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与创新的结晶
——我看《宁武关》

2017-08-15 00:42
戏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忠臣起义军李自成

纪 丁

继承传统与创新的结晶
——我看《宁武关》

纪 丁

纪 丁,原名李继丁,男,山西省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

《宁武关》作为梆子剧本,在1949年之后曾被政府的文化部门列为禁戏,打入另册,从此观众再也看不到这部文武兼备、讴歌爱国主义的历史剧。为什么?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个剧中没有对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起义运动进行正面的讴歌,相反给予了批评。据说当时舞台上所展现出来的李自成是以丑角扮演,对农民起义进行了丑化与攻击,编剧站在大明朝的立场写下了这部戏。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的戏曲改革时期,不禁演这样的戏又该禁演什么样的戏呢?

事情已经过去了近70年,没有想到老戏剧家曲润海先生在这部“死戏”上作文章,经过认真的思考与创作,把这部当年的“禁戏”鲜活地搬上了舞台,而且受到文化部的支持,进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使这部改编剧目的演出取得了成功。

一、把新的主题注入传统中

作为戏曲作家,曲先生已经成功地改编过《富贵图》《崔秀英》《蝴蝶杯》等多部传统剧目,均取得了成功。曲先生的改编剧目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还在全国获得过奖项,有些演员还因此获得“梅花奖”“文华奖”等荣誉,迄今还在广泛演出着。

为何曲先生的这些改编剧目能受到观众的欢迎,能久演而不衰,能成为改编剧目中的上品?我想主要是曲先生站在改编者的立场上,首先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创新。这个创新一个是主题立意的创新,另一个是形式与表演的创新。原《宁武关》的创作者未免对李自成的农民运动太过斥责,作者一心站在明朝的立场上竭力讴歌宁武关的守将周遇吉的忠孝节义。在原作者的笔下,李自成及他率领的起义军是一群烧、杀、掠、抢的流寇,而明朝的守将周遇吉是忠、孝、节、义的典范,是一个可歌可泣的忠臣良将,当起义军将宁武关团团包围之后,他宁愿杀身疆场,也要为朝廷效忠。为了保卫好宁武关以及关城内的百姓,他不仅将自己的全家献出,而且自己杀身成仁,名留千古。这样的主题在当时当然要把它列入禁戏,因为原作者缺乏历史的客观性,一味对起义军推翻腐朽的明王朝进行无情地抨击,显然是错误的。原作者让李闯王攻克了宁武关,但却丢失了起义军的人格和道德。

对于历史剧的改编,其实比创作一部历史戏还要难,因为需要化腐朽为神奇,需要另一种方法的创作。曲先生首先面对《宁武关》的主题与故事进行改编。他把周遇吉忠诚大明王朝的动机与行为编排得顺理成章,传奇而又自然。在守关问题上把周遇吉描绘得深刻、复杂,情节大合大启。人性、人情表现得可歌可泣,非常动人。明朝政权已经是个毫无生命力的政权,但在一个忠臣的心目中,他的朝廷并没有丧失,他对明朝皇室仍然充满着期望,对皇帝仍然坚守着忠诚。因此对宁武关的坚守他尽职尽责,直至以身殉职。这是历代忠臣良将的形象,而曲先生把周遇吉写得更加人性化,具有很强的真实感,使观众对这个人物的可信度更加充足。在曲先生的笔下,周母这个人物费了更多的笔墨,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塑造周遇吉既是忠臣又是孝子的形象。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忠臣与孝子是分不开的。岂有一个忠臣不是孝子?而如不是孝子又怎能成为忠臣良将?忠臣良将必然是父母育化的结果。在曲先生的笔下,周母识大体、顾大局,宁愿一家人走向死亡,也教导周遇吉绝不能当叛贼逆子,希望自己的儿子忠实于国家朝廷,宁死不弃宁武关,杀身成仁,留下一世清名在人间。周母最后也葬身火海,但她的形象也留在观众的审美之中。曲先生告诉观众,国在家必在,国亡家必亡,这是历朝历代的规律。

在全剧中,曲先生除用厚重的笔墨塑造周遇吉、周母等人物形象之外,那就是在李自成这个人物身上做了很大的创新。传统戏中完全把李自成作为一个反面人物塑造,给李自成这样一位敢于反封建、敢于向封建统治阶级政权挑战的农民领袖泼了一身的污水。这显然是不公道的,也是违背历史真实感的。创作者是这样构思下笔的,那么到了演艺人的表演中自然让李自成以“丑行”装扮,字字句句都讲说反叛无道,行为举动也是流寇恶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但他及起义军敢于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还是应当肯定的,历史在任何时候都应当为他记下正面的一笔。曲先生在改编剧本过程中,首先将李自成的戏份加大,并将原来的“丑行”变成正面形象的“须生”行当,而且在政治与社会涵养上又增添了许多艺术元素。作为起义军要推翻一个王朝的政权,必然需要战争,这支军队需要的是胜利与成功,需要的是破坏一个旧社会,创建一个新社会。目的既然如此,那么战争自然是不惧残酷的。他可以杀人,也可以放火,历史不会计较一个造反者这些过激行动。但曲先生的创作笔墨,在起义军领袖的战争谋略上用笔墨不多,而在欣赏、敬仰、劝降、希望周遇吉投诚起义军共谋大略上却浓墨重彩,花足了力气描绘李自成劝周遇吉投诚的情节。为什么?当然是李自成也喜欢忠臣良将,也喜欢周遇吉的忠孝节义,李自成也明白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谋略大事,执掌江山。所以李自成不惜一切代价,一片赤心劝周遇吉投降起义军,共谋大业。曲先生这一笔不仅写得重,而且写得精彩,这完全与传统剧目的主题与故事背道而驰。曲先生这样处理不仅增添了农民起义领袖的光彩,也反衬了忠臣良将周遇吉的完美形象:他在一片呼唤劝降中自刎而亡了!周遇吉的死,是这出悲剧的真正意义,是改编者向观众胜利的谢幕。

二、寻找舞台规律,为观众写戏

曲先生大半生做了大量传统剧目的改编工作。可以说部部都是成功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思考了很久,为自己提出了许多为什么。最后我似乎找到了一些原因,或许也是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曲先生每部戏创作之前都在寻找和决策舞台的表演规律,他要领略好观众的审美心态后方才“立主脑”,结构故事,选定人物。他的创作是以舞台为中心,是以观众欣赏为根本,所以他的传统剧目改编部部成功,久演而不衰。曲先生作为一个剧作家,他首先熟悉舞台,熟悉演员的表演,更重要的是熟悉观众的审美心态。他改编《富贵图》是看准了传统剧目中一生一旦“烤火”等精彩诱人的表演。他改编《三上轿》为《崔秀英》,目的是要发挥青衣演员的唱功。他改编《蝴蝶杯》是为了更加完善戏曲的传奇故事。曲先生大半生把主要精力用于传统剧目的改编,说到底他是为了保护传统,写戏给观众看。他是一位观众的剧作家,而不是为谋取奖项的剧作家。他是一位继承传统戏曲的剧作家,而不是急功好利的应景剧作家。

还是谈《宁武关》吧。《宁武关》在改编过程中,除“立主脑”给予新的主题之外,曲先生更多的还是思考传统戏曲的结构,寻找着观众的审美习性。传统戏多是在露天舞台演出,所以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必须要“剂冷热”,换句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文武带打,生旦净丑全面,场面流畅。曲先生笔下的《宁武关》正是文武铺排极佳,在几场戏中竟然设计了三场武打戏,而这三场武打戏在传达作者的创作思想之外,重点让观众欣赏戏曲艺术的表演。前两场的武打戏是要说明农民起义的残酷性、英勇性,一个政权推翻另一个政权时必然的战争事件。然而重要的原因是曲先生想让观众欣赏舞台表演,看看舞台上各种程式化的兵对兵、将对将的武打表演。也就是先让戏热演起来,在武打表演的同时再让观众渐渐熟悉人物,进入故事,真是结构得太妙了!这是传统舞台上惯用的演戏法,也是今人应当学习的舞台艺术创作方法。曲先生这样做了,这说明他在我们前面先走了一步,我们需要跟上。

曲先生改编的《宁武关》,开得热烈,结束得悲壮。在前两场的武打场面结束之后,作者在中心场次上安排了几段中心唱段,这是传统戏曲艺术的审美习性,让观众美美地听上几段唱腔,过足了戏瘾。接着在最后一场中又出现了武打场面,而这次的武打与前两场完全不同,这一场是文武并重的戏,通过文武并重来表达周遇吉和李自成两位英雄的高尚人格与品性。李自成为了完成起义大业,苦苦劝降周遇吉共谋大业未果。而周遇吉为了忠孝节义,留下一世清名自刎身亡。这些惊天动地的情节,都在戏曲艺术的唱、做、念、打中表现出来的。曲先生完全是站在历史客观主义的高度来为观众描述一段历史故事,而这段故事又是在极其动人、诱人的戏曲表演艺术中进行的。

让我再次为《宁武关》的成功演出祝贺!

(责编:荆 晶)

猜你喜欢
忠臣起义军李自成
Stability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CsPbBr3/CdSe/Al core-shell quantum dots
李自成的逆袭之路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忠臣藏”
石奢自刎
沐猴而冠
“能吏”的“魄力”
短暂的辉煌
夜读忠臣
李自成余部败亡川鄂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