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如何在新经济业态下发挥好人才杠杆效应

2017-08-15 00:54文张蕾
杭州 2017年5期
关键词:创新型杭州人才

文张蕾

杭州如何在新经济业态下发挥好人才杠杆效应

文张蕾

在新经济业态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杭州及环杭州湾地区拥有“互联网+”新经济创新创业的巨大潜力,将可能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经济总部策源地。但相较于北上广深等国内一线城市,杭州在新经济创新创业总体竞争力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新经济创新人才和企业的持续服务能力已成为限制杭州构建新经济策源地的最大短板。

杭州新经济发展现状浅析:以分享经济为例

分享经济作为新经济领域最活跃的构成部分,尽管正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但在不久的未来将经历重新洗牌,由少数几家分享经济平台主导行业。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估计,未来十年我国分享经济领域有望出现5~10家巨无霸平台型企业。这些企业总部落户在哪里,就可以给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外溢效应。

当前,分享经济在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生活服务等三大领域对就业的贡献表现最为突出。简单梳理其总部选址,北京、上海、深圳都拥有数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分享经济企业总部。与之相比,杭州仅有“骑呗单车”和“挂号网”两家较大规模的分享经济企业总部落户。另一方面,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中具有典型分享经济属性的中国公司有15家,其总部也大部分设在北京、上海。

由此可见,尽管杭州拥有阿里巴巴这样最具前沿战略性新经济领袖级巨头,也有为数众多的创新型“互联网+”小微企业,但全国知名的分享经济企业目前仅有“骑呗单车”和“挂号网”两家,与杭州作为电商之都和互联网金融策源地的地位极不相称。如不能有效促成创新型企业的快速成长,杭州很可能错失新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无法享受到由总部经济所带来的诸如税收缴纳、产业聚集、产业关联、消费带动、就业乘数、资本放大等明显的外溢效应,甚至影响杭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

从持续服务能力看新经济发展短板

从分享经济总部归属地情况中可以窥见,杭州在城市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相较于国内一线城市仍有一定差距。除却政治、金融、区位等宏观因素,杭州要在新经济发展中突出重围、弯道超车,关键在于引进、留住、用好创新创业人才,发挥好人才杠杆效应,形成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人才引进力度可谓国内首屈一指。2015年在国内率先出台“人才新政27条”,多方面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2016年又出台“人才‘若干意见22条’”,突出市场在人才评价方式、人才激励机制、人才管理服务中的作用;此外,还专门制定发布了《杭州市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杭州市人才发展的总体环境、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重大举措。

从人才引进的成效来看,截至2016年末,杭州累计引进留学人员2.3万余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就有307名、省“千人计划”专家443名,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08名。据全球最大职场社交平台领英发布的《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趋势调查报告》显示,杭州是近五年来对海归精英吸引力上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在绝对人数和增长速度上均居国内非一线城市首位。

当前杭州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在人才引进之后,如何通过有效组织,为创新人才和企业提供可持续服务,帮助其实现从创业期小微企业向商业化运营大企业转变,真正成为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特色小镇、科技孵化园区、众创空间等众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支持下,杭州并不缺乏具有较大潜力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型小微企业,然而如何突破融资、营销、经营等瓶颈,快速成长为“独角兽”企业仍需要获得多维度的持续支撑。

首先,创新人才迫切需要获得风险资本的投资,以帮助企业渡过从技术发明到商业应用之间的“死亡之谷”。在新经济领域,大量创新型企业很难依靠自我积累逐步实现规模扩张,完成从发明到应用的转型,大多依赖风险资本实现爆发式快速增长。

其次,创新型企业迫切需要实现用户的快速扩张,“快鱼吃慢鱼”的现象在互联网企业竞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提供免费服务,甚至“贴钱”赢得用户的营销手段在新经济领域屡见不鲜。然而在最初的新奇之后,公众已经对此种营销模式感到厌烦,无形中推高了其它初创企业的营销成本。

最后,创新人才必须能够有意识、有能力地带领团队逾越从“创新”向“生产”的企业文化鸿沟。许多创新人才在技术研发阶段,能够大胆梦想、不惧失败,向现有规则发起挑战,并且凝聚起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但是进入大规模生产和服务阶段后,企业更需要强调敬业卓越,忠于职守,保证产品质量和精准性。

对策建议

杭州在贯彻人才强市的战略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针对创新人才和企业的持续服务,使不断集聚的人才资源能够转化为创新企业快速成长的动力,发挥好人才杠杆效应,撬动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车轮。

进一步放宽各种人才准入机制。让一大批有创新创业激情的各方人才集聚杭州,并使他们与杭州的新经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发生良性互动。尤其需要进一步优化面向高端人才的准入机制,可分层出台针对外地户籍高端收入人群的购房、购车、子女入学优惠政策,切实解决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的后顾之忧。

为创新人才提供与科技和融资对接的平台。进一步深化科研与企业创新的对接机制,借鉴分享经济的思维,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企业的研发力量,为不同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提供配套技术支持和知识产权服务。鼓励在杭金融机构为创业型企业开辟便捷融资渠道,探索引入国内外风险投资对接在杭创新项目的有效途径,支持企业通过股权出质、动产和商标权抵押等手段融资。

借助已然成熟的互联网平台为创新创业项目快速扩展用户群体。网络平台和手机应用已然成为当前创新活动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之一,网络群聚效应使得平台和应用开发者的先动优势变得更加难以撼动。众多互联网创新服务呈现平台化和渠道化倾向。在杭相关互联网创新企业可以与阿里系的成熟平台合作,降低自身营销和用户拓展成本。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服务。发挥好“杭州市小微企业专业化服务平台”的服务职能,使创新型企业能够便捷地获得财务、法律、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专业服务,让创新人才获得企业成长所需的多方位智力支持,助力创新型企业实现从“雨林”向“农田”的转型成长。

作者单位:杭州市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创新型杭州人才
人才云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杭州院子
杭州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