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商业运营模式研究

2017-08-13 08:40赵紫怡张悦馨王珊珊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专利知识产权

赵紫怡 张悦馨 王珊珊

摘 要:我国专利商业运营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专利运营模式更多的是企业、高校等独立地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借鉴国外先进专利商业运营模式,有助于加快我国专利商业运营模式的建设和发展,挖掘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个人等潜在的技术供给方,寻求企业等潜在的技术需求者,对实现专利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德温特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SM检索的国内外专利数据,着重分析了我国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智谷公司等专利运营模式;以大连理工大学的专利数据为例,分析我国高校等纯研发性组织的专利成果转化;在企业专利商业运营方面主要分析了华为公司的专利战略,华为Polar Code成为未来5G通讯的标准必要专利。通过对国内外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专利经营公司、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运营、企业专利运营4种模式对比分析,结合我国政策和市场环境因素,提出专利研发导向、人才培养、专利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关键词:专利运营;知识产权运营;专利转化;专利交易中图分类号:G 306,N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7)06-0626-09

An Analysis of Patent Commercial Operation Pattern

ZHAO Zi-yi,ZHANG Yue-xin,WANG Shan-shan

(Schoo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Panjin 124221,China)

Abstract:Chinas patent commercial operation pattern is still in its infancy.Compared with Europe,the U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there is a gap in term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Chinas patent commercial operation pattern is more about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By learning from the advanced patent commercial operation pattern,we can construct and develop patent commercial operation pattern of our country more efficiently,mining potential patent suppliers,and seeking the potential technical needs.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atent data retrieved by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SM,the paper analyzed the patent commercial operation pattern of Tianjin Binhai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Exchange,Beij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and Zhigu Company.Taking the patent data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Huaweis essential patent for 5G communication as examples,the paper analyzed the patent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other R&D organizations,and Huaweis patent strategy.By the analysis of the four patent commercial operation pattern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nsaction platform,NPEs,scientific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policy and marketing environment,the paper offered suggestions to R&D,personnel training,patent management and so on,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patent commercial operation pattern.

Key words:patent operation;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patent transformation;patent transactions

0 引 言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和排名显示,2016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双双突破100万件,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百万件的国家,同时也是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在当前中国专利申请庞大的数量背后,“质、量”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在专利制度更加成熟的欧美,专利官司是科技企业之间的常态。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在专利侵权诉讼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随着专利的持续变革,专利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市场中。分析专利商业运营模式,为我国专利市场化提供经验,挖掘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个人等潜在的技术供给方,寻求企业等潜在的需求者,提高专利转化率,实现专利的市场效益和经济价值。學者关于专利商业运营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专利运营的性质方面,张平[1]提出专利创新市场和专利许可市场的形成和壮大催生出以投资创新、拥有专利、许可与诉讼等专利运营为主的经营主体。朱国军、杨晨等基于知识价值链模型[2],通过专利运营能力演化的关键监测点提出了专利运营的理论框架。张亚峰、刘海波[3]等通过对专利运营性质以及相关诉讼案件的分析,总结出专利运营的5大基本规律:数量规模规律、能人黏着规律、资金密集规律、产业特化规律和法律依存规律。第二,在专利运营的模式方面,杨晨、宋晶晶[4]以产业创新链为主线从产权契约、SPV组织架构和治理机制3个角度构建专利运营PPP模式。唐恒、朱伟伟[5]提出了基于客户价值的高校专利运营模式。李黎明和刘海波[6]从国内外典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知识产权运营中的7大组成要素:技术评价网络、商业开发网络、专利布局、政府支持、资源获取能力、业务领域和运营模式。杨晓丽[7]通过对美国专利诉讼的实证分析提出了5点专利运营公司的商业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宋河发、曲婉等[8]通过对国外主要科研机构和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模式研究提出了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对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职能结合不够,并且与产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第三,在改进专利商业运营方面,刘然[9]通过对国内外典型专利基金类型的系统分析,从专利运营政策、专利投资风险管理、专利滥用反垄断规制及专利诉讼的法律分析等方面提出了专利运营资金的完善路径。何耀琴[10]通过对北京市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分析提出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核心是企业,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文中在分析国内外专利商业典型运营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专利商业运营模式,为我国企业、高校和专利运营机构等主体在专利商业运营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

1 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模式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是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措施。创新主体将创新活动产生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去实现其价值,以获取收益。生产者作为资源需求方,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整合资源,可便捷地寻找到所需技术,以便开展生产活动。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作为独立的一方,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交互推动知识产权进行转化。以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下称天津知交所)为例进行运营模式分析。天津知交所在政府主导下,借助天津滨海新区金融创新试点的优势和政策,汇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可交易知识产权项目及公司,围绕“技术专利化、专利资产化、产权金融化”的工作思路,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专利价值分析服务,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质物处置和证券化服务,进行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其运营模式主要分为4类:①知识产权的直接买卖,即买卖双方将知识产权直接拿来交易;②载体买卖,即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交易;

③基于知识产权的金融产品或衍生产品的交易;④为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拍卖、质押、托管、培训、认证、鉴证、交易项目提供信息发布及结算服务。然而,在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由于缺少政策支持且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很难有统一的评价基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还存在非常大的风险。但对于缺少固定资产的初创型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质押在缓解“融资难”上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让我国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通过借鉴美国芝加哥的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公司(下称IPXI)知识产权金融交易的经验,结合我国政策和市场环境因素,对我国未来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提出2点建议: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评价体系,探索成立带有第三方公益性质的知识产权评价机构,给专利相对合理的价值评估;构建知识产权质押担保机制,通过银行、投资机构、保险公司等市场化运作,分散知识产权融资风险,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知识产权市场问题知识产权交易所成果不完整、不充分的市场信息具体的发售说明书、公开定价、消费数据报告、报价/出价

透明——促进更加准确的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和研发决策

随意或单方面决定的知识产权价值

能够反映技术价值并提振买方信心的市场定价价格发现——确保公平、合理的定价

缺乏标准,比如交易过程、合同条款和定价等为所有市场参与者提供标准的、可交易的许可权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速技术转让和创新

时间和交易成本;双边许可体系的不足

提供标准合同、外包审计和可替换争端解决机制等市场、解决方案的中央市场效率——提供市场机会、流动性,并提升交易量

2 专利经营公司模式专利经营公司起源于美国,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图1所示),泛指一些并不进行生产制造或产品销售,但经独立研发或专利转让取得专利权,以授权谈判及专利诉讼为主要手段,向从事生产或制造公司收取权利金或赔偿金为营利目标的公司[11]。专利经营公司根据其经营目的性可分为攻击型专利聚合和防御型专利聚合。

目前一批国外专利经营公司已经登陆我国,从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收购专利成果,意图获取我国核心创新成果,进行专利布局,打造专利壁垒,从而形成产业垄断,封杀我国自主创新的路径。而我国现存在相对较少专业化的专利经营公司,以北知公司和智谷公司及其负责运营的睿创专利运营基金为代表,以下对其进行分析。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北知公司),是国内首家知识产权商用化公司,由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全国资背景,背靠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国技术交易所等股东。北知公司通过以发明投资基金为重心、专利交易平台并存的商业运营模式,重点围绕北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所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进行科研发明投资、专利质押委托贷款和专利点对点直接交易。但在实际运营中仍会产生专利价值评估难、投资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对北知公司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1)完善专利评估机制,以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

2)投资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与使用方式应预先明确约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产权与收益纠纷。

3)积极发挥政府背景,努力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转化,挖掘具有核心技术和商业价值的专利,打造核心竞争力。智谷公司专注于创新投资和专利运营。与高智公司类似,智谷的商业运营模式致力于搭建专利聚合平台:一方面通过组建企业的发明网络进行自主创新或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第三方合作共同开发,另一方面通过综合评价专利价值进行专利转让交易等方式,收购已授权的专利,累积一批高质量的专利资产组合,形成專利池。从而通过许可、授权相对方,实现专利的应用实施和资金的流转,达到专利自身的经济价值。而由其管理的睿创专利运营基金,由小米、金山、TCL、智谷等公司出资主导创立,以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核心技术领域为投资重点,以云计算、物联网作为技术外延,通过市场化的收购和投资创新项目等多种渠道来集聚专利资产。其商业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3种。

1)购买培育模式:直接购买或培育目标专利,转移给有需求的企业,或注入专利池中,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2)申请运营模式:锁定前沿技术或目标专利,由基金支持发明人完成专利申请,并委托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所获利益与发明人共享,同时将相关专利注入产业专利池。

3)股权投资模式:通过知识产权分析与判断,选择符合基金投资的领域、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科技型初创企业等。从智谷公司及其运营的睿创专利运营基金的商业运营模式中不难看出,智谷公司致力于组建一支专利军队,在为企业提供国外专利的同时,指导国内企业如何应对国际知识产权的风险管控和纠纷,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持[13]。

3 高校科研院所专利商业运营模式高校作为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生长点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及运营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经济科技的发展。

3.1 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不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综合性强:高校专业学科综合理工文经管医等门类齐全,学科交流互动之成果以新产品、新生产流程、设计和著作等多样形式体现,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涉及面广,要求管理人才是多学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复杂性: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中资金来源、专利转化、专利权利移转等方面往往涉及政府、企业等第三方,管理对象和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复杂。

3)非营利性: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侧重于促进科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知识利用,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自主和自主专利转化,不具有营利性质。

2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設置情况由于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目前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主要采取2类管理模式。

1)挂靠式: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挂靠在科技部门下,仅对其管理职能进行简单分工,管理人员一般管理科研成果的奖励、鉴定,在原有管理模式之下兼顾知识产权管理,职能分散,不便于统一管理。管理机构主要以行政职能为主,没有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2)独立式:高校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主要以科技开发部门为核心(如图3所示),重视校企结合,由专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以专利转化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工作,有独立的管理资金,尽量脱离行政机制,有相对较高的独立性。

3.2 以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为例分析专利商业运营模式

大连理工大学共拥有7 756件专利,专利有87%集中在发明专利方面,考虑到发明专利对专利的新颖性创新性要求较高,大连理工大学具有相当数量的高价值高创新性的专利,偏向技术类研究。并且,发明主要集中在物理和化学领域。而在专利维护方面,仅有32%的专利处于有效状态,有近四成专利失效,专利维护状态不乐观。专利在申请之后没有实现专利的后续价值,专利实施率低。在专利转化方面,大连理工大学所有专利中得到转让的专利仅占所有专利的2%,专利转化率很低,大部分专利很难实现其产业化价值(如图4~6所示)。

大连理工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采取挂靠式,由学校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下设办公室处理有关事务。由学校所属各单位指定一位负责人(一般为主管科研的院长、主任等)兼管本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并设知识产权秘书在本单位协助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完成有关工作。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专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推广学校的专利成果,审核相关的开发、许可和转让合同;协调解决学校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和纠纷;组织知识产权的教育和培训,展开知识产权教学和研究工作;组织开展学校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应当履行的职责。

根据2016年SIPO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专利实施率普遍较低,高校的专利实施率低于15%,如图7所示。通过以上数据并结合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大连理工大学专利转化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

1)技术产业化可能性小:一方面高校承担教育教学任务,集中在基础研究的学科前沿,理论性强,专利成果可能存在技术超前、专利转化周期过长等问题,难以马上实现批量生产,无法及时给企业带来效益,产业化可能性小。另一方面,技术与市场缺乏结合或结合不够。

2)专利技术融资体系单一:资金是推动专利转化的重要支撑,专利转化过程需要极大的人、财、物的投入和支撑。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资助,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后期没有资金的支撑,难以维护而造成专利权失效。

3)专利质量参差不齐:专利权利要求书是申请人向国家请求保护发明创造范围的文件,决定着专利的质量。高校缺乏专业专利管理人才,而市面上的专利代理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使得专利难以得到良好地规划专利布局和专利组合,导致技术难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3.3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及建议通过借鉴国外知识产权管理的经验以及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政策市场环境因素和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利转化率低等现象,对我国未来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健全知识产权成果申报制度,明确知识产权收益分配:学校科技主管部门对符合专利申请条件又有市场需求,或具有潜在的市场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鼓励课题组先申请专利,后进行成果鉴定和发表论文。在收益分配上,要考虑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兼顾各方利益,让科研人员得到较大的经济回报,才能更好的激发科技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同时更高效的促进知识产权的产业化。

2)作为技术供给方的高校与需求企业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引入第三方中介服务,搭建技术需求信息平台,为高校专利转化推广注入市场力量,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专利资源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开发模式,课题组负责提供研发的相关信息和实验数据,企业负责产品的实现和产业化的过程,明确各方的权益合作,从而使高校和企业能够进行深入交流,为专利成功转化打好前期基础。

3)吸纳专利复合背景人才加强高校专利的管理和保护:有技术、产业背景,了解法律、经济等知识,同时具备较强沟通、组织与执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促使校企双方的合作更加顺畅,同时可为高校的专利做好清晰的布局规划和专利组合,争取实现专利价值的最大化。

4)构建高校专利技术融资体系:通过建立完善国家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层次专利技术融资体系,使专利实施不单单依赖政府资助,而是通过质押贷款、风险投资、证券化等多元途径,成为激活高校知识产权创新的新动力。

4 企业专利运营模式企业专利运营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专利技术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是主要形式。企业专利运营战略的核心是运用专利制度的功能和特点谋求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实现企业最佳经济效益,包括企业专利实施战略、专利许可战略、专利权转让战略、技术引进与输出的战略[14]。

4.1 专利联盟模式专利联盟界定为:2个或多个知识产权所有人为相互许可或第三方进行许可而形成的协议[15]。专利联盟是专利权的交叉许可变化形式,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2种。在联盟内部,各成员通过其贡献的专利数目和专利的重要程度来平衡交叉许可,对外则联合授权(如图8所示)。依据资源基础理论,专利是一种资源,是联盟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我国第一个正式成立的专利联盟是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 Patent Pool,数字视频和音频标准专利联盟),包括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125家企业、院校和科研會员单位,其所占比例如图9所示。AVS主要面向中国信息产业需求,联合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制定数字音频的压缩、处理、表示等技术标准,服务于无线宽带多媒体通讯等信息产业。在保护创新机制方面,产品创新措施主要是保持机密,专利在流程和工艺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专利许可方面,专利大多从国外购买,从国内购进专利数量和卖出数量极少;在专利诉讼方面,各个组织对专利诉讼不积极,过多考虑诉讼成本和诉讼周期问题[16]。

图9 AVS成员比例

我国的AVS专利联盟虽然具有一定规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企业或其他机构的专利意识和专利能力仍有待提高,专利联盟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专利在产品创新方面的作用不明显,成员更注重市场领先时间和保持机密;企业申请专利更多是为了提高单位的声誉和防止诉讼案件的发生,而非是实现专利的市场经济价值;联盟更倾向于购进专利,卖出专利数量较少;成员加入专利联盟主要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在技术获得方面持不积极态度。这些问题阻碍了AVS联盟的发展。借鉴国外的Rockstar Consortium专利联盟——该联盟由Apple,Microsoft,RIM,SONY等科技业巨头联手创建。Rockstar作为专利联盟的壳公司,专门用以持有运营公司所购的专利,通过管理专利组合,授权和转让获得投资回报。大公司将购买的专利转至壳公司Rockstar名下,然后让壳公司以专利侵权为由控告竞争对手。由于Rockstar仅运营专利而不生产任何产品,因此永远不会站在专利侵权诉讼的被告席,致使被诉方无法为自己的专利反诉。同时,Rockstar专利联盟的巨头们也致力于专利布局的精简和优化,通过强有力的科技实力和雄厚的资本力量以建立自己的专利池,以增强竞争力及打击竞争对手。对我国专利联盟提出以下建议。

1)在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情况下加强法律保护意识。

2)加强对专利联盟的管理,在形成机制方面提高会员公司专利质量标准,做好专利审核工作;在运作机制方面把握专利组合的整理运营。

3)从经济学角度改善联盟的稳定结构和技术创新管理。

4)结合联盟内公司的不同情况做出最有利的许可方案,降低许可费用。

4.2 企业专利商业运营模式典型案例分析:华为公司

华为集电信、运营和终端产品于一身,专利主要集中于通信、网络、数据、传输等方面。2016年,华为以62 855.4百万美元营业收入在世界500强企业榜上排名第129.通过Eviews对数据处理,回归结果见表3.

回归分析如下。

回归方程:Y=173.684 7+0.368 987X.

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616 174,表明营业收入变化的61.6174%可由华为公司专利数量变化来解释。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14的临界值t0.025(14)=2.145,且该斜率值满足0<0.368 987<1,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表明华为公司专利数量每增加1项,营业收入将增加0.368 987亿元。根据F统计量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统计量的临界值F0.05(1.14)=8.86,F=22.474 85>F0.05(1.14),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成立。

华为重视技术创新,建立专利数据库,有专人从事专利管理。1987年至1999年,华为公司作为专利权人拥有21项专利;2000年至2015年公司的专利数量增加至51 081项,其中发明专利有50 283项,占据98%的比例,创新在华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通过对华为专利数据作图分析(如图11,图12所示),通讯、无线设备、工程设计方面的专利数量较多,仪器、计算机科学方面也占据一定的比例。

华为1995年成立知识产权部,专门负责企业在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专利申请、转让、诉讼、保护等工作,设立的知识产权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决策和推动。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知识产权部已经形成专利工作网,与科技开发部结合,负责公司的专利管理工作。华为的专利战略以购买和签订交叉许可为主,降低技术成本,也使国际上的竞争有了充分时间。同时,华为是专利风险管理公司RPX Corp会员。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占据我国国际专利数量的50%,取决于华为的专利意识,重视专利质量,不断完善对专利的管理。以华为为典范,为进一步增加我国企业专利用于生产经营的比例,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自身的自主创新道路,注重对未来实用专利的研发。

2)敏锐地捕捉市场上相关领域的重要专利,趋向于小规模的类似于RPX的轨迹经营,不但增加了公司的专利质量与数量,同时也有利于防御NPEs或其他公司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

3)紧抓国内已有的专利交易平台的机会,将非核心专利应用于市场中。

4)利用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增加公司外围专利的转化,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水平和改进现有的专利运营模式。

5 结 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外专利运营机构获得巨额利润的能力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加入,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22]。我国专利商业运营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建立天津知交所、北知公司、智谷公司等专利运营机构探索发展专利商业运营模式,高校科学院所、企业等也在尝试改进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管理机制。为推进我国专利商业运营机构的发展,促进高校科研院所授权专利的产业化,减少甚至避免公司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专利阻碍,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专利商业运营模式,对我国的专利商业运营模式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健全专利评估机制:成立带有第三方公益性质的知识产权评价机构,给专利相对合理的价值评估,以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

2)质押担保机制与融资体系:通过建立完善国家引导、银行、投资机构、保险公司等多方参与的多层次专利技术市场化运作融资体系,使专利实施可以通过质押贷款、风险投资、证券化等多元途径,分散知识产权融资风险,以解决融资难问题,成为激活知识产权创新的新动力。

3)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和收益分配机制:投资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与使用方式应预先明确约定,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产权与收益纠纷。考虑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兼顾各方利益,让科研研发人员得到较大的经济回报,才能更好的激发研发积极性,同时更高效的促进知识产权的产业化。

4)吸纳专利复合背景人才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有技术、产业背景,了解法律、经济等知识,同时具备较强沟通、组织与执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5)优化专利管理结构:专利权人或其所属机构依据功能差异性对专利进行分类管理,改善专利组合机制,注重专利的整体运营;对拥有专利进行精密布局,有效防止其他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6)专利研发导向:敏锐地捕捉市场上相关领域的重要专利,以未来实用性为原则进行高质量专利研发,买进卖出,掌握核心技术、促进外围技术的转化,提高专利权人或所属机构的专利意识和专利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 平.专利运营的国际趋势与应对[J].电子知识产权,2014(6):22-25.

[2] 朱国军,杨 晨.企业专利运营能力的演化轨迹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7):180-183.

[3] 张亚峰,刘海波,吕旭宁.专利运营的基本规律:多案例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6):126-134.

[4] 杨 晨,宋晶晶.PPP视角下专利运营模式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113-118.

[5] 唐 恒,朱伟伟.基于客户价值导向的高校专利运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31-34.

[6] 李黎明,刘海波.知识产权运营关键要素分析——基于案例分析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0):123-130.

[7] 杨晓丽.PAEs专利诉讼态势分析专利商业运营模式观察与思考系[J].电子知识产权,2014(6):44-47.

[8] 宋河发,曲 婉,王 婷.国外主要科研机构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4):450-460.

[9] 刘 然,蔡 峰,宗婷婷,等.专利运营基金:域外实践与本土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5):56-61.

[10]何耀琴.北京市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21-26.

[11]叶惠玲.浅谈企业专利战略制定与实施[J].科技视界,2015(25):220,262.

[12]孟奇勋.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专利经营公司战略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5):195-201.

[13]明 星,林 鹏.用专利给企业全球影响力[J].中关村,2015(6):76-79.

[14]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第4版)[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15]吴 琨,翟立琪.AVS专利联盟与华为自主创新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2):84-88.

[16]任声策.专利联盟中企业的专利战略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17]徐明华,陈锦其.专利联盟理论及其对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9(4):162-167,183.

[18]耿逸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的融资模式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2015.

[19]Yan M,Yu Y,Dong X.Contributive roles of multilevel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or the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eople,2016,29(3):647-667.

[20]Clarke W.Sovereign patent funds:insights and implications[R].DEEP Centre,2014(9).

[21]何燕玲,袁 杰.我国高等院校专利转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5):23-24.

[22]劉红光,孙惠娟,刘桂锋,等.国外专利运营模式的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14(2):39-44,49.

猜你喜欢
专利知识产权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知识产权2.0时代的特点、挑战及应对研究
IBM2016年获得超过7000项专利
中国首提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