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源
工业革命之后,许多国家享受了一种史无前例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导致了自然资源的锐减,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这迫使人们开始关注生态问题,重视物种的灭绝,植被所遭到的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此形势下,“生态人”思想应社会历史发展而产生,并成为了一个理论焦点。目前,国内学界对这一理论研究主要从“生态人思想渊源”“生态人基本内涵”两个方面展开。
本文从两方面对国内现当代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简要叙述了生态人思想两个主要渊源:自然人和经济人。第三部分,对生态人的基本内涵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性阐述。第四部分,是对“生态人”从理论到现实的可行性和地位问题的阐述。
目前,国内学界主要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或“人自身”出发,来展开对“生态人思想”的探究。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一些学者认为可以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依次分别是“自然人”“社会人”(主体人)和“生态人”。
第一个阶段“自然人”可以对应马克思“三个形态(式)”划分中的“人依靠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敬畏自然,在大自然面前,感到自身的无力。第二个阶段可以对应马克思“三个形态(式)”划分中的“人依靠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改造自然(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能力。随着这种力量的不断增长,人类理性逐渐觉醒,产生出了一种俯瞰自然的、越发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刺激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扩大。生产的普遍化以及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让人们成为了不能脱离于社会而完全孤立存在的“社会人”;并且愈发地依赖于“物”,限制了自己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的“生态人”,对应马克思“三个形态(式)”划分中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时期”,这也是马克思想要达到的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另外一些学者是从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出发来论述“生态人”的。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商品社会的依次出现,派生出崇尚经济,努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一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描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道德人”这一假设是相对于“经济人”来说的,来源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的一段话:“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某一离群索居的、孤立的个人,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世界中的一个公民,是自然界巨大国民总体中的一员。不仅如此,为了这个大团体的利益,人人应当随时地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微小利益。”马克斯·韦伯在弥补克服“经济人”的伦理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人”的思想。在韦伯这里,“道德人”的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把“合乎理性的道德精神”融入到市场经济,追求个人利益的主体之中。二是市场经济主体把追求经济活动的私人目标与追求经济活动的社会目标合二为一。
“生态人”区别于“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本质特征是:“生态人”是从可持续、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生存价值观的,是动态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生态人”更加注重生命过程之中所内含的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和谐以及不断延续与循环生命过程中。
首先,作为生活在自然之中的人类,我们要善待自然与环境,考虑到自然的承受能力。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性基础,所以我们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人类利益的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由于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的危机意识应当觉醒,即在能够自觉的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安全。
“生态人”要求人们自觉和自律,能够自发地去尊重和保护自然,主动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生态人”应认识到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并非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统治者。还应具备一种自发地意识,即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去爱护自然。
“生态人”是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主体。同时,人类也认识到自身的理性是有限的,起码在现在这个阶段,是不能完全地认识整个自然的。但是,我们人类,可以通过“实践”,一方面不断深化对自然的认识,另一方面,让人类的本质能够得到外化,即对自然进行改造。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改变和深化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人类是不断繁衍的,所以以类层面为视角来看,人类是可以不断地深化对生态系统的认识,逐渐地让认识更为全面、系统。我们同时也要注意,虽然人类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可以极大地影响自然的生态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但是这并不是说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的生态规律。
“所谓价值,是特指主客体关系的一种内容,这种内容就是:客体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同主体相一致、为主体服务。”“生态价值观”指在承认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前提下,既尊重受到自然规律限定的外在尺度,又保有人的内在尺度。人类应“诗意地栖居于地球”。这种“诗意地栖居是精神的产物;它要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环境中。”
根据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对人格的定义:“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1)体育,(2)智育,(3)德育,(4)美育。”也就是指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生态人格”指的是“生态人”独特而稳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即在承认自然有自为的力量的前提下,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其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相统一,最终达到人、社会和自然三者和谐共处,互利共生。
基本内涵的前两点,可以归为意识领域的内容,那么想要成为“现实”,或者按着马克思的思想——外化,就需要一个中介,这就是“实践”。人在实践中,加深对自然和自身认识,改造自然与自身的同时,逐渐形成了“生态价值观”,并贯穿于人类的活动之中,以上这些最后综合形成了“生态人格”,即与他人(其他人格)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且,“生态人格”也会在其它四个基本内涵中得到体现。
福斯特曾指出的:“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以追求利润为基础的掠夺式生产方式,其结果必然会造成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的中断,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放眼当下,大多数国家已经进入,或者正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那么如何让人们自发的从优先追求利润,转向先考虑生态环境,再考虑其它的,这个一直没有一个很有效的方式方法。
而且,就像哈贝马斯所说的:“在复杂的社会里,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许多缓慢移动着的中间环节……”这就要求生态人思想具有能够不断扬弃自身的理论内核,让“生态人思想”能够跟随社会和自然的“缓慢移动”而改变自身,去适应变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虽然“实践”具有扬弃自身的能力,但是在“生态人思想”的实践相关内容中,实践是如何改变“生态人思想”的,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就现在国内的研究来说,还可以更为深入,只有解决了这一点,才能让“生态人思想”从理论到实践变为真正有效的可行。同时,在目前国内的生态人研究中,都还没有系统阐述实践原则。现有的实践原则,只是零散地穿插在对实践的相关论述中。只有先解决上述的两点,才能提出系统的实践原则,否则只是脱离实际实践活动的设想。
另一个疑问就是“生态人”的理论地位问题,即“生态人”为何必然是继自然人、社会人(或主体人)之后的归属,或者是继经济人、道德人之后的新归属?现在是因为生态问题,才让生态人思想成为当下的热点,才让人们重视生态人思想,但倘若没有环境问题,“生态人”是否还能成为人们具有一定必然性目标呢?而且,就算论证了“生态人”是人类的下一个阶段,那么“生态人”是可以确实实现的目标,还是仅存在于彼岸世界的目标,尚需要学术界更加深入和系统地研究。
注释:
①持此类观点的学者有:杜吉泽,李维香,李忠友,穆艳杰,李凡,曹孟勤,蔡文.
②持此类观点的学者有:王国生,郭郦,曾建平,黄以胜,官锡强,胡伟希,顾智明,尉天骄,白煜.
③[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第一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4.
④[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将自强,钦北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96.
⑤持此类观点的学者有:杜吉泽,官锡强,钟贞山,姚萍,尉天骄,白煜,张云飞,李凡,蔡守秋,吴贤静,姚舟,李承宗,喻包庆,廖长琳,李明华,毛加兴,张青兰.
⑥持此类观点的学者有:杜吉泽,官锡强,钟贞山,姚萍,尉天骄,白煜,张云飞,曾建平,黄以胜,蔡守秋,吴贤静,姚舟,李承宗,廖长琳,张青兰,张敏,肖爱民.
⑦持此类观点的学者有:杜吉泽,官锡强,钟贞山,姚萍,尉天骄,白煜,张云飞,李凡,蔡守秋,吴贤静,姚舟,喻包庆,李明华.
⑧持此类观点的学者有:尉天骄,白煜,毛加兴,张青兰,廖长琳,李明华,崔永和,张敏,肖爱民.
⑨持此类观点的作者有:官锡强,彭立威,钟贞山,姚萍,尉天骄,白煜,张云飞,李凡,蔡守秋,吴贤静,姚舟,李承宗,喻包庆,廖长琳,李明华,毛加兴,崔永和,张敏,肖爱民.
⑩李德顺.价值新论[M].第一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34.
⑪[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 杨通进,译.第一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66~484.(此处引用的是书中的小标题).
⑫[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刘仁胜,译.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6.
⑬J.哈贝马斯.生产力与交往——答 H.-P.克鲁格[J].李黎,译.哲学译丛,1992(06):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