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功利 回归初衷

2017-08-15 10:28苏永珊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8期
关键词:回归英语

苏永珊

【摘 要】 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不接地气、不实用的问题,走了一条为了分数,只为功利的道路。我认为应该抛弃功利 ,回归初衷,让英语教学全面发展。改变考试方式和教学方式:考试方式以“ 听和说”为主,加大听力的分数,以实际应用为主;教学方法要注重“听和说”,回归英语学习的初衷,让英语教学全面发展。一、为学生提供“听和说”机会。二、鼓励学生多“听”多“读”、从“听”入手,以“听”促“说”。三、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说”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培养英语语感,学会用英语思维。

【关键词】“抛弃”;“回归”;英语;“听、说”

英语教学的四大要求:听、说、读、写,每个教师都很清楚,可在现实中的英语教学并没有遵循这一要求,绝大多数重视了读、写,忽视了听、说。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听的懂、说的出”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读的了、写的了”是更高一级的交流方式。全世界都是这样:先会听说,后会读写。从古至今都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至今世界上仍有一些土著人有语言、无文字,说明文字是更高级的东西,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存一些文盲,能听会说,不会读书写字,听说比读写更容易让人接受,学的更快一些。

这些年的英语教学,我感觉我们一直把顺序搞反了,我们都是为了“考试”而教学,抛弃了学习英语的初衷,臣服了功利主义的考试制度。在小学、初中、高中的绝大多数英语教学中,虽然听、说学习进行着,但学生被老师首先要求的是会读、会写,至于会听、会说很少要求,因为对这一切的检验是考试,考试中只有25-30分是听力考试,仅占全部考题的到?,而这部分正是学习英语最实用的部分,也是学习英语最初的目的,但它占的分数很少,其它都是写作和阅读的知识,“会认、会写”成为重要部分,这也难怪老师们把“会认、会写”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所以说我们的考试方式存在问题,迫使教学模式也错误的实施。

为什么说以“会认、会写”为主、以“会听、会说”为次是错误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高分低能”。曾经教过的学生自已说:在初中、高中阶段,甚至考大学时,英语考试都是高分数,认为自已的英语水平很高,进入大学后的英语课听不懂了,因为大学老师上课时全用英语讲课,而小学、初中、甚至高中时的英语课主要用汉语教英语,听力和口语没有得到充分训练,形成了“写到纸上时都清楚,听到耳朵时犯迷糊,自已说时胡言乱语”。还有另外一个证明,从国外回来的人讲,刚到外国的中国人说英语,比外国人还“标准”,主、谓、宾等齐全,语句非常完整,用的全是书面语,而不是生活用语,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的英语,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的英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整。事实上我们讲课时确实也是用汉语教英语,帮助学生记忆,以会认、会写为目的,有多少老师考虑到学生听的懂、说的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呢?

通过上述情况,说明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不接地气、不实用的问题,走的是一条为了分数,只为功利的艰难且成效并不高的路。为什么说艰难呢?一是学生艰难:儿童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听力”训练,1岁左右就开始说话练习,随着他们的成长,到上学时候他们会因追求完整知识而自觉学习“读、写”,很少有人感到自已母语的难学。而我们的英语教学却选择了一条相反的道路,我们首先是让学生从“读、写”开始,然后去学“听、说”,从最难的开始,违背科观规律,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比较难的原因。二是老师的艰难:老师整天要求学生的记单词、写短语,这些凭空而来的东西,没有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学生记不住、忘的快,老师需要多次重复的教学生,不断地督促学生记、背、写,怕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想办法改进教学方法,推出“兴趣教学”、“激励教学”、“快乐教学”、“互动教学”等,其目的还是为了考个好成绩,没有考虑到首要目的是听的懂、说的了,这是舍本逐末,真的很累。

如何回归英语学习的初衷?我认为要改变考试方式和教学方式。考试方式以“听和说”为主,加大听力的分数,以实际应用为主;教学方法把“听和说”与“读和写”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改革考试方式是教育体制上要考虑的事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大力倡议外,我们无法改变,但在实际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為学生提供“听和说”机会

教师不仅教学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全部用英语来表达,让学生进入英语环境,进行问候、打招呼、告别、祝贺、赞扬、提建议、购物、电话交谈等活动,感受不同人在英语表达中的差别。利用好教材每单元中的对话及其形式进行组织活动,让学生掌握好日常用语和口语习惯。另外,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也可以运用实物、图片、幻灯片等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具不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

二、鼓励学生多“听”多“读”,从“听”入手、以“听”促“说”

认知心理学认为:说是在听的基础上形成的二级语言能力。也就是说,听是说的基础。初中英语教材配有英语专业人士的录音,教师要让学生跟着练习。通过模仿,学生对西方人见面如何寒暄、如何互致问候、如何宴请客人、如何致谢、如何告别等印象深刻,今后在英语环境中就能表达得流利得体。通过反复模仿地道的英语,学生的语音、语调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纠正。不少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普遍具有胆小、羞怯的特点,还有些学生虽然听得懂,但是表达不出来或者做听力练习时来不及反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常提醒学生“Open your mouth and speak aloud.”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战胜羞怯.每说一句话都尽量做到“三最”,即“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在全国各地掀起热潮的“李阳疯狂英语”学习法的精髓就在于他让人放声地读,冲破一切心理障碍,通过反复听朗读、背诵、加深对英语的理解,提高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教师可将李阳的“三最法”、“一口气法”等介绍给学生,要求他们对所学的每时每一句话都争取做到脱口而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听力将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三、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说”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促使学生说英语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因此,我们在校园环境方面要精心设计,千方百计地为英语教学服务。每班的墙壁上都应张贴英语口语交际用语,每期黑板报都要开辟英语专栏,英语谚语、俗语、口号在校园内随处可见,英语长廊更让同学们流连忘返。正是“桃李虽不言,花下自成蹊,墙壁不觉活,处处有寓意”,To talk aboutself peaches and plums, under the self - Seikei. The walls do not feel alive.Everywhere there is meaning,环境发挥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培养英语语感,学会用英语思维

实践证明。边听边朗读,模仿纯正的英语录音,注意语音、语调、停顿、重音等,经过不断地听、朗读、背诵,能形成语感。更重要的是,无论对话还是做听力练习,教师都要指导训练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应答,不可将听到的英语语言转换成汉语。思考后再转成英语应答,这样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影响理解。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思维不尽相同,不是所有的英语都有相对等的汉语。在短短的时间内,既要听,又要理解、翻译,还要进行综合判断,这是不可能的,弄不好会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逐渐培养用英语思维,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可以提高理解力。

当然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有许多其他方法,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觉得这几点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抛弃功利,回归初衷,让英语教学全面长足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回归英语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