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

2017-08-15 11:19杨丽楣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8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生方法

杨丽楣

【摘 要】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也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内涵丰富,意境优美,语言精练,音韵和谐,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让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加强人文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这正是新课程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兴趣;方法

我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国家,我国的传统文化,它流淌者历代许多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经典诗文对儿童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成,都有着无法代替的作用。然而由于多数经典诗文年代久远,与当代小学生的生活差距很大,再加上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别,无疑增加了小学生诵读的难度。要降低诵读的难度,首先必须要想办法激起他们对经典诗文的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背”变为“我要背”、“我爱背”。为了激发孩子们对古诗词诵读的兴趣,我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一、创设诵读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香的熏陶。只有通过阅读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创设一个充满书香的阅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我校除了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增设经典诗文书籍外,学校的橱窗、黑板报、校园网、书香阁等也是经典诗文的重要展示平台。在教室,我们还张贴学生的书法作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等经典诗句遍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整个校园内营造了浓郁的书香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另外,家庭是学生诵读得以强化的必不可少的补充。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诵读效果。因此我们通过家长会和校园网的宣传,让家长都知道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让家长在家里为学生营造一个亲子诵读经典诗文乐园,让父母和子女携手诵读,并进行小比赛。因为有了亲子共诵,诵读古诗文成了孩子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家庭生活在也由此洋溢着温馨和愉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庭文化的品位,熏陶感染了一种书香气息。

二、克服诵读的畏惧心理

首先,每学一首新诗,老师在讲课前,要把诗的大意作一番简明扼要的介绍。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交给学生一把进入诗的艺术境界的钥匙。如果能讲一则与本诗有关的诗话故事,效果会更好。其次,教师要注意抓住那些关键的字词,予以点拨指导,启发引导学生去领会全诗的大意。第三是经常给孩子讲解经典诗文所产生的时代背景,让孩子把诗文内容和历史背景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降低孩子理解古诗文的难度。第四是开展古诗文诵读的活动时,教师无需面面俱到地进行分析、讲解,只要求初步理解一些名言警句的含义就行了,即“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另外,教师还要慢慢的引导孩子体会经典诗文美在哪里?精在哪?妙在哪?让孩子感受到经典诗文的博大精深。或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诗文作者爱国忧民或是反映其崇高品格方面的故事,引导孩子对经典诗文或是作者产生崇拜或仰慕心理,这样一来,激发孩子对经典诗文学系的兴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深切感受诗文的意境

在古诗学习中,大多都是“情、景、趣”相融的作品,可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这首诗的学习中,教师就要和孩子一起,去联想春天的景象:春天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季节,到处鲜花盛开,鸟语随处可闻,如果下雨,第二天早晨就会看到落花满地的景象。又比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也是对景物的描写。要讲解这句诗句时,和一和孩子一起联系夏日的莲池进行想象、理解。这样和孩子一起去展开对诗中景象的联想,可以帮助孩子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其次,是和孩子一起感受经典诗文中深厚的情意。

四、多种方法调动积极性

运用比赛或游戏等多种形式,营造乐学的气氛,激发孩子学习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采用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培养他们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是必要的。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一是建立晨晚读制度,让学生每天早上、傍晚抽出一定的时间诵读古诗文。每日用早读课前十分钟时间读诗詞解诗词;下午上课前抽十分钟吟诵,晚上在家抽十分钟巩固诵读。每周一两首诗词,或一段《三字经》,或一段《弟子规》,或一段《论语》。让学生达到“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多种形式综合诵读,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积极性。这样持之以恒,一学期下来,学生能背二三十首(段)古诗(文)。经典诗文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喜欢诵读。同时读书时读出声来,便于大脑快速接受符号和信号,易于激活储存于大脑中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对文句的理解,易记易背。这样可以帮出孩子克服记不住的困难,有利于提高孩子诵读的兴趣。二是经常性地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的活动,如《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增广贤文》等,教师以小比赛的形式抽查,有同桌赛、小组赛、男女生赛,有限时背、师生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看画背、听记背、问答背等。也可以是诵读小组或个人对抗赛,看谁朗读得好、谁背诵得多,在学生中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可以经常性地玩经典诗文接龙游戏,你背一句我背一句,你背上句我接下句,看谁背得快,看谁接得好。在孩子中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的竞争心理,让孩子把竞争意识引进到经典诗文的学习中来。四是按诗文类别诵读。

五、联系生活读经典诗文

引导孩子把经典诗文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经典诗文从书本上“搬”到现实中,从而让孩子体会到经典诗文的作用。比如和孩子登高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的含义。当早餐或午餐发现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时,可以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来加油孩子爱惜粮食。当你带着孩子外出踏青时,看到野外的春天景色,就可以和学生一起,用“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或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等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来感受春天的美好,让子用心去感受经典诗文的深刻内涵,意存高远。这样既可以加深孩子对时局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

六、教会灵活用经典诗句

古诗词语言如珠玉般润泽,想象的空间无比宽阔,是高度浓缩的精华,把积累的诗句恰当的运用到作文中,能很好的增加作文的文采。

古语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腹有诗书气自豪”。积极培养孩子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让孩子从小与圣贤为友,与古典同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经典诗文,这对陶冶孩子的思想情操,提高孩子的鉴赏能力,增强孩子的文学素养有着长远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强大的内驱力。我们要让学生在拾取一点一滴的小乐趣中萌生对古诗词诵读的兴趣。以上的做法,只要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翔.《教育艺术》,2011年07期

[2]杨裕华.《小学教学研究》,2012年02期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生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