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玥
曾有一种相处方式令我动容:“会心即答倦即默,茗碗无温聊一嘬。”互不打扰,而又惺惺相惜。如今的友情仿佛被粉饰得面目全非:是聊天窗口的秒速回复,是朋友圈内的高声喝彩。每个人心中自有一杆“友情之秤”,你为我投上一张票,我就送你一个笑脸。是谁绑架了真情,却仍自鸣得意?
网络化的时代,每个人的交友圈子迅速扩大,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友人也依附于网络。找准了商机的各类平台,顺势推出了“投票”这类新手段,在鼓噪网友投票、拉票的过程中,迅速扩大其影响力。参赛者为自己的人气欣喜若狂,殊不知这样却是掉进了商家早已铺设好的陷阱,他们为商家拉去大批潜在消费者。
而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心甘情愿地钻入这个陷阱,甚至不惜绑架友情?一是虚荣心的膨胀。投票比赛的内容与我无关,作品的雅俗优劣弃之不顾,这是一场“谁最受欢迎”的人脉博弈。空洞的内在只好用华丽外表来掩饰,受到的关注度越高,人的价值仿佛就越大,这是在满足人性中的虚荣。二是友情内涵的缺失。现代人普遍拥有大批朋友,却难觅一知己。朋友只是陪伴你灯红酒绿的消费品,缺乏同舟共济的经历,缺乏秉烛长谈的温情,我们难以分辨周围的人是敌是友,只好用愿意花时间为你投票,愿意虚情假意地赞美你新发的信息的标准,简单粗暴地剔除默默关注的友人。三是自我意识的过度發酵。我们普遍乐此不疲地追求自我的光鲜亮丽,却忽视了他人也应宁静地享受自己的生活,谁都没有强迫他人的资格。而此类投票,是对他人权利明目张胆的剥夺。
我们看到,在众多因素的交织绑架之下,真正的感情已沦为提线木偶,一言不合,甚至一言不发,纤细的提线就会被毫不留情地斩断。心痛之余,我们如何为真情松绑?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诚需反省自身,做出改变。“十分冷淡存知己”,是一种洒脱。我们无须取悦身边所有的人,也无权要求所有人迎合自己。走出封闭狭隘的“朋友圈”,志同道合的友人自会与你一同踏上征程。而尊重、理解与陪伴,是胜过点赞、投票和欢呼万倍的礼物。
请抽走那罪恶的绳子,为真情松绑!
点评
本文的标题既紧扣材料,又照应文章内容,引人深思;全文分析人们热衷在微信朋友圈中拉票并乐此不疲的原因,并从人性、情感、心理三个层面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说服力强;观点明朗,语言生动凝练,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