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莉
档案、记忆与其他
段莉
今年6月9日是第10个国际档案日。我国2013年起把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至今已举办5年。今年的主题为“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6月10日恰逢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也是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1987年至今,中国的第一批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申遗成功已30载。为此,央视专门推出了特别节目——《2017中国记忆》。
这是两个与“记忆”有关的日子。本期我们即开设专栏,邀请曾在档案馆工作的三位同仁讲述其关于档案、档案馆、档案人的记忆。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社会学中有个概念叫集体记忆,是指在个体基础上,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共同的记忆。每一个人的个体记忆都是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的折射。而在构建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的过程中,档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档案就是记忆最主要的载体和工具,作为社会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它具有构建社会记忆、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宝贵价值。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其中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记忆遗产多数都是档案文献,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清代科举大金榜,主要保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样式雷”建筑图档,波兰华沙肖邦研究中心收藏的肖邦手稿等。这些形式多样的历史记录便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至整个人类的记忆。加拿大学者特里·库克说的好,“档案里包含了国家和人民‘集体记忆的关键’。”
档案作为记忆的载体必须有“安身”之所。国际档案理事会前主席让·皮埃尔·瓦洛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指出:档案馆是“记忆的保存场所”,我们正在“为当代的历史建立一个活记忆”。档案人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建好“记忆殿堂”——档案馆,让它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令人鼓舞的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关注,给予大力支持——2016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的意见》;2017年2月,“加快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3月,省财政厅划拨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全省县级档案馆库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全省各县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超强推进,盛况空前。
建设好档案馆,不仅要有实体,更要有“内涵”——丰富扩大馆藏收得全,展示利用馆藏用得好。
2014年5月,两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对归档制度提出“应归尽归、应收尽收”的要求,即档案馆藏要收得全:纵向上,要尽可能延伸档案所涉及的时间跨度;横向上,要尽可能拓展档案所涉及领域的宽度和深度;内容上,既要坚持以行政文件、官方记录为重点,也要扩展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增加档案记忆的“平民史”色彩;形式上,要注重增加档案载体的多样性,对数字时代产生的新的归档对象,如政府网站信息、程序文件等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及时收集归档。
档案馆藏“用得好”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己用,一是他用。“己用”就是档案人员利用,编史修志、集中办展、资政育人等,档案人要深挖馆藏档案背后的“故事”,把好作品、好展览呈献给大家。“他用”就是人民群众利用,简化手续、在线查阅、信息共享等,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的数字档案馆”。馆藏用得好必须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现在,许多博物馆、美术馆都实现了数字化,参观者通过扫码、语音导览即可了解展品背后丰富的故事。而我们大部分档案馆的查档调卷、展览讲解等还处于人工操作的阶段,明显落后于社会需求的发展。2017年,“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推进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更是第一次写入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职责所系,事业所向,档案人需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