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苗族“踩山节”仪式音乐考察

2017-08-15 23:09赵燕
艺术评鉴 2017年13期

赵燕

摘要:本世纪初,随着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傳承在中国大地生风生水起进行,地方性经济发展搭乘民族旅游打造的快车,传统文化与地方政府的勾连,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方经济模式在贵州运行,成就了如黔东南西江、朗德以及肇兴、小黄等苗侗村寨民族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黔北的习水县在注意开发“习酒”品牌外,也在找寻民族旅游经济的开发。土河村是习水县红苗集居人口最多的村寨,其风俗“踩山节”,被地方政府征召,2011年进行了民族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

关键词:黔北苗族 习水土河村 踩山节 红苗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3-0026-02

本世纪初,随着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传承在中国大地生风生水起进行,地方性经济发展搭乘民族旅游打造的快车,传统文化与地方政府的勾连,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方经济模式在贵州运行,成就了如黔东南西江、朗德以及肇兴、小黄等苗侗村寨民族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黔北的习水县在注意开发“习酒”品牌外,也在找寻民族旅游经济的开发。土河村是习水县红苗集居人口最多的村寨,其风俗“踩山节”,被地方政府征召,2011年习水县政府在土河村进行了民族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参与其中,诸多思考。

一、红苗与“踩山节”仪式

苗族依其服饰颜色可分为白苗、红苗、黑苗、花苗和蓝苗,其中红苗,康熙年间《百苗图》记载“男椎髻,约以红帛;女戴紫笠,短衣绛裙,缘以锦垂带如佩”①。红苗主要居住在黔东的铜仁地区,在川南、渝南及黔北地区也有一部分红苗。黔北的习水县境内的红苗,最有代表的是居住在桑木镇土河村这支。2014年修《土河村志》载:“土河村人口以红苗最多,系习水县苗族支系红苗村寨集居人口最多之一,人口约500余人”②。土河村红苗女子服饰红白相间,头戴笠挂盘巾,身穿白衣吊带长褶裙,垂袖镶刺绣,裙裤缀花边,腿缠白裹脚,整个色彩热烈而喜庆;而男装较为朴素,头戴白帕,黑色长衫,胸前彩对襟。

黔北是喀斯特山地,山多地少,土地贫瘠。春夏湿热,秋冬高寒。土河红苗住在半山中,高寒特点只能生产玉米、红薯、土豆、高粱等杂粮,蔬菜品种不多,酸菜和腌熏猪肉是其特色。传统的吊脚楼逐渐被瓦房和混泥土房取代。传统耕作方式和交通不便制约着经济发展。但勤劳的红苗人还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艰苦奋斗,传承自己传统文化,维系着族群的繁衍和生存。

“踩山节”是川黔渝交界地区红苗隆重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正月择地择时立花杆、踩山,以示纪念。踩山节这一天苗家人以其独特的方式祭拜天地、祭奠祖先和祈祷平安。土河村红苗“踩山节”在农历正月初三,新中国成立后活动几度中断。据《土河村志》记载,踩山节主要是苗民们为祭祀祖先团结族人,交流文化的节日。踩山节举办前一天,族长带领本姓的人员,到踩山场修整地形,为经商人员设置摊位,立炉生火,举行立杆仪式和祭祀活动,以迎接节日的到来。活动当天,各地苗族同胞聚在一起,青年人进行芦笙比赛、情歌对唱以及木叶吹奏、登山比赛等活动;老年人观看的同时,还忙着认干儿干女呢。

近年来,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时代要求和各地民族旅游升温的背景下,习水县政府也在探索民族旅游经验。从2010年开始,习水县政府对土河村苗民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挖掘,打造土河村苗民“踩山节”,把踩山节移到农历七月初三举行。这时正是荷花绽放的季节——政府为配套“踩山节”打造,帮扶土河村种植“千亩荷塘”,吸引游客观光。顾名思义,踩山就是在山上活动。土河村的“踩山节”活动场地位于半山腰的坪地上,踩山坪旁边有政府的帮扶下修有祭祀亭,亭中塑有祖先蚩尤的雕塑,山脚有政府帮扶修建苗族风情园,其中有标记地方风情的长廊。由此打造,2011年9月土河村被评为“贵州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

自2010年在政府的挖掘和打造之下,踩山节仪式程序是“踩山节”的前一天,当地政府召集苗民到活动地点修整场地。次日早上便举行立竿仪式和进行祭祀。祭祀由年长者主持,站在踩山坪中央,敲响花竿下的大木鼓,引导苗族男女青年围绕花竿,呈圆形跳起舞蹈,其中男青年应和着大鼓节奏吹响自己的芦笙,大约一个小时左右,鼓声停止方才结束。接着宰牛祭祖,祭祀蚩尤——牛在苗族同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劳动力和财富的象征,因此苗族同胞用自己视为最珍贵的东西去祭祀祖先,以表示对祖先的敬重。祭祀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香烛向蚩尤塑说一番祈求保佑族民的话语,同时吹奏芦笙,献上牛头,以表示族人的虔心,表达对祖先的敬重。之后,来自各地的苗族同胞和各方人士齐聚苗族风情广场,尽情歌舞,欢歌笑语。

二、“踩山节”仪式活动用乐实录

笔者于2014年的暑假与好友结伴参加土河村苗族踩山节,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该活动进行观赏,2016年冬天又再次深入土河村进行考察,对踩山节活动音乐有了深入的了解。

(一)传统歌舞乐

传统歌舞乐体现在祭祀中。祭祀之歌舞乐与风情园演出的歌舞乐区别较大不甚相同。祭祀仪式程式如是:场中立花杆—长者主持祭祀—敲响大木鼓—青年绕花竿跳舞—男青年应和着大鼓—吹响手中芦笙—鼓声停止—宰牛祭祖。祭祀开始后,花竿下的苗族长老敲响木鼓,苗家男女青年分两队围绕之,男青年队在前手捧芦笙吹奏,女青年队在男青年后手牵着手跟随者芦笙乐曲的节奏而跳起舞蹈,舞步是三步一转的形式向前移动着。随着鼓点节奏急剧情绪的增加,芦笙曲也延绵悠长的情绪变得急促起来,此时苗族女青年们适时的根据鼓与芦笙曲的节奏,与之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喊出“嘿嘿嘿”的字样,以增加祭祀现场的气氛,随即曲调又趋于平缓。此时,游人们便可加入队伍中,载歌载舞。

黔北土河村的苗族同胞在仪式中所吹奏的芦笙属于六管五音(还有六管五音、四音、三音、二音),其音列多带有升降号,这与他们本民族的习惯有关,与黔北其他地方的苗族同胞在音列的使用风格上大同小异。调式大多是建立在徵系统,以sol音开始,结束也在sol音上,多采用五声音阶。乐曲的音与音的关系旋律较平稳,同时也展示了苗族同胞们的审美特征。芦笙曲的节奏与歌唱性的歌曲而言,其节奏要紧凑一些,多用前十六后八和四分音符的节奏型,其他节奏涉及的较少。如 5 5 5 321│2 2 2 2│321 233 2 1 555 以此表达苗族同胞们在这一天的喜悦之情。芦笙曲音域不宽,音色低沉悠扬,在吹奏时,吹奏人用尽全身的力气去吹响芦笙,以此表达自己对祖先的虔诚。

(二)风情园演出

风情园位于踩山场山脚的平地上,这是由政府出资修建而成的,风情园的走廊里悬挂着展示红苗的服饰、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等图片。表演舞台搭建在风情园前面左侧面,舞台比较简易,背景是红苗载歌载舞情景而作的海报。舞台是用专用的搭建器材临时搭建而成,铺上红地毯,舞台即成。表演由四位主持人主持,两男两女其中男女苗族人各占一名,活动报幕中先用苗语报一遍再用汉语翻译一遍,从节目内容看活动内容主要有苗族自己的歌舞表演和现代歌舞表演两大类。

苗族自身表演自身主要有踩山情歌、竹叶传情、男女对唱等,歌曲旋律音域不宽起伏不大较平缓,演唱时用苗语演唱,演唱形式是对唱且无伴奏,歌词内容可即兴发挥也可提前设定好,内容多是涉及男女情感,歌词简单易懂。旋律简明大多属于单声部,在旋律中可以根据情景加入一些适量的装饰音。歌曲所用的节奏多为八分和四分节奏型,也有二分和其他形式的节奏但用的频率较少,调式调性多为五声音阶。舞蹈方面主要有跳竹竿舞,苗族同胞喜用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想。因此在平时紧张的劳动后,他们喜欢用一些舒缓的语调及节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歌曲中的节奏与苗族同胞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此外活动中还加入了大量现代歌舞的表演如《好日子》《越来越好》等。

三、土河村“踩山节”变迁

“踩山节”是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土河村的苗民因其人少分散以及长期和汉民杂居,大部分苗民均被汉化。现今的“踩山节”与传统的“踩山节”相比在作用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踩山节”作用是苗族兄弟为祭祀其每姓先祖,传承后嗣发扬家族和团结各姓而举行的节日。据《土河村志》记载以及笔者对当地苗民的访谈中可知,过去“踩山节”场面热闹非凡,活动的内容也是多彩多姿,原生态的味道浓郁。现今的“踩山节”更多的是娱乐性质,演出内容加入现代歌舞的成分。虽有祭祀的内容但与过去的相比意义已是有所不同。过去“踩山节”亦称情人节,顾名思义是苗族男女青年交流感情寻找对象的节日,然今“踩山节”表演虽依旧存有苗族青年男女对唱的桥段,但其意已不复存在。虽意嬗变但这一形式却加强内部成员的凝合力同时也向其他民族展示自身文化,在传承保护发扬本族文化方面起积极作用。土河村“踩山节”曾荒废数年于2011年复燃,除去政府倡导因素外,究其根由是苗族同胞对自身文化认同和寻找自身归属感的需求,虽身在“汉中营”却不忘自己的根。“踩山节”向外族人展示了苗族同胞的风土情貌及精神面貌,对了解他们提供了一条路径,促进民族的团结融合具有巨大的作用。

2016年冬季笔者再次进入土河村对当地的苗民进行走访,据今虽时已有半年,然沿着逶迤的山野公路踽踽而行的艰辛,被皑皑白雪包裹在山巅的苗民住所情景笔者至今仍记忆犹新。如今的土河苗族“踩山节”更多的是苗族文化艺术节、苗族同胞联欢节,其传统的意义及功能均已經发生嬗变。

注释:

①刘锋:《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②土河村村委会编制:《土河村志》,2013年版。

参考文献:

[1]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2]贵州省习水县土河村村委会编.土河村志[M].出版信息不详,2013.

[3]曹蕾.四川省叙永县落卜镇三台村坝苗踩山节音乐活动考察与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张振涛.晋北采风二题——民间花会与国家在场[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01).

[5]袁定基,张原.苗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利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