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读不到位,对课文的感知肤浅,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难以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在语言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小学语文中把教学重点放在“读”字上面——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入手,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分析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兴趣;方法
一、阅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
阅读一般可分为几个层次:①初读——学习生字、词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全文大意;②熟读——读出感情,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发现问题;③精读——抓住课文思想感情。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与以往教学方式不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由台上的“主演”变成场内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犹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方法:
1.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第一,设计好导语,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通过范读课文对全体学生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唤起学生美的感受,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第三,提出恰当的阅读目标要求。如“课文讲了什么事?”“文中最精彩、最感人的是那部分?”等。使学生读有目的,能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2.多鼓励,少批评。
“读”后不能忽视读后评议,对读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听的同学来讲,也会努力争取读好书。在老师的鼓励中,学生更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主动阅读。在初读感知后,教师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起来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划出自己的感受部分。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思:“学贵有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教师展开精读教学奠定了基础。
3.“读”有多种形式。
从学习过程来讲,读可分为:初读、熟读、精读三个阶段;从形式来讲,有朗读、轮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夯实语文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否能够健康起步,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而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主要就是朗读教学。这是因为朗读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因此,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但可以夯实语文基础,而且使学生终身受益。要达到上述目的,阅读方法的掌握是关键。我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1.阅读要做到“五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
“眼到”就是看课文,做到不增字、减字,不错字漏字;“口到”就是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耳到”就是要会听别人读,会听自己读,要有语感;“手到”就是要在读的过程中要有勾勾画画;“心到”就是要边读边思考,不要有口无心,读了什么都不知道。
2.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目标指导朗读训练。
第一,读正确,把握整体。读正确是流利读、有感情地读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利用汉语拼音正音,并要做到不加不漏,不跳不倒。
第二,流利地读。流利地读,指读的时候句子清晰,停顿适当,语言流利顺畅,在教学中应注意“上声、轻声、儿化音”等变音现象的指导,注意指导学生克服朗读时形成的习惯性腔调,如“唱读、念读”等。
第三,有感情地读。主要指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要显出文章的风格神采。在指导中,应把理解语言与训练朗读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在读中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闻其声,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提高朗读效果,最终实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学生朗读时: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应该读得慢些,学生却读得太快,应该这样读(示范读)学生们读到:“一个一个都落了”要读得慢,学生们读得不是很好。小葫芦落了,那个人肯定很难过,所以还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此,“更多了”要读得重一些。在老师的指导下,效果就很好。
三、在读中结合说话训练,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教学《孔雀、八哥和母鸡》一课的结尾部分时,我就组织学生续编故事,先说说你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然后续编故事。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会想象奇特、丰富多彩,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孔雀不再把美来炫耀,而是踏踏实实地为农夫看家;有的說八哥也不再光说好话,而是作为农夫的信使,为大家报信;还有的说孔雀和八哥改正了错误,农夫把它们请进大房子一起住,母鸡、八哥和孔雀成了农夫的好助手。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说话中很有思想,认为多做实事是不会有错的。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一石三鸟”。
四、阅读有利于促使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努力激起对作品的鲜明的“内心视象”,把作品的内容清晰而具体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通过读与想的结合,强化学生的语感。如在《日月潭》教学时,学生边读边想象日月潭水的景色、山的风光。使学生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不由自主的展开想象,入情入境。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做到有感情的读,就能凭借语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做到入境动情,进而达到明理。有些讲不清的词句、说不明的感情,在带有理解基础上的精读的方法可以表现得准确无误,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詹全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8)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沙玲,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