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关键词“文本”等之研究

2017-08-15 16:10丁凡容
神州·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叙述者文学作品

丁凡容

摘要:本文解释和论述一些常用于文学作品的术语,选取了文本、叙述者等三个概念进行解说,以关键词的形式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理论做出了深刻分析。

关键词:文本;叙述者;隐含作者

1.引言

文学批评以其对于语言和价值、和心理问题的敏锐,在20世纪语言学、批评学和哲学等学科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革的结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今,在专业的文学批评领域中,无论何种文学批评都已经难以绕过这些经由语言学转向而来的关于形式和文本的观念。

本文将现代文学批评的三种概念进行梳理和归纳,以关键词的形式展开对于文学批评的探索分析。

2. Text 文本

一般来说,传统的批评家认为,文学批评要关注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作者设计作品的形式,其意义则是通过作者对文字媒介的使用而表现出来。但是,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却认为文学产品不是“作品”,而是一种非个人化的文本,称之为书面文字。“作者被视为一种媒介,其写作行为把先前存在的语言体系与文学体系中的元素和代码凝结成某一特定的文本。”阅读这一过程本身就具有对其语言体系功能的了解所形成的期望,进而赋予书页上的符号只是其固有的意义。

后结构主义批评家认为,构成文学文本的语言及文学惯例体系,在阅读过程中被“复原”了,阅读中的一些惯性做法使其得以实现的,对彻底的结构主义批评家来说,“文本对世界的反映只不过是阅读过程产生的一种效果,而且世界本身也是一种文本。”例如,把文本归类在某一具体的文学类型,如小说、散文、诗歌,或把文本当作某一杰出的人类叙述者的言谈,或将文本的表现手法解释为与外在世界相吻合的人物和价值观。不过,这仅仅把文本当作符号的一种结构,而这些符号是由特定文化群体拥有共有的文化习惯、行为代码和意识形态构成的,其实,其他文本以多种方式组成了一部文学作品,而那些惯例与手法早已处在合适的位置,从而构成了我们文化群体天生特有的话语。任何文本事实上都是通过自身与其他文本的联系才能得以存在。

3. Implied Author隐含作者

美国文学理论家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提出了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布斯将它表述为“作者的第二自我”,是作者在写作时所戴的人格面具,它是隐藏在作品中的一套不同于作者本人的思想。这一基本概念,指的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把自己的伦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用隐含的方式投射到文本中,用来指称一种人格或意识。换句话说,作者的审美趣味、情调、人格、气质和价值观等等,都会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存在于其小说里面,存在于读者的设想之中。

隐含作者带有作者的人性特点,作家通过使用语言来触发读者情感的力量来表达幸福或苦难。所以,“心灵性”和“精神性”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以写作为生的作家大多表现出极度的内省特征,内省特征就是将内在情感经验外在化。作为叙事的主体,真实作者与文本始终存在着情感上的关联。作家的意识形态,审美气质都与隐含作者处于某种意义上的相互作用中。

不同于有血有肉的真实作者和显而易见的叙述者,隐含作者立足于作品的整体的观照,是指一个读者从基于文本的文学作品创作方式推断而形成的作家特征。换言之,隐含作者是一个建构体,一个读者从文本中产生的作者形象。隐含作者可能会或可能不符合作者的意图或已知的人格特质。

隐含作者与叙述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隐含作者具有权力(authority),也就是说,隐含作者具有选择我们所阅读的内容的权力,他可以看作真实作者的一个理想的、文学的替身。那么,现实生活中的作者是一回事,文本中的作者又是一回事,两者各行其是。

隐含读者(implied author)是一个需要从文本(text)里推测的,具有连续性的形象。也就是说,隐含作者是需要从文本里推测出来才得以凸显的,作者的生平事迹是无意义的,因为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肯定是不同的,你从文本中解读出来的意义肯定是符合隐含读者的意思的。

4. Narrator 叙述者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创造叙述者,它与作者无法等同,虽然它们都有叙述行为。叙事者的出现是旨在抛开作者,而从文本出发研究叙述行为主体。任何叙事文本或者叙事作品中,叙述者作文其存在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必不可少的,叙述者作为故事讲述者而出现的语言主体,在文学作品中承担叙述的职能。简而言之,叙述者就是指语言的主体,是叙述动作的执行者、说话人。讲述故事就是叙述行为,叙述者即是“讲故事”的人。

叙述者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它对叙事作品风格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并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意识形态旨在表明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见解。在叙事作品中,任何叙述者均可对所讲述的故事与话语进行干预,一般来说,叙述者干预通过叙述者对人物、事件、结果进行评论、评价的方式来进行的,所以,叙述者干预从特定的角度出发的,无可避免地包含着主体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无论叙述者如何隐藏自己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叙事作品中出现的叙述者绝不可能是一个置身于世外、对其所描述的事件与人物毫无联系、丝毫没有表现其观念态度的绝对的中立者。

5.结语

本文解释了与叙事学研究相关的三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所具有的理论活力使其概念从产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发展和更新。在今天,隐含作者、叙述者等术语依旧散发着生命活力,使文学批评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R韦勒克著,丁私、余徽译,周毅校《批评的诸种概念》第326 页,四川文艺出版杜1988年版

[2][3]文学术语词典〔第7版中英对照)(美)艾布拉姆斯著;吴松江等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

[4]沈立岩主编.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名著精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44.

[5]姚斯周寧、金元浦译.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9、29.

[6]韦恩·C·布思,申丹.隐含作者的复活[J].江西社会科学,2007,(05):30-4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叙述者文学作品
文学批评新生代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