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这段时间,记者的朋友圈里有人发了一篇文章《你知道外卖背后的生态浩劫吗?》。点进去一看,让人后背发凉。
文章中称,按照现在外卖市场的发展速度,到2025年,海洋里每一条海鱼(按一条1千克来计算)就有330克塑料萦绕在它生活的海域。而到2050年,塑料的重量将会超过这些海鱼自身的重量。2025年并不遥远,也就剩下8年时间。如果海洋里的鱼儿们真过上了这样的日子,那真是不堪设想。
和这篇文章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华远集团原董事长任志强,人称“任大炮”。6月份就怒怼过几大外卖平台:“当美团和饿了么让你多花几块钱享受过去只能在餐厅才能享受到的食品时,你觉得很幸福,但背后垃圾成倍增长,怎么办?”
任大炮开火的对象不仅是外卖平台,也有你、有我,我们这些已经视外卖为生活方式的普通消费者。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第三方餐饮外卖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我国外卖单笔消费16~20元的用户最多,占比33.6%,单笔消费11~30元的用户占到83.1%。在以上数据基础上进行假设,平均每单消费是20元,那么2018年总共将有330亿单,每单外卖包装平均约为70g,2018年消耗掉的外卖包装大约为231万吨。
这些数字如今读来,确实让人触目惊心。回顾一下,外卖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外卖作为020(线上到线下)行业为数不多的、在烧钱大戏结束之后还能继续蓬勃发展且走上盈利道路,这真不容易。站在宏观层面看,这是消费升级的时代诉求;从微观角度看,那是“懒癌”患者越来越多的体现。始作俑者是当年的各路资本,拼了命地怂恿外卖平台促销赚眼球,点外卖比去门店吃饭还省钱。省钱省时间省力气,这么好的事谁不愿意干?要不了多久,所谓的消费习惯就被养成了。所以说,人的懒惰天性果真是浑然天成、一触即发,外卖市场如火如荼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伴随着外卖市场的繁荣发展,外卖包装也跟着水涨船高。餐盒、餐具和包装袋,样样都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当中,更为令人担心的是,有些商家為降低成本,采用回收塑料或者添加工业碳酸钙等来制作餐盒或餐具,由于回收塑料来源复杂,工业碳酸钙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可能对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危害。
环境污染、包装不合格。再者,外卖本身就隐患重重:无证经营、卫生状况差、食物不新鲜等问题屡见不鲜。记者曾在一家餐馆问过老板,喜欢外卖的订单还是更喜欢门店的食客。老板哈哈一乐,回道:“当然是点外卖更好啊,菜烧得成些淡些,客人不会当面啰嗦。”如此想来,外卖行业看似光鲜繁荣的背后,其实是一地鸡毛。
想到坐在家里收到的美食,后面附带着这么一大串“隐忧”,还吃得下去吗?多点一次,你就可能多污染一次环境,不由自主内心就会增加罪恶感。那么,外卖就不能点了吗?据称,在欧美发达国家,食品外卖产业也很繁荣,但是,为何这些国家没有严重的外卖垃圾污染?业内专家调查发现,原来在这些国家,纸质以及可降解餐盒,是外卖包装的主流,这也是和国内最大的区别之处。也就是说,人家点个外卖完全无后顾之忧。
外卖行业持续发展想必也是势不可当,在眼下这个移动互联时代,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吃饭是刚需,但做饭还真的不是非常必要之事。因此,不点外卖当然不可能。但是,要能让消费者无后顾之忧、少些“罪恶感”地点外卖,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一是,我们需要外卖订餐平台积极履行自己的环境责任;二是,大大小小的餐饮商户不能仅从成本角度考虑问题,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推手;三是,消费者自身,既然大环境难以在短期之内有效改善,那就尽量减少点外卖的频次。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层面构建针对外卖包装和垃圾回收处理行之有效的公共治理机制。归根到底,彻底解决外卖垃圾污染严重的问题真是个营造绿色商业新生态的问题。
任重且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