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冬梅+康荦
在北京生活了24年,江森海的中文说得很流利,“闺女儿”,“牛B”等口语词儿运用得炉火纯青。但是他的汉字认得还是有些吃力,甚至还没弄清楚房东阿姨的姓氏。他已经有了中文的口癖,三句话不离“你知道吗?”但情绪激动起来一句句的“oh my god”也会往外蹦。他知道的老北京的角角落落比90%的北京人都多,但是从始至终他都觉得一个国际家庭不会也不应该老留在一个地方。也许就像是他自己所说的,“我爱北京,但我做不了北京人,我永远是一个在北京的老外。”
创可贴8,创意生活
创可贴8是一个以经营创意文化衫为主要业务的创意品牌,它的店铺开在南锣鼓巷61号。从2003年到2017年,十几年的时光里,南锣鼓巷几经改造,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胡同巷子变成了北京旅游的著名景点。创可贴8也从一个月入几百的小店,变成了有三家分店,日进店人数超1000人的连锁品牌。对此,创可贴8的创始人江森海表示“真的没想到,我开始只想开一家小店,实现我的一些好玩的想法。”
“开店是个疯狂的,浪漫的想法。”江森海评价,创可贴8的诞生完全是个意外。2003年,在北京已经生活了10年的江森海对工作不是很满意,一个邻居告诉他有一个空着的店面,在南锣鼓巷。在妻子的劝说下,江森海将这个店面盘了下来。开始,江森海并不知道要做些什么,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做一些关于北京的、好玩儿的文化衫。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一个毫无商业规划的店铺开张了。
“当时装修都是我自己做的,设计也是。我从一个旧货市场上买了几件八十年代的老家具,花了几百块钱,自己喷漆。”最开始江森海找了一家中介公司做文化衫,但由于质量原因,再加上当时南锣鼓巷的游人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江森海的生意一直不好,每天只能卖出一两件衣服。2006年夏天,创可贴几乎要倒闭了。
转机出现在2006年的圣诞节。“那时候各家雜志都想找一点特殊的东西做圣诞礼物推荐。我是第一个做这种创意文化衫的,那时候东西也不贵,100块左右一件的样子,带回国也很方便。所以好多老外的报纸和杂志都写:创可贴是最好的圣诞礼物。他们就都来我的店里买。从此销售量就上去了。”江森海回忆。从此之后,创可贴的生意一直不错。
“我们的设计中有很多幽默的元素在里面。今年我们出了一个京剧系列的,比如张飞啊、花旦什么的,特别受欢迎。还有就是口号比如‘哪儿凉快哪儿呆着之类加上老北京的一些元素。这些都能受到大家喜欢。”对自己店铺的特色,江森海很得意,“很多顾客一进我们的店铺都会笑的。”对于这些创意的来源,江森海表示,为了做设计工作,他会常常出去溜达,在北京的各个地方看看,“我们就是想做一些好玩的,有北京元素的东西。我觉得北京就是缺少这种原创的小品牌,北京需要创可贴。”
安居在南锣鼓巷
虽然已经有了三家分店,但江森海谈起最多的、生意最好的,还是南锣鼓巷的第一家店。江森海说,创可贴的创立,与搬进南锣鼓巷是分不开的。“南锣鼓巷这个小胡同完全改变了我家的生活。正因为有它我们才开了这个店,开了这个店我们才有了四个孩子。它对我们一家人都很重要,我们都很爱它。”
因为工作关系,江森海也把家搬进了南锣鼓巷。然而,对于居住了十年并感情深厚的南锣鼓巷,江森海最初并不是很满意,“第一次看到大杂院的房子时,我说不行,太脏了。而且孩子上学也不方便,但是我的妻子说这个房子我们花一点钱去装修就会很好看。”在妻子的坚持下,江森海一家三口还是决定搬了进去。
刚搬进南锣,江森海与邻居们还不太熟悉,先交到朋友的,反而是他的女儿们。江森海回忆,三个女儿经常跑去邻居家吃饭、玩耍,放学之后都不知道女儿们去了哪一家的院子里。因为女儿们的关系,他也渐渐与邻居们熟悉起来。
“其实在中国,一个老外搬到大杂院里很难一下子和邻居做好朋友的,但是带来孩子就不一样了,很多邻居我们都是通过孩子认识的。”对大杂院中的邻居,江森海如数家珍——崔阿姨是院里小卖部的店主,二女儿还小的时候,妻子有事时就会把她放到崔阿姨的店里玩;康阿姨是女儿先去她家里吃饭才认识的,现在已经在创可贴工作了11年;邻居中关系最好的则是老牛,老牛什么都会修理,现在老牛的院子里还有江森海女儿小时候拿去修理的玩具。
如今的江森海一家已经搬到平安里的公寓里。江森海说,虽然不再居住在胡同里,但是他们一家和邻居的关系还是很融洽,“搬出大杂院的时候我们和邻居都哭了,都很舍不得彼此,现在我们还是好朋友。每年大年三十我们都会回南锣鼓巷59号院子过春节。去那里放鞭炮。还有当时的保姆徐阿姨,我们一有什么活动她都会来,就算没有给她打电话她也会来。”
除了做日常生活中的朋友,在事业上,邻居们也是江森海的伙伴。江森海回忆,在创可贴低谷期,是康阿姨帮的忙。“原来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儿帮我看店,但是她骗了我一笔钱走了。”江森海说,“有一天我没开门呆坐在院子里,康阿姨正好在院里扫地,问我今天为什么不开店。我说没人看店,她说我帮你看。”康阿姨来店后,每次进货都会仔细检查,把50%她觉得不合格的货退回去。“那时候康阿姨一个人负责钱、质量、销售,负责一切。现在她还在我们公司,她永远会在我们公司。”
北京二十年
至今,距“洋北漂”江森海第一次来到北京,已经过了24年。
“我来中国之前还以为中国人都是骑自行车,穿毛时代那种衣服的。”江森海说。那时他对北京毫无了解,而90年代的北京人对老外同样也是一片空白,“93年的时候老外还非常新鲜,走在街上会有人和你说哈喽,想和你聊天。他们对外国的了解也非常少,会问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比如曾有人问过我英国人睡觉时是不是戴着帽子。”因为是个新鲜的“老外”,江森海还会受到邻居的邀请去家里吃饭,谈谈外国是什么样子。
初来乍到,江森海在一所语言学校做培训。“这个学校在鼓楼西大街。我每天去那边就发现了有一个鼓楼,有一个钟楼,然后溜达着找到了后海。”
对二十年前的鼓楼后海,江森海记忆犹新:“我第一次去鼓楼是去打台球,那时候它还不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没有什么旅客,就是一个老北京打台球的地方。还有后海,以前我经常去后海剃头,或是做按摩、游泳。冬天的时候那边都是封冻的,可以从东溜达到西。那时候感觉北京是我自己的。”
现在,这些地方都变成了著名景点,每天都有数万游人涌入,就连江森海一家生活过的南锣鼓巷也是一样。“以前我和我闺女会在南锣古巷街上铺个小桌子吃饭,现在肯定做不到。”江森海笑言:“不过现在去后海游泳感觉和以前差不多,那些游泳的老头和20年前差不多。”
出乎意料的是,对这种变化,江森海觉得自己“还挺喜欢的”。“中国这24年变化太大了。建筑方面,人们吃的东西、玩的东西、交通、空气、人的思想都变了,我回到英国都感觉没那么大变化。其实北京这个方面很吸引我。我喜欢不停的变化,也喜欢创新我自己。”江森海觉得,对中国人来说,这种变化无疑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而他将自己置于观察者的位置上,用照片和设计去记录中国的变化。“自始至终我就是一个老外,我做不了中国人,我也做不了北京人。但我喜欢看北京的变化,也喜欢去拍照,去记录。对我来说这就像是一部电影,我不停地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