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慧燕 吴瑜 杨玲
幼儿的思维正处于成长关键期,对教材中的某些情景还难以形成具体的意象。我认为,可以在语言活动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加大语言活动的人文信息 ,加强幼儿的人文素养教育,极大地满足幼儿的看、听、说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语言活动的效率。恰当的媒体选择,其活动功能发挥与活动的需求相一致,可以使语言活动如虎添翼,产生积极的活动效应;我认为在
运用多媒体时,要做到真正激活课堂教学应立足以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的兴趣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因而在活动过程中运用投影或动画创设故事情景,能帮助幼儿掌握感性知识,并激发幼儿发散思维。例如:《聪明的小鸡》一课,教学的重点是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活动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出表现狐狸、小鸡、农夫的语言和动作几处细节变化,可以通过放映图片和声音来表现他们语言和动作的变化,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幼儿表演故事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我还根据故事内容设置了社会生活的拓展练习等。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练习,既让幼儿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又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对于培养幼儿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语言活动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理清故事思路,激活形象思维,走进故事,让幼儿扮演角色
要想使幼儿真正领会故事内容,感悟其中的道理,需要掌握一篇故事的名字的含义,故事时间,故事人物,故事地点,及故事结构,且理清故事思路是关键。
例如,在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 导入部分,我采用音乐导入的方法,引导幼儿一起表演以学过的歌曲《小蝌蚪》。感受小蝌蚪游戏时的快乐情绪。“小蝌蚪想去找妈妈,可不知道妈妈在哪里,怎么办呀?”可怜的小蝌蚪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同情心。“我来帮他找”“真可怜”……就这样,依次趣味亦然的寻亲故事就此展开。由于故事的内容比较长,我采取了分段看录像欣赏的方法。将故事分为六段呈现给幼儿。 孩子们对故事内容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蝌蚪和动物们的对话掌握的比较好。
进入分角色游戏阶段了,从孩子们喜形与色的神情中,我知道他们最感兴趣,最能展现他们的风采时候到了。其实,在前一环节时,已经有幼儿迫不及待开始预演了。他们表演得那么投入,丁捷扮演的小蝌蚪惟妙惟肖,急切而又高兴的喊着“妈妈,妈妈”充满惊喜的语气充分表现了蝌蚪的情绪。杨伊莎扮演的青蛙则是和谐可亲,看着他摇头摆尾、自我陶醉的样子,真叫人忍俊不禁……
三、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去体验生活
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决不能满足于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上,而是要求幼儿进入生活,去分析生活中的语言现象。这个时候,同样需要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幼儿进入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可以通过视频,让幼儿接触诸如《喜洋洋》这类反映孩子聪明与机智的动画片。幼儿都能形成共识:“聪明的喜洋洋”“勇敢的喜洋洋”“友爱的喜洋洋”。我引导幼儿去讲讲“我们应该学习喜洋洋的什么?”,幼儿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在热烈的讨论之后,幼儿形成共识:在生活中多动脑子,相信自己,充满爱,即使是遇到困难孩子同样可以得到解决。
四、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方法,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
《语言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养成幼儿语言组织力、倾听能力、自信能力,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过去,教师是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授知识上,现在教师在向幼儿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十分重视指导幼儿自己去探索的学习方法,引导幼儿爱学习,会学习,乐学习,创造性的学习。这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教为引导与学为主体的关系。学是在教之下学,教是为学而教。学法指导应和多媒体课件结合起来,用形象的图片进行具体展示,这样更直观、更便于不同层次的幼儿操作和学习。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步一步的图片展示,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让幼儿进行想象
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学习故事内容,同时也要让他们具备创造能力。 利用一些故事的开放性结尾,可以很好的达到意想不到的目的。当然,合理选择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很多很多。我们幼儿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教学活动才会逐渐成为幼儿学习的乐园。采用媒体手段,创设情境的活动方法,能使幼儿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倾听力,语言组织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创设的富于感情色彩的情境容易使幼儿受到情感的震动、切身的体验。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了感情的熏陶。这样一来,幼儿才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总之,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现代教学中有很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更能激活我们的语言活动教学,就像在一片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塊石头,激起千百条波纹。因此,我们要在语言活动的实践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语言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