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付松 李俊
田间地头绽笑颜
——毕节市七星关区创新举措助推脱贫攻坚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付松 李俊
七星关区把林木林地资源转变为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有效资源,不断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毕节市七星关区创新举措,提出举全区之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建设,即各乡镇及相关街道办事处建设一个千亩以上的农业园区、打造一个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一个中小企业创业园、一批新型城镇化示范项目、一个乡村旅游示范项目,确保农村环境优美、乡村旅游加速、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增收致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倾力绘制小康新蓝图。
“今天得到你们的帮助,让我心怀感激,大学毕业后我也要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做一个感恩的人。”
7月26日,毕节市七星关区层台镇斯栗社区的19名优秀学生收到了一笔爱心奖学金,让他们走进大学校门之前,再一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为此次活动捐助25400元爱心资金的,是斯栗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由21名返乡农民工共同创建的脱贫项目。
层台镇斯栗社区现有住户500余户2100余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很多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再所难免。
“外出几年,回来孩子连爸爸都认不得了。”谈起外出务工,村民黄训尧心里很不是滋味。
30岁的黄训尧在重庆一家养殖公司打工几年,儿子一直留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每年只有过年时才回家待五六天,与儿子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有一年回家,儿子因为不认识,两天都不愿意喊他“爸爸”,后来好不容易开口了,他又急于外出务工。
看到政府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21个农民工达成了共识:不再外出务工,联起手来创办养殖专业合社。
21户人家,就是21个股东。他们通过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方式,于2013年3月建成了占地1万余平方米,容纳360余头能繁母猪、年出栏1万头仔猪的规模化养殖场。
如今,该合作社已存栏600多头母猪,1000余头肥猪,1000余头种猪。2015年出栏4453头商品猪,创收390余万元;2016年创收500余万;今年上半年,合作社销售额已达300余万元。
21名返乡农民工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可他们没有忘记父老乡亲,在带领贫困村民发展致富的同时,还设置了“奖学金”“助学金”“贫困基金”等项目,帮助贫困儿童实现读书梦、帮助困难群众走上致富路,从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3月22日,七星关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红堰村村民邵佳飞迎来了两件喜事:一是他参加了办事处2016年精准脱贫户巩固提升暨表彰大会,二是他家的一头能繁母猪产下了14头猪仔。
这个日子之所以值得纪念,是因为精准脱贫的政策让他刻骨铭心。
与邵佳飞一起获得表彰的,还有另外46户村民。
在此之前,47户贫困户一起写下申请书:自愿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从贫困到脱贫,仅一字之差,但内涵大不相同,然而其中的过程,却充满艰辛。
前几年,与妻子离异后,邵佳飞独自抚养着4个孩子。那时,最大的孩子17岁,正在读高中;最小的只有6岁,即将上小学。这个正值壮年的男子汉又要干活养家又要照顾孩子,面对并不便宜的学费和生活费,空有一身力气却找不到挣钱的门路。无奈之下,他的二儿子选择了外出务工,三儿子也跟着母亲远走他乡。
2016年春天,在了解到邵佳飞的家庭情况后,红堰村把他列为了精准扶贫对象。
如何帮助邵佳飞尽快脱贫致富,成为红堰村包村干部杨春工作的主要内容。
当了解到邵佳飞以前养过猪,懂一点养殖技术时,杨春加班为他制定了养殖方案,又帮他申请了“特惠贷”。在杨春的帮助下,邵佳飞利用家中闲置的场地,办起了养猪场。
“贫困户这个名字特别难听,谁愿意把这顶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多帮助,我们应该努力把贫困帽子摘掉。”邵佳飞说,随着家庭养殖业的不断扩大,加上大女儿即将大学毕业,让他有了申请脱贫的底气。
刚刚越过贫困线,这47户贫困户为什么要急着申请摘掉贫困户这顶“帽子”?
在邵佳飞看来,自己的事业已经起步,只要有政策支持,就能盘活养猪场,不能再有等、靠、要的思想,要让驻村干部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其他贫困村民。
“下一步,我打算继续经营养猪场,等规模扩大后,带动想养猪的村民一起脱贫致富。”邵佳飞满怀信心。
在七星关区大新桥街道魏家屯村“碧秀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社员们脸上绽放着丰收的喜悦。(张忠应 / 摄)
捧着证书,谢平银笑得合不拢嘴。
5月6日,七星关区第十个家庭林场在千溪乡小屯村正式挂牌,在外漂泊多年的村民谢平银回家当上了场主。
谢平银是2016年8月以来成为七星关区家庭林场主的第十人。
2016年,七星关区针对森林资源丰富、利用率低、人民群众“端着金碗没饭吃”的现状,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创百家林场、带动千户万人”脱贫发展思路,把林木林地资源转变为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有效资源,不断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为更好地利用林地资源,七星关区林业部门探索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有效途径,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有效改变了传统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增效、产业增强、农民增收的发展新路。
谢平银原本一直在云南昆明搞商品批发,2013年,他回到老家,看着原来光秃秃的山顶开始变绿,原来出门都得穿水鞋的泥土路变成了硬化路,破旧的瓦房变成了 西北特色民居,尤其是村民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极大转变,一种强烈的回乡意识油然而生。
环顾四周,放眼大山,谢平银认为搞特色农业种植是家乡脱贫致富的最好路径。
从种植杨梅、草莓、樱桃、板栗、八月瓜等经济作物起步,谢平银把原有的林地向着家庭林场的方向打造。
2017年5月6日,七星关区兴隆家庭林场正式挂牌成立,总占地面积570亩,投资达200余万元。目前,七星关区共认定并核发证书的家庭林场有10家,涉及林地面积7850亩,带动贫困户242户9470人。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在解放思想中勇闯新路、在学习借鉴中勇闯新路、在苦干实干中勇闯新路,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前瞻的举措,闯出一条符合七星关实际的发展新路,早日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毕节市委常委、七星关区委书记崔英魁说。
(责任编辑 / 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