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连发:杭州离一流城市还有多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明确提出了“杭州不应当仅仅是浙江的杭州、中国的杭州,也应当是亚洲的杭州、世界的杭州”。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对照“以一流状态建设一流城市”的明确要求,对照兄弟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对照全市人民的美好期待,杭州应该怎样保持清醒头脑,找准建设一流城市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连发“六问”。
一问奋勇争先的进取意识有没有达到一流?
有没有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窠臼?2015年我市迈入“万亿元GDP俱乐部”,2016年我们成功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不少城市都到杭州学习考察,大家听到的表扬声、赞誉声多了,有的干部就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产生了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想法,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这是十分危险的。
有没有始终保持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在这样一个百舸争流的大时代,城市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
有没有始终保持积极作为的主动性?特别是在技术供给、制度供给和能力供给方面,“有为政府”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问统筹谋划的理念思路有没有达到一流?
历史责任感强不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既要做好当下,又要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开拓空间。
践行新发展理念到不到位?我们的认识是有的,强调的也是多的,但是往往在落实中遇到困难问题,不由自主地回到老方式、老思路、老办法上去。
谋划发展的视野宽不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建设的一流城市,不是指省内一流,而是指全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
三问敢闯敢试的改革劲头有没有达到一流?
先行先试的改革胆魄够不够?近年来,我市先后承担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战略和50余项改革试点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与先进城市对一对、比一比,我们的胆魄还不够,推进的步子还不大,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还不多。
自我革命的改革勇气够不够?“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场“真刀真枪”的自我革命。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阶段性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但离群众和企业的期盼依然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在打通信息孤岛和企业投资项目便利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抓到底的改革韧劲够不够?近年来,我市相继明确要深化大交通管理体制、大会展管理体制、招商引资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现在有部分改革已经落地了,但不少改革还停留在前期工作阶段,尚未出台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尚未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存在“想法差不多、做法差得多”的情况。这样下去,有些改革就会“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甚至半途而废。
四问担当负责的实干精神有没有达到一流?
有没有真正树立“全市一盘棋”的大局观?有的干部更多考虑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更多计较个人得失,导致全局性的中心任务、重点工作推进不力。
有没有存在“为官不为”的状态?有的干部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干部抓落实的狠劲不够,有的干部虽然不犯错误,但是也不做事情,遇到矛盾往上交、碰到困难当逃兵、关键时刻撂挑子。
有没有“本领恐慌”的问题?有的干部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城市国际化等新趋势新要求,缺乏“发展之招”,遇事“老方一帖”;有的干部不主动“充电”,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以“不变应万变”,能力素质与所处的工作岗位不匹配。
五问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能力有没有达到一流?
产业平台的短板在哪里?与苏州工业园区等“高大上”的产业平台相比,我市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在规划理念、建设水准、经济规模、产业集聚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科技创新的短板在哪里?与上海、深圳、合肥等城市相比,我市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研究型大学、重大科学装置等高端创新平台严重缺乏,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很少。
集聚人才的短板在哪里?我市虽然高校数量也不少,但有影响力的著名高校不多;我市人才总量比较大,但领军型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招引顶尖人才的力度不够大、成效也不够明显。
六问城市治理的能力有没有达到一流?
城市治理的系统性怎么样?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引领性还不够,城市功能布局也不够合理;城市格局不够大气,城市建设修修补补,城市建筑对文化底蕴、江南特色的彰显不够;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还不够快,城市应急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
“城市病”治理的有效性怎么样?城市交通拥堵仍然比较严重,人民群众对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的意见还比较多,绿地、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的分布还不尽合理,公共服务设施仍然滞后。
城市治理的合力有没有形成?城市发展不能是政府唱“独角戏”,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