换,特别是针对公共开放空间采取了多方面的优化策略。
1 建筑红楼(摄影:孙一民)
建筑红楼和27号楼在建设之初并非定位为建筑系馆,在空间布局上并没有专门针对设计教学的特定意图;但适应广州地区湿热气候而产生的开敞式建筑布局,为开放教学模式的转型提供了灵活可变的空间形态基础(图3)。历经多次“微改造”式的空间整合和营造实验后,建筑气候空间中的开放性潜质被不断地突显和优化,为日渐衰弱的旧建筑注入了创新的活力和意外的惊喜。
3.1 适应开放教学的空间整合
位于建筑中部的室外庭院是27号楼开放空间的核心,其适宜的尺度及外部环境,自然地形成举办毕业典礼、文艺表演、电影放映、学术论坛等大型活动的户外公共客厅(图4);庭院周边的各层敞廊及平台,构成了立体式的舞台和观众席,成为集体活动中师生微信朋友圈上的共同记忆(图5)。环绕中心庭院,通过“微改造”形成北展厅、东厅等多功能公共开放空间;首层南侧配置提供CNC、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等完善教学服务的模型实验室,承担陶艺制作、节点研究等实验教学以及“第二课堂”教育职能的材料构造、美术实验室(图6),以及供学生社团“青设计”“筑学社”等使用的活动用房;二层北侧为俯瞰东湖美景的图书资料室、西侧首层二层均设台阶式的多媒体报告厅。各类型公共教学空间通过敞廊、平台相互连接,与中心庭院内外沟通,形成连续而完整的开放交流场所(图7)。建筑红楼与27号楼在平面形状上的巧合,同样围合出与校园轴线有序衔接的入口广场(图8),成为毕业合影、校友回访、外宾参观等公共活动不可或缺的历史性空间和仪式性场所(图9)。红楼首层东南侧,巧妙地通过下挖原有地坪改造成台阶式下沉的学术报告厅(图10),并可通过前厅连接东侧的景观实验场地和南侧的室外营造展场,是学院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聚点(图11)。
2 27号楼内景(摄影:谢光源)
3 27号楼航拍(摄影:刘穗杰 )
4 27号楼中庭彩排活动(摄影:谢光源)
5 27号楼中庭交流活动(摄影:李志强)
6 27号楼结构模型展(摄影:钟冠球)
7 27号楼开放空间分析图(绘制:苏平,辛颖)
8 建筑红楼前广场(摄影:孙一民)
9 红楼开放空间分析图(绘制:苏平,辛颖)
10 建筑红楼学术报告厅(摄影:苏平)
11 建筑红楼学术报告厅国际交流活动(摄影:孙一民)
27号楼北展厅,由建筑首层北侧原本分散的展示、办公用房及内部天井整合而成,改造后成为面积约500m2、设施完备的大型展览空间和学术活动场地。展厅四面均为适于布展的连续白墙面,内部空间方正宽大且易于分隔;中部天井打通后采用带遮阳膜的横向玻璃天窗进行覆盖,让展厅获得柔和而充沛的自然采光;可以适应公开展览以及设计评图、学术论坛等多功能的活动需求(图12)。这里不仅举办过专业级别的筱原一男、坂本一成等著名建筑师作品的公开巡回展览(图13),也为毕业设计、美术写生等学生作品展示提供了充足的场地(图14)。北展厅正门外、面对庭院的外走廊被用作半室外的舞台空间,覆盖巨型海报的对开拉门构成巨幅的舞台背景,庭院及围廊提供立体式的观赏空间(图15)。开放舞台上的出席嘉宾共同拉开背景大门、徐徐进入展厅的常设环节,成为27号楼公开活动中最富于岭南环境气息和象征意义的独特“开幕”仪式。
27号楼东厅,是将建筑东侧原有架空层门厅封闭后,改造而成的长方形高大敞厅(图16)。东厅面向庭院一侧,设置可以完全开启的整面铁艺玻璃门;其立面借鉴校园内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发电所”大门的形式语汇,恰到好处地融入建筑外墙年代特征鲜明的水刷石肌理中;连续玻璃门为室内大厅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线和绿色景观,也创造了室内外连通的开放使用条件(图17)。以移动式展板和大型讨论桌灵活分隔的大厅室内空间,既可集中进行联合设计工作坊、专题展览、公开评图等人数较多的教学交流,也可以分隔成独立小空间进行小组式的课程教学讨论,是目前27号楼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共教学场所(图18)。
3.2 融合设计训练的空间实验
27号楼的庭院及半室外空间是学生制作模型、裱板贴图、营造实验,师生之间课间讨论、讲解评图的重要公共场所。以此为背景,近年来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在课程设计、学生竞赛、创新实践等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使用者角度探讨行为与空间的关系,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开放空间转换的各种可能性;并依托开放空间的参与性建造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思维和操作能力。
12 27号楼北展厅
14 27号楼北展厅学生写生作品展(摄影:谢光源)
13 27号楼北展厅筱原一男作品展(12,13摄影:钟冠球)
15 27号楼北展厅开幕仪式(摄影:钟冠球)
16 27号楼东厅
17 27号楼东厅铁艺玻璃门(16,17摄影:谢光源)
18 27号楼东厅设计评图活动(摄影:苏平)
在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SRP等不同类型项目中,分别设置了针对27号楼空间改造的课题;如二年级下学期的《东厅改造》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对开放空间新的使用模式进行探讨。2017年的毕业设计题目《应用数字制造技术的模块化微建筑建造研究》,指导学生应用机械臂开展建造实验,结合庭院中心的圆形花坛,利用机械臂雕刻而成的200件三维异形泡沫构件,搭建出一个直径10m、高4.68m的悬索拱构筑物,创造了更多样化的室外公共交流空间(图19、20)。针对首层走廊和室外庭院之间上下台阶行走不便的问题,指导学生在建筑模型课程中采用不同材料搭建出多条临时的便桥;通过参数化设计课程的研究,在门厅中搭建出不规则曲面的木质屏风装置;通过组织学生志愿者,针对架空门廊外立面建筑构件进行视觉引导设计,为不同的教学交流活动提供主题性的入口形象(图21)。
近年来影响甚广的营造竞赛活动,直接把开放空间作为设计对象和建造场地,鼓励学生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实验探索(图22)。2015年度的竞赛主题为“模块化木构展览小筑集群设计”,采用易于加工的木构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和搭建。入选决赛的10个小组在场外预制部件和节点,于规定时间内在建筑红楼南侧实验场地进行快速安装,并根据“集群设计”的竞赛要求将10个木构筑物串联成一个整体的展廊(图23)。这次活动有效促进了不同年级之间的设计交流和团队合作(图24),也充分整合了红楼周边的开放教学空间(图25)。2016年度的营造竞赛利用27号楼的庭院、平台、外走廊等开放空间,进行“共享木构设施建造”的教学实验;通过由基本模块单元生成的预制装配构筑物,探讨公共空间中兼具实用性和复合性、功能性和形式感的现代木构建筑可能性(图26、27)。10组入选决赛的作品在旧建筑的场地背景中植入了全新的创意单元,形成适应教学讨论、休闲聚会、阅读冥想等灵活用途的多层次小型活动场所(图28)。这种将开放空间改造转变为设计教学实验的设计训练,既增加了实验教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也丰富了适应师生使用需求的公共活动场所,并使建筑系馆呈现出多元拼贴的鲜明场所形象(图29)。诚然,实验性的建造教学也带来了环境卫生、维护管理等现实问题,对设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在营造竞赛中就采取了“运营维护奖”等措施来进行积极的应对。
19 27号楼中庭悬索拱构筑物(毕业设计作品,摄影:谢光源)
20 悬索拱构筑物搭建现场
21 27号楼入口门廊视觉引导设计(20,21摄影:苏平)
22 27号楼营造竞赛搭建现场(摄影:申宏宇)
23 红楼南侧木构展览小筑整合而成的室外展廊(摄影:钟冠球)
24 木构展览小筑搭建过程(摄影:孙一民)
26 共享木构设施与27号楼庭院空间的结合(25,26摄影:钟 冠球)
25 木构展览小筑与红楼室外环境的结合
27 共享木构设施与27号楼平台空间的结合
28 共享木构设施在开放空间中的植入
29 多元拼贴的全新27号楼开放空间(27-29摄影:谢光源)
设计教学与开放空间的有效互动并非一蹴而就,这一实验过程中所引起的关注、思考乃至于争论,对于建筑教育空间的优化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探索价值。开放式的院系公共空间为不同类型的教学训练提供了自由发挥的舞台,并成为学生可以直接阅读和体验的现场空间教材;在此基础上,将开放空间作为设计教学的训练素材,融入到互动的设计教学和实验操作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直接的参与去理解空间形式塑造的具体操作。这一包括观察、体验、思考、设计和建造等完整阶段的训练过程,相较于预设的空间形态示范讲解,可以更直观地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和多元化想象。由此可见,建筑教育空间的教学意义不仅存在于静态的空间形态结果中,更在于将设计教学与开放空间紧密结合的动态过程中,而这种互动模式还可以延伸到不同类型的公共交流空间中。如华工建院近期在广州知名的1200bookshop(24小时书店)文创空间中,举行本科二年级“书店+”设计作业的展览和评图;期间与建筑界、文化界的专业人士及社会公众展开跨界讨论所带来的思维碰撞,为建筑设计教学的拓展和普及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图30)。因此,推动设计训练与开放空间的紧密互动,从“开放的教学空间”迈向“开放的教学过程”,将是当代建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创新途径。□(本文获得2016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技术理性为主导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改革》资助)
30 华工建院二年级设计作业1200bookshop展览及评图(摄影:大白)
[1] 凌洁. 设计教学的演绎——以墨尔本大学建筑系馆为例[J]. 建筑学报,2017(03): 85-89.
[2] 夏兵. 教学的空间·空间的教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工院改造设计[J]. 建筑学报,2008(02): 84-87.
[3] 彭长歆,庄少庞. 华南建筑八十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大事记(1932-2012)[M]. 中国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4] 阮皙鸣. 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建筑系馆空间改造策略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5] 王一平,李保峰. 建筑教育论题之建筑系馆设计[J]. 华中建筑,2010(01): 187-189.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patial Transformation
Open space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building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open features of the public education space transformation in the department building micro renovation, and the positive exploration to take the open space as a training material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design teaching and construction experiment,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the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design training and education place reflect an innovative meaning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open space, spatial transformation, architecture education, design teaching, construction experime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