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荆州节能办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变形记

2017-08-16 09:38:21周玉萍
中华建设 2017年7期
关键词:荆州市荆州绿色

本刊记者 周玉萍

风景这边独好荆州节能办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变形记

本刊记者 周玉萍

“绿”的生气,“水”的灵气,“文”的大气,荆州因古城特色立市,很多看客第一次到荆州便不自觉迷上古城的水乡园林建筑,眼望一池活水绕巍峨古城,满地绿色裹壮美新楼。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产业、绿色投资、绿色技术等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建设绿色家园这一人类共同梦想的现实所需。荆州如何保持“面子”光鲜、“里子”强健,守住那一抹独有的绿水青山?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建筑节能管理(散装水泥)办公室(以下简称“荆州节能办”),围绕“绿色”发展的时代主题,迈着坚定的步伐主动作为,开辟了一条绿色生产之路。

“晴天满天灰、雨天遍地泥”,这样的工作场景对传统混凝土搅拌站工人而言并不陌生。污渍斑驳的混凝土运输车辆穿行于城市道路,曾经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极不和谐的音符。而如今的荆州,早已在生态文明城市榜上赫赫有名。古语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且随记者的脚步以时间轴为中线一探究竟。

【动向篇】时间恒久 任重道远

2007年7月,荆州市出台了《荆州市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56号),曾规定禁止中心城区建筑工地现场搅拌混凝土、抑止建筑工程扬尘污染,但由于56号政府令对搅拌站的环保措施没作具体要求,随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大,生产性扬尘、噪音、废浆、废水等污染物也大量产生。

混凝土撒漏问题一直是路上结疤的重大“杀手”之一,也一直为老百姓所“诟病”,部分混凝土运输车辆超载、超速、带泥上路,污染路面环境的同时给环卫清扫工作带来了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荆州节能办于2013年印发了《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运输车辆车容车貌管理的通知》,对混凝土运输车辆标识、颜色、防撒漏装置作了统一要求,并与公安交管部门联合督查,治理运输车辆的违规行为。在规范运输车辆行为取得初步成效后,节能办着手组织中心城区混凝土搅拌站安装车辆冲洗装置、废料回收装置和ERP车辆管理系统。针对帆布防撒漏口袋易破损的问题,该办与搅拌车生产企业技术部门共同研发了金属防撒漏装置,统一为中心城区500多辆混凝土运输车辆进行安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混凝土运输车辆打造成了城市流动的风景。

为了适应混凝土行业发展新形势,荆州节能办于2014年向市政府提出申请,修订完善原56号政府令。在政府法制办、住建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15年8月20日印发了《荆州市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荆政规〔2015〕8号)。新规最核心部分是建站原则由“总量控制、合理布置、有序发展、公开竞争”取得,变为依法依规走基本建设程序。同时,还明确规定了绿色建站条件,新建站环保措施必须达到《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2014)行业标准,生产实行“一站一证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决定生死”意识愈发融入荆州节能办的工作理念中,为防止无资质预拌混凝土进入建设工地,该办请示市住建委印发了《关于预拌混凝土专业工程承包合同统一使用〈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合同〉的通知》,将预拌混凝土专业工程纳入建筑工程统一监管,多次召集企业开展绿色生产推进会。

2016年7月,该办召开了荆州市全市预拌混凝土绿色督办会,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省住建厅《关于推进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绿色生产防止扬尘污染的通知》(鄂建文〔2015〕64号)精神制定整治措施,按期完成绿色治理达标工作。

随后,起草了《关于规范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建站管理的通知》,将基本建设程序和满足《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作为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证》的前置条件。一系列的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荆州市预拌混凝土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为推动绿色环保改造、实行绿色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时间恒久远,为了在宏伟精致的建筑中降低建筑污染的因素,还荆州人民一片湛蓝的天空,荆州节能办还在继续努力着。

【企业篇】同心戮力 化茧成蝶

随着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与技术管理规程》行业标准的发布,荆州节能办更加意识到要想提高企业绿色生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光靠嘴皮子是绝对行不通的,必须先树立一个标杆企业,再以经验推广模式全面铺开。

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路远强达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达”)整体搬迁,荆州节能办牢牢把握这次机遇,一边引导强达按《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与技术管理规程》重新调整建设方案,一边请示湖北省建筑节能科技中心给予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1年多的时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站终于诞生在荆州。新搅拌站对如何收尘集尘、降噪、三废处理、监测,搅拌楼封闭后怎样保护职工的职业健康,如何在抑制扬尘的同时,稳定控制产品质量,如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洁净化生产与运输,如何做到三废零排放等方面都有较大改进。

记者在现场感受着“花园式”一般的施工现场,遍地种植着绿化带,强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引进了先进的砂石分离和废水(浆)循环回收利用系统,废弃的混凝土进入砂石分离系统后,分离的砂石可用于混凝土再生产。废浆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浆水通过四级沉降池和两级清水池过滤可循环利用,经沉降后产生的废渣集中堆放运至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机构消纳利用,基本上做到“污水不外流、废物不外排”。

整个工厂充斥着“智能化”的身影,在这里,人力资源分工被重新改写,告别了过去的“苦哼哼”的单项操作,选用全自动智能化洗车设备,将其安装在卸料口的下方,利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冲洗,让每台车辆“净身出户”。现场通过安装近50余台监控设备,对生产设备、运输车辆和各个工作场地进行实时监控,将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让远程操作人员对生产全过程了如指掌。远程调度控制中心实现了搅拌楼无人操作,使职工的职业卫生和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省住建厅领导到强达视察后,给予高度评价,誉其为“全省第一,全国一流”。

强达的蝶变有目共睹,除此之外,还有一家企业——荆江康瑞特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瑞特”),同样在绿色发展之路上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早在2015年前,康瑞特还在因为生产车间及作业塔不密闭、砂石料露天堆放,造成工业园内粉尘污染、危害周边环境而被投诉,在荆州市委书记杨智包案下,企业累计投资近300万元彻底解决了信访诉求和有关环境污染问题。

康瑞特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期4个月的整改行之有效,搅拌站主楼进行了封装,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原料库被加固加高,还新建了两个洗车台和一个固体废弃场集中堆放坑,并把场地进行了硬化,修建了150米长的绿化带,有效抑制了生产性扬尘的产生,各类生产废料得以实现循环利用,地面整齐划一,绿化带散发着活力。

“尽管前期投入了时间与精力,后期回报还是很可观的,工人效率明显提升,走在干净整洁的厂区内,连心情都变好了。考虑到道路破损,影响通行,我们还将公司预拌混凝土无偿倒入凹陷坑内进行修补”,康瑞特负责人告诉记者。截止6月,荆州城区已有15家混凝土搅拌站经过绿色改造,通过了绿色建站标准审核。

【团队篇】精益求精 狠抓实干

从“实打实”开展革命到真心服务企业,荆州节能办的工作可谓日益精进,耀眼成绩的背后与该班子成员的辛劳努力密不可分。从最新的工作动向看,记者了解到,2017年6月16日上午,荆州节能办先后到沙隆达广场、恒大建筑工地等地进行散装水泥宣传。

根据国务院规定,“限制袋装,鼓励散装”,大力发展散装水泥,是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该办紧紧围绕“推广散装水泥、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碧水蓝天”的主题,将国家散装水泥方针、政策及大力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重要意义,制成宣传标语、展牌,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在市城区广场进行讲解,在建筑工地进行展示和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

5月5日,荆州节能办在公安县组织召开了绿色建材、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培训会,提高参会企业及代表责任意识,推进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申报工作。

为了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变管理者为服务者,4月17日、19日,荆州节能办办公室主任杨建雄带领办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到金源世纪城、绿地海外滩项目建设单位,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 听期盼”大走访活动。项目参建各方负责人对建筑工程项目在执行建筑节能标准规范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作了说明,节能办现场解答了有关建筑工程项目新墙材和节能产品选用、墙革基金取消后的返退等问题,并就节能办如何更好地为建筑工程项目服务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还是一支廉洁高效的队伍,3月24日,该办工作人员共同签订了《荆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廉政承诺书》,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做出了庄严的承诺。

用敢于拼搏、务实创新、积极进取来形容荆州节能办的工作十分贴切,该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按照“抓骨干、上水平、登台阶”的思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推进预拌混凝土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力推广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为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的发展做出了不菲的成果。

【展望篇】绿色建筑 扮靓家园

除了预拌混凝土的绿色生产改造,荆州节能办在绿色建筑上也下了“狠功夫”,记者了解到,今年荆州市要发展绿色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新增节能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0.8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87.5万平方米,散装水泥供应量165万吨,预拌混凝土供应量244万立方米,预拌砂浆供应量4万吨。如此“庞大”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构想?

据节能办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继续推动华中农高区和县市新区申报省级绿色生态城区示范、荆州中心城区20万平方米以上和县市城区10万平方米以上的开发项目申报省级绿色建筑集中示范;支持具有条件的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以及大中型公共建筑申报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

在推广绿色能源规模化应用上,重点提高居住小区、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中型公共建筑太阳能光热和浅层地热能应用率。在纪南文旅区试点建设地热能源供应站,实施集中连片推广应用,为绿色能源规模化应用积累经验。针对太阳能热水器与高层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为太阳能热水器在高层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应用上提供技术指南。

“关粘”是构建绿色、环保、节能建筑的基石,该办在巩固“关粘”成果的基础上,将加强对“问题页岩砖”核查甄别,对不符合页岩制品生产企业评定条件或掺土烧砖或产品为页岩实心砖的,一律纳入关闭范畴,对违规使用“问题页岩砖”的,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处理。荆州节能办曾被授予“十二五”全国墙材革新创新标杆单位,今年,又被评为全国散装水泥统计先进单位。新的蓝图下,定能抒写别样风采。

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新型墙材、推进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如何在“钢筋水泥”时代开辟出一片“风景独好”的桃源之地,荆州节能正在行动!

猜你喜欢
荆州市荆州绿色
荆风楚韵 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
——碗灯舞
三国战争话荆州(下)
荆州市关工委走访慰问全市“五老”代表
下一代英才(2023年2期)2023-04-20 03:30:47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捉迷藏比赛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诗祖文魂百代传一一首届“中华诗人节”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
中华诗词(2018年7期)2018-11-08 12:47:40
崛起的荆州诗歌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21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中华诗词(2017年4期)2017-11-10 02:19:10
荆州: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