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技工学校电梯专业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探索

2017-08-13 20:40许素梅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工学电梯师傅

许素梅

[摘 要] 就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过程的探索进行总结,主要就学校电梯专业中新型学徒制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新型学徒制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简述,旨在抛砖引玉,以期新型学徒制的实施工作开展更进一步。

[关 键 词] 企业新型学徒制;问题;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5-0038-02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2008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教产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

……

2015年8月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

多年来,国家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产教整合、校企合作”这项工作,其中意义不言自明,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我校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最佳方案,对此项工作的实施,现以新型学徒制为切入点,整理成文,以求抛砖引玉。

新型学徒制,又称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道路,其核心模式是企业发挥培训主体作用,而政府进行适当补贴。新型学徒制是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新模式。基于企业的新型学徒制是以企业为主体,面向企业新招用员工和新转岗职工,主要培养企业青年技能人才,可以称之为“学徒培训工”。其培养模式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方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方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

以上是概念意义上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施。

一、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学往往滞后于社会,新型学徒制的提出,实际上也是要求学校教学与社会融合,让学生完全与企业新型学徒制相适应,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生源问题

1.学生年纪小。作为技术学校,我校招的学生都是刚刚初中毕业的才十六、七岁的学生,是法律上受国家保护的未成年人。

2.个性尚未稳定。十六七岁的学生心性不成熟。

3.文化知识与技能水平偏低。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没有获得成功,基础较差。

4.一些企业没有耐心等孩子们长大。个人认为:目前缺少技术人才,“技工荒”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让企业去花几年时间培养学生,这个过程比较漫长。

(二)新型学徒制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差别

新型学徒制是一种全新的职教模式,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是行业参与、企业参与对学生(学徒)的培养,其中精髓是“做中学、学中做”,与传统教学的差别是:(1)学生身份。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工人。(2)培养目标。从单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3)学习地点。从学校延伸到企业实际工作岗位。(4)学习内容。不仅学习理论知识,重点学习实践操作,形成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约1/2左右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其他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5)考核方式。主要由教师和师傅评价,结合学校考核、教育部门等多方评价机制。

在学校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最新技术,避免学生学习陈旧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实现“毕业即就业”这一最终目的,从而实现企业与学生的双赢。但是,如何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如何让企业新型学徒制度在学生中运行,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大胆创新。

二、创新理念,确立适合本地的实施方案,是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前提

现实存在的问题给学校實施新型学徒制带来了许多困难,多方思考,结合本县企业实际情况,经过多年探索,摸索出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方案,这就是分对象进行,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形式。(1)以学生管理部门为主体,以学生为对象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2)培训部门为主体,以企业为对象实施企业学徒制。“两条腿”走路,既保证了学校招生方面的特色,让学校在高校林立、新校倍起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特色,稳定生源,持续发展;同时,与企业保持亲密合作,既为企业解决“用工难”,也为学校创造新的生机。学校先后在数控、电梯、汽修、电子这几个专业中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而在海安企业众多,有行业协会作支撑,足以让此项工作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得以顺利进行。

二、重金投入,建立实训基地,打造实施“地利”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古语道出了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学校的实训基础建设一贯以教学为目的,传统的教学与社会有些脱节。2011年,学校与海安电梯行业协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企业培训电梯行业安装与维保专业人才,启动了电梯专业企业新型学徒制度培养模式,为此,学校投资和企业赞助(设备与技术)打造了电梯实训中心。本实训中心拥有各式电梯,由学校完成基础建设,企业与学校共同投资设备与技术,于2014年底建成了学校电梯实训中心,2017年又将此项建设作为学校特色专业,扩大基础建设。目前,基础建设已完成,年底,设备也将安装完成。这为新型学徒制在学校的运行提供了坚实的设备基础,为两个主体下的学生以及职工的实训提供了学习保障。

三、优化教师结构,打造实施“人和”

“传道、授业、解惑”,师资建设,历来是学校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建立一支能推行新型学徒制的教师队伍,是继基础建设之后的又一项重大任务。学校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学校教与企业师傅“手拉手”

学校老师多是“书本”型的,而企业师傅是“操作”型。学校老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学习,接触企业的先进技术,从而让教学与社会紧密结合。

(二)老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授课

一个课题让老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完成第一阶段的新型学徒制过程——“老师、师傅授课”。

四、循序渐进,实施新型学徒制

(一)“入学即入企”,校企联合招生

近年来,技工学校招生困难,与企业联手,可以解决学生家长对所学专业就业的迷茫,给家长吃一颗“定心丸”。从2011年开始,学校与海安电梯企业联手推出“电梯工程”招生计划,企业承担学生的学习费用,学校负责管理,双方共同培养,让这个社会需求日益增多的专业,在每年的招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招生難这个问题。

(二)冠名式、订单式形式多样,开展新型学徒制

企业新型学徒制说到底是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发展学校的。订单式、冠名式,都是让学生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为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社会进行“无缝”对接,因此,将冠名式、订单式培养“嫁接”到企业新型学徒制中,完成了“招生即招工”,为企业培养后备力量。

(三)企业进课堂,新型学徒制中的课堂改革

这是学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的第三步,让企业在新生进校后以讲座的形式给学生授课,从而让学生对企业产生好奇,对学习新技术产生渴望,一方面明确了学习目的,另一方面为后面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

(四)工学交替,初步实现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工学一体”

严格说来,这不能绝对说是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第四步,它与第五点并无先后,工学交替,这个过程是根据教学进度进行的,工学交替,也是老师与师傅“手拉手”共同授课的过程,学生白天在车间跟着师傅学习,晚上由老师讲解理论,这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促进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让学生在心理上对学生、工人这个身份有所了解,促进学生个性向成熟方面发展。

(五)老师、师傅“手拉手”“双师带徒”,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

学校初训基地中,老师与师傅“手拉手”共同授课。此时学生不能立即工作,一方面因为学校的学制限制,另一方面学生还未真正成长,学生重新到学校,完成技能鉴定考核,老师与师傅一起将学生所学技能“固化”。

(六)顶岗实习,脱产培养

在学生完成了所有课程学习与技能鉴定以后,让学生脱产实习,是学生理论化实践的必要步骤,学生通过学校“顶岗实习六定”制度,定了岗、定了师傅,定了指导老师……当然更定了工资,在实习指导老师与师傅的带领下,实现“毕业即就业”。事实上,许多学生不到毕业时间即就业,因为经过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这几个阶段的实施,学生已经不再对企业完全陌生,这点在学校近几年的学生就业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新型学徒制是新型的职业教育道路,使学校与企业接轨,获利的是学校、企业与学生。基于企业的新型学徒制的实施,让学校在“夹缝”中求得了新的生存空间,让企业的“用工荒”得以缓解,使学生就业不再迷茫,这种新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政策的指引与支持,更离不开企业的支持,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唯有“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程豪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校企深度合作策略研究: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17(3).

[2]李晶华,李海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1).

猜你喜欢
工学电梯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2021年新增本科专业中工学农学占比最高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电梯,电梯,“飞”起来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论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之模式
开开心心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