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峻
【创课缘起】
在重庆、四川一带,大街小巷到处是卖小面的,人们一天不吃小面心里就不舒服。一天中午,我问一位学生:“中午吃什么了?”“小面。”学生答道,接着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吃的小面如何鲜美。我突然想,学生都有吃小面的经历,何不让“小面”走进作文课呢!
【教学现场】
一、回忆生活,引出写作对象
师:今天蒲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可以吗?
生:可以。
师:帮什么忙都不知道,就说可以,也太轻率了吧!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就是好吃。你们呢?
生:也喜欢吃。
师:那就请你们帮个忙,给我介绍一下你们本地最好吃的东东。
生:我们奉节的脐橙,味道甜美,汁水丰富,我们都很喜欢吃。
师:说得真好,等一会下课我就去买。
生:三道拐哒哒面。哒哒面佐料丰富,颜色鲜艳,让人忍不住想要尝一口。
师:我们晚上就去吃这个。
生:我认为吧,我们奉节还有臭豆腐。臭豆腐虽然闻起来臭,但吃起来特别香。
师:我们这个班的同学很热情,给我推荐了三样东西,說得我垂涎三尺,有马上去买的冲动。不过,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小面。
(屏显。出示课题:嘿,小面)
(自悟自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回忆生活,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除此之外,这个环节还让学生明确了写作的对象。)
二、激发写作情感,调动表达欲望
师:小面,你们吃过没有?
生:吃过。
师:现在每个同学回忆一下自己在哪个地方,哪个时间吃的小面让你难以忘记。回忆起来没有?有没有题目中这种感觉了呢?有了就把我们的感觉喊出来,连喊三声。
生:嘿,小面;嘿,小面;嘿,小面!
师:喊出情感,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
(学生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之《嘿,小面》)
(自悟自析:通过回忆和观看视频来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文心雕龙》中指出:“情动而辞发。”这就是说,作者的情感观念来自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则依赖于对所写事物的真情实感。因此我提供鲜明生动的视频诱发学生回忆鲜活的生活。)
三、自由写作
师:同学们已经看了,也回忆了自己吃小面的经历,现在拿出笔来,对重庆小面进行几句话的描写。
(学生自由写作)
(自悟自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所以该环节我只是调动情感,激发其表达欲望!)
四、写作指导
师: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小面的特点。
(屏显)
活动一:用一个形容词概括小面的特点,抽象——指向特点。
生:重庆小面味道可口,里面佐料齐全,让人吃过后,仿佛陶醉在这碗小面里。
生:一碗小面顷刻间来到了你面前,迎面扑来的是生机,一眼看见的是色香味的巧妙组合。
师:请你回答我,你要写的小面的特点是什 么呢?
生:筋道。
师:我听出来了,你写出了小面的香。
生:重庆小面味道鲜美,有丰富的佐料,是值得大家品尝的美食。不要看小面小,吃起来绝对是一种享受。
师:你也用一个形容词说说你写的小面的 特点。
生:鲜美。
师:这个很好,鲜。现在每个同学都在你写的小面旁边批注一下,你写的小面的特点是什么?现在交流。
生:麻。
生:辣。
生:韧。
师: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吃起来很有嚼头。
师:这是说面条质量好。
生:润滑。
生:细嫩。
生:简单。
师:写简单不如就写小面的小。
生:色好。
师:要把这些特点写出来,必须具体。怎么具体呢?我们完成第二个活动。
(屏显)
活动二:同桌互读互评,具体——指向描写。
师:你能用刚才的形容词写出你吃面的感 觉吗?
生:小面真是色香味俱全啊!
生:吃起来有劲,让人回味无穷!
生:吃起来很香,爽!
师:你们说的让我好有食欲!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吃面的过程写得具体不。
生:重庆小面,吃在嘴里,满口喷香,简直美到心田,令人回味无穷。
师:“满口喷香”就写得很具体。
生:重庆小面香辣可口,让人垂涎三尺。
生:鲜美的味道,吃在嘴里,香在心里。
师:除了把小面写具体,还要写生动哟!如何写生动呢?我们先向大家学习。
(屏显)
活动三:
1. 写生动“小面”,品读范文——明技法。
2. 动,有话好好说——指向生动的描写。
师:在写之前,我们可以品读范文,看看名家是怎么写的。
(屏显)
席上果然有一大钵排骨萝卜汤。揭开瓦钵盖,热气冒三尺。每人舀了一小碗。喔,真好吃。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变泥,汤呢?热、浓、香、稠。大家都吃得直吧哒嘴。
——梁实秋《萝卜汤的启示》
师:读后想一想,梁实秋是用什么办法把排骨萝卜汤写生动的?汤的热是靠什么感觉到的?
生:视觉。(热气冒三尺)
师:浓呢?
生:味觉。
师:香呢?
生:嗅觉。
师:稠呢?
生:视觉。想必也有味觉。
师:用了什么写法?
生:多种感官,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写。
师:读一读“吃得直吧哒嘴”,请同学们做一做这个动作。这是在写什么?
生:细节描写,写了大家吃的动作和声音,可见吃得很舒服!
师:很好,请看下面一个片段。
(屏显)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师:通过阅读该小段,我们可以得出高邮咸蛋的什么特点?
生:质细而油多。
师:质细怎么写的?
生:通过对比表现出来的。
师:那么,油多呢?
生:通过细节描写,将镜头聚焦冒油一刻,拉长时间来写作的。
师:很好,我们来看,哪些办法可以让我们的描写更生动呢?
(屏显)
将事物写生动:分解动作、延长时间、放大镜头、定点特写、刻画心理、调动想象、描绘细节……
师:现在请同学们独立写作,扩句成段,描写“好吃的小面”。
(自悟自析:提供自由写作的空间,不是放任自流,要及时进行点拨和指导。1.指导写出事物的特点;2.要求写得具体生动。在这个环节我实施了写作过程的指导,首先我传授了描写事物应该抓住事物的特征,并且写得具体生动等写作知识;其次围绕这些知识,我设计了可以操作的,相对程式化的训练步骤。)
师:写好了,请展示。
(生展示并朗读)
1.浇淋在圆滑劲弹的面条上的酱汁浓郁而诱人,挑起面丝,翠绿的葱花和小蒜诗意地点染,舌尖触及面条,一股诱人的酸辣辛香冲击挑逗着舌头,给人纯香刺激和劲道的感觉。那溅出的红油点点更加完美地诠释了这碗只属于重庆的独特小面的爽辣而不腻人,令人百吃不厌。
2.一碗小面端来了,面香,花椒的香,酱汁的香,一齐冲入鼻孔,顿时整个人浸在扑鼻的香气中。面条蜿蜒盘旋在陶瓷碗里,上面有些许细碎的肉末,还点缀有更加添味的香菜。吃一口面条,少许的辣和酱汁味刺激着味蕾。再细细一嚼,面条劲道却不硬,爽滑且不粘牙,一吮吸,满嘴都是裹在面条上的酱汁。捧起碗钵,喝一口浓香的面汤,温暖直达脏腑,让整个人都倍儿爽。吃完小面后,唇齿留香。
师:写得不错,刚才所讲的将事物写生动的方法在两位同学的习作中都得到了体现,还有同学要展示吗?
(生展示并朗读)
走过街头,闻到面香,口水都流出来了。小面吃起来爽滑劲道,过了一会儿,舌尖又麻又辣,让人回味无穷,真想再吃一碗。
师:不错,后面可以加点。
生:嗯,我又继续写了点。
刚出锅的面条热气腾腾的。拿起筷子,挑起一丝小面,碗中的佐料、红油浸透了每根小面,青菜与小面混杂在一起,放进嘴里,那香辣在口水间触及着舌尖,空气中也弥漫着香味。
师:同学们写得都不错。当然,老师也写了一段,现在展示给大家!
(屏显)
一碗地道的重庆小面端上来了,五色俱全,汤水鲜红油亮,面条晶莹剔透,小菜青翠欲滴,小葱一青二白。筷子轻挑,上下翻飞,麻油、辣椒香气扑鼻,而嗅觉、视觉一经刺激,立刻引起味觉的冲动。赶快尝尝鲜吧!麻辣爽滑的面条,清脆爽口的小菜,脆香的花生粒,酸爽可口的咸菜,再喝上一口鲜美的面汤,独特美味流连齿尖。
师: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把写得好的推荐出来。
(生推荐同学作品并展示)
1.重庆小面真好吃呀!还没端上来,各种香味就都飘过来了,有葱香、蒜香、调料香,当然还有面香。将小面端上来,你穿过层层香味可以看到那晶莹剔透的面条和散布在上面的各种佐料。这一定會让你hold不住的。用筷子挑起一些送进嘴里,随之而来的是跳动的、爽滑的面条和几个微辣的椒。吞下去,仿佛口中还有劲道的面条,这种若有若无的感觉让你忍不住再来一口。
2.在重庆,小面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味道最巴适(巴蜀方言,正宗,地道)的还是家里妈妈做的。一团面条,几片青菜,少许油盐酱醋,一些汤汁,便成一碗小面。一上桌,香味便直冲鼻腔,激发着我们的食欲。挑一点放在口中,微微的麻辣触及舌尖,人一下子充满了活力。随着“索索”的声音,面被吸进嘴里,再端起瓷碗,喝一口汤,更显出重庆人的豪爽。小面,老少皆宜,味道正宗。来到重庆,小面是激活味蕾的不二之选。
师:很好!写出了重庆人的性格!太棒了!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