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树学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局 河北 围场 068450)
冀北山地主要造林方法及其技术要点
池树学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局 河北 围场 068450)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是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过渡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750~2 067 m,是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与燕山余脉的结合部。经过多年探索治理经验和造林模式,总结出冀北山地9种主要造林方法及其技术要点。
适用于阴坡、半阴坡厚土层。造林密度167~222株/亩。植苗用“三锹半窄缝栽植法”,即:苗木选择1~2年生裸根苗,根系长度小于20 cm,根系较长适当修剪,植苗点选择在距穴面外沿1/3处穴面正中间,栽植前刮掉穴面上干土,垂直下第1锹,开1条窄缝,将蘸好根的苗木送入窄缝,深送浅提,苗木深度以“不漏红皮”为宜,距离第1锹5~10 cm垂直下入第2锹,先拉后推,将苗木根系挤实,第3锹同第2锹,最后用半锹封穴。
适用于阳坡、半阳坡薄土层及沙地。造林密度74~111株/亩。整地规格:鱼鳞坑100 cm×80 cm× 50 cm;穴状60 cm×50 cm×30 cm。造林时间为春、雨、秋季。造林首选树种是油松,其次是樟子松容器苗造林,容器规格:10 cm×20 cm、12 cm×18 cm、18 cm×25 cm、21 cm×21 cm。
适用于半阳坡厚土层及沙地。造林密度74~111株/亩。造林时间以3月下旬为好,此时树木在休眠期,移植不影响树木的当年生长。选择优质苗木,标准是树冠完整,顶芽完好,无病虫害,生长健壮,高矮均衡,对合格标准的树木做标识,可用塑料薄膜或带颜色的线绳拴于树枝上。挖树:以树干基部为中心,挖半径为30~35 cm、深度为30~35 cm的土坨,用草绳捆好,防止运输搬运途中土坨因震裂松散。栽植步骤:先用表土(土质不好的地块要事先拉客土备用)回填20 cm,然后往坑中轻放树木,填土,在树坑周围用土围成一个直径为60 cm的浇水盘,以防浇水时水往外流。栽植后灌水达到饱和状态,至水溢出为止,然后覆土。
适用于杨树、果树及容器大苗(6年生以上)造林。
4.1 杨树、果树造林技术。造林密度每亩74株,大穴整地方法,整地规格80 cm×80 cm,造林时间为春季,杨树可适当深栽,栽后覆土70 cm,用水浇透,次日覆土封穴。
4.2 容器大苗(6年生以上)造林技术。造林密度每亩74~111株,小穴整地,整地规格70 cm×60 cm× 30 cm,造林时间春季、雨季、秋季,容器苗运到造林地后用水泡透,上山造林。
适用于干旱阳坡、石砾质河川两岸,造林密度每亩74株。整地方法和规格:坡地用鱼鳞坑整地,将石块垒外沿,整地规格100 cm×80 cm×50 cm,用含腐殖质较高的黑土回填;河川两岸用大穴整地,将石块垒外沿,整地规格80 cm×80 cm,用含腐殖质较高的黑土填满。造林时间春、秋两季。造林首选油松容器苗,其次是樟子松容器苗,容器规格18 cm× 25 cm、21 cm×21 cm。
流动沙丘采用设置沙障方式进行治理,非流动沙丘采用工程造林治理模式。
6.1 沙障治理技术措施。①沙障类型:根据项目区沙丘的特点,选择沙障类型为植物沙障。②沙障形式与结构:选择低立式网格状沙障形式和阻沙型的紧密沙障结构。③沙障材料: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拟采用柠条苗和黄柳活体作为沙障材料。④沙障规格为4 m ×4 m。沙障高度为地面以上20 cm,沙障入土的深度不低于20 cm。⑤沙障施工技术:沙障于早春或晚秋进行施工,栽植深度不低于20 cm,以深入土层为宜。沿沙丘垂直等高线挖深20 cm、底宽5 cm的沟(带状沙障),按照株距50 cm的标准,将柠条苗和黄柳直立栽植于沟内,主带黄柳埋干,副带柠条植苗,组成完整闭合的方格。主带株间以秸秆和稻草作为填充物,地下深埋30 cm,地上20 cm进行阻沙。网格内栽植6年生樟子松大苗进行生物固沙。沙障建成后,要加强巡护,防止人畜破坏。植物沙障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6.2 工程造林技术措施。树种选择为樟子松,苗木类型为6年生樟子松容器苗。造林密度为111株/亩,采用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60 cm×50 cm×30 cm和70 cm×50 cm×30 cm。
适用于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造林密度每亩74~111株。技术要点:栽苗时在回填好的穴中间挖30 cm×30 cm×30 cm的穴,将水灌进小穴内,用铁锹在穴内和成稀泥粥,然后把苗木根系放进泥粥里,手握果苗上下抖动使苗木根系逐渐沉入泥粥里,超过接口部分后,再轻轻向上提苗,使根系舒展,然后把苗木直立在穴中间(栽植时要横竖成行),苗木根颈与地面持平(苗木根颈即根皮与干皮相接处),待泥粥凝固后封上一层暄土。采用地膜可提高地温,保持湿度,缩短缓苗期,加快根系生长,促进苗木健壮生长。
适用于坝上、高山曼甸平坦开阔地。造林密度222株/亩。造林时间为春秋季。选择树体高大、树冠适宜、具有深根性等特点的树种,首选是落叶松,其次是樟子松。营造带宽20~25 m、10~12行(株行距2 m×1.5 m)、带间距为20 m的林带。整地方法和规格:
8.1 小反坡整地。沿等高线布设,正方形或长方形,穴面略向内侧倾斜,成品字形配置。适于土层较厚,植被、水分条件较好,坡度25°以下的坡面。整地规格:70 cm×50 cm×30 cm。
8.2 带状整地。沿等高线进行,一般采用水平阶整地。适于坡度15°以下、坡面平整、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整地规格:深度30 cm以上,宽度50 cm以上,带长根据坡面确定。
适于土层较厚,植被、水分条件较好,坡度25以下的阴坡、半阴坡。造林密度111~222株/亩。采用小反坡整地,沿等高线布设,穴面略向内侧倾斜,成品字形配置。整地规格70 cm×50 cm×30 cm;造林时间春秋季。常用的混交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油松、云杉、白桦、山杨、紫椴、白榆、蒙古栎、沙棘、胡枝子等。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混交应加大灌木树种的比重。混交类型: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混交,综合性混交(即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混交)。混交方法: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行带混交、块状混交,我们主要用带状混交和块状混交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