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职语文课堂注入活力

2017-08-13 17:41余绚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活动课课文评价

余绚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课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5-0098-02

隨着现代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改革成了职教人的共识。这几年,福州市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求变、求新、求索,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员,凭借对职教语文的热忱与期待,我也做出一番努力探索。

一、更新教学理念,构筑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

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潜在阻力,其中来自学生的阻力往往被人忽视。如,很多学生不愿意接受新的授课形式;内心的抵制远远大于行动的抵制;学生容易用传统的标准来判断好坏,而传统的判断标准就是分数;学生如何扮演主人公的角色等,因此,除了教师自身需更新教学理念外,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重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采用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模式,可极大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考虑学生学情和学习需求,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知识,而教师在课堂上重在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主动。教师应充分挖掘、整合现有教材资源,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提供的各种资源,灵动地开展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以文言文教学为例,看《劝学》如何从传统讲授课变为活动课。我是这样实施的:课前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网上搜集资料,初步自学课文,形成学习圈。课堂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小组抽签翻译、讲解课文,充当小老师,教师、学生结为“学习共同体”一起提问质疑;最后,利用课件进行知识点竞赛,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互联网世界,知识不再是语文教师主要的傲人资本,教师更不是全能的上帝,某种时候恰恰是因为教师的残缺推动了‘学习共同体诞生。”

二、坚持教学创新,构建活动化课堂的新局面

(一)创新活动形式

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虽然课改面对的学情、校情不同,但在活动组织与调控上,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开学初,教师指导学生组建团队,整体规划,公布综合评价的标准。学期中,活动竞赛进入三国争霸时期,甚至可以重组团队。这时应不断挖掘学生潜能,因“班”因“人”制宜,细化各个活动评价。学期末,教师与学生一起反思总结一学期的语文活动,采用综合评价给团队与个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给予学生肯定鼓励。我在课改实践中主要采用三种语文活动形式:课内文本活动、课内外拓展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将分别举例阐述。

课内文本活动是以课文品读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开展简单易行的听、说、读、写活动。如,将《我的母亲》《好雪片片》《哦,香雪》三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仔细品读,引导学生从中学习人物写作。

课内外拓展活动是对课文进行相应延伸,拓展视野的拓展活动。如,《合欢树》拓展活动。活动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合欢树》,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史铁生的相关作品。各学习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主题,通过品读课文、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制作展示课件等完成前期学习任务。学生拟定小组活动主题有“史铁生的岁月”“人生困境”“母亲,我的人生”“珍惜身边的人”“合欢树”等。在活动中,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对课文进行了二次解读,呈现了研究成果,并表达了他们的情感。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则围绕单元篇目寻找适合切入的主题,设计大型单元或跨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青春、励志、梦想”为关键词,抓住学生兴趣点,在青春题材的电影中品味青春,领悟成长,理解人生。同时,学生也尝试创作、拍摄微电影,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录。在电影发布会、电影票房排行榜、微电影首映式、奥斯卡颁奖仪式、青春明信片这些活动环节中,学生展示了他们阳光灿烂的青春、飞扬奔跑的情怀,这无疑是一次带给师生心灵撞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二)创新教学设计

创新教学设计需有效整合教材资源,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符合学生兴趣与需求的多层次立体活动课,实施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实践、体验、对话、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以《舌尖上的幸福》为例,在设计本活动前,为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学生对美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表达的欲望,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开展活动,通过美食来品味人生百味和世间万象,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受幸福。同时,《舌尖上的幸福》结合高教社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进行,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欣赏散文,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美食散文。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本课只撷取其中一瓣,从美食与品味幸福入手,做了一道“亲情菜”。在课堂活動之前,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尝试用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模式,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侧重于文化熏陶与积累,这对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课堂活动集中火力,“烹饪”幸福滋味。活动设计难度不大,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恰当运用语言来描述“妈妈的私房菜”,从语文学科层面,突出舌尖上的语文,在学生讲述亲情故事中,师生一起寻找感动与幸福。品美食抒真情,鉴美文感人生。舌尖上的幸福,不仅是一次味蕾的绽放,更是一次发现幸福的快乐体验。

(三)创新评价机制

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课改进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将课程评价看成树型结构,那么综合评价就是树的根部,盘结交叉;树的主干为过程评价;而树枝分支是直观评价、量化评价、多元评价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教会学生评价。

以评价促活动,以评价提信心。课堂上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舞台去施展,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全员参与,推进课改常态化的新进程

广大一线职教语文教师的参与,是课改常态化实施的关键。当前,许多教师对课改持观望态度,认为文本教学与活动课存在着矛盾,活动课是否有“语文味”。因此,当越来越多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走入我们的课堂,我们也不应忽视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文本教学。如何在教材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中,这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

《世间最美的坟墓》拓展活动课,是课改常态化的一次尝试。“教育不在于给予什么,在于打开,就像诗,给我们第三只眼。”本堂活动课,师生共同表达他们对文字、对生活、生命的理解,从而获得新的视野与感悟。课前指导,教师使用微课辅助教学,微课发布QQ群供学生自学。《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让学生对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生平及其作品、晚年的思想变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给学生以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布置学生活动主题为《寻找心中最美的墓地》。课堂活动,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一起解读文本,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开展分享活动“寻找心中最美的墓地”,领会托尔斯泰墓的“最美”。课文解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阅读活动与分享活动相结合。这两结合,不仅深化了文本阅读,而且将文本与生活联系了起来,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活动末尾,“死之哲思”环节,进一步揭示生死所蕴含的深意,站在人生的层面深化本文主题。教师播放《遗愿清单》片段,希望学生从影片中获得人生的启示。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给学生一双翅膀,让他们飞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广阔,学会用自己的能源照亮自己的内心世界。”(魏书生语)为中职语文课堂注入活力,推进课改常态化,这是课改的一个目标,我们期待在日常的语文活动课中,师生相携共舞,舞出鲜活的生命之花。

猜你喜欢
活动课课文评价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好一个 “殊途同归”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