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摘 要] 英语口语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交谈环境、课外活动及分层教学等着手,探究中专生英语口语训练策略,为中专英语教师提供指导。
[关 键 词] 中专生;英语口语;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5-0088-01
一、创建交谈环境
在训练口语的初级阶段,要注重文化的切实渗入,在日常生活中东西方文化拥有一些差异,教师在学生学习口语的时候要及时讲解。而且教师应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多听英语,吸引学生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比如,让学生用英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英语让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在每节英语课堂开始或者是结束的时候,请几位学生上讲台进行五分钟的英语主题汇报,然后请全班学生进行点评。汇报的内容可以先由简单的语句开始,慢慢地加大难度。老师在学生点评之后应对演讲的学生进行口语指导,也可以单独地面对面交流,纠正学生口音、单词拼读的错误。在教师组织这些活动的时候,要注意灵活多变,可以提出一些有趣、吸引学生思考的问题,为学生创建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语言环境,满足学生想要表达英语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训练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与学习英语的能力也会有新的发展。
“英语角”是学生交流的好方法之一,在校园中可以划分出一小块区域作为使用英语的交流场所。各个班级的学生都可以在英语角相互用英语交流,在这种运用英语讲话的环境下,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使校园学习英语、用英语表达情感的学习氛围扩散开来,从而达到让学生不再只会“哑巴英语”了。
二、开展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一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活动都可以开展。比如请学生用英语讲笑话、说故事等,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所用的英语水平能力要适应他们的学习情况,是他们通过努力可以表达的出来的语句。如果学生在完成这些活动的时候过于困难,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如果是过于幼稚的话,对学生训练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通过开展这类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使学生的知识层面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意志和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这对学生以后从事与英语相关事业的有很大的好处。
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解决口语表达中问题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在学习能力上也有大差别,有的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用比较挑剔的眼光,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让他们说的对、说的好,但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老师要善于激励学生,不让他们太过骄傲自满,使他们更好地完成要求;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反映会较慢,对他们教师要如春风般轻柔,引导他们敢于说与愿意说的习惯,及时鼓励他们勇于提问。而一些英语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让这类学生重拾对学好英语口语的自信,不能因为他们能力差而放弃教导。
四、改善训练方法
背诵英文文章,一些学生在一开始可能不敢说出自己写的英语句子,所以读课文、背诵课文可以在基础阶段用来训练学生口语。学生反复地诵读英语文章的时候可以训练英语口语的发音、节奏、连贯、停顿和换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朗读背诵,教师不要过于干涉学生的选择,及时矫正英文的发音。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熟悉课文内容。
教师需要要求學生每天都有一定的训练数量,学生必须每天制订计划,严格地按照计划实施口语训练学习。比如在睡觉前检查今天是否完成了训练计划,计划的内容可以是背诵一篇短文等。只要学生循序渐进,慢慢地就会产生效果,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将会指日可待。
此外,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对中专生进行口语训练都不能忽视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自主的说出英语,才能更好地达到口语训练的效果。对于学生自己编出来的话,教师的要求不应过高,只要学生能够表达清楚想要说的话,就可以了,并且要多加鼓励赞扬,学生在接受表扬后会有更强的表现欲,在下一次会想要更好地完成。
综上所述,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缺少一定的现实条件和鲜活的语言环境来供学生学习。教师除了上英语课以外,很少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加之,中专生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级别上相当于高中,直接从初中过渡过来,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口语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学生英语加强口语训练,让学生能用、会用英语交流是中专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在教学中加强重视,并不断探索新的训练策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佳.基于智能手机即时通信的大学英语口语训练模式探索[J].高教论坛,2014(10):31-36.
[2]张元元.浅谈英语口语训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8):136-138.
[3]何敏,徐波.口语训练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