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欣英
摘 要:在小学数学新课标逐渐实施和推广的大背景下,对于教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要求也就随之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突破以往的教学理念,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新课程
小学数学教育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随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也在随之发生着改变,近来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提出和推广,预示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课程模式的改革而转变,这种转变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教师整体拥有坚定的信念,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实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过程中难免出现反复。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广大的教师群体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各种挑战,始终坚持前进,用自己的努力付出,行使着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下面是我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方面总结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供大家参详指正。
一、设置情境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传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基本都是教师一味地灌输,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则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被动地接受。枯燥乏味的讲课、死记硬背的理解方式,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厌学与低学习效率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出改变,将情境教学穿插进课堂教学中,用形象生动的事物去替代学生脑海中单调的数字符号,从而起到事半功倍、润物无声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时,对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银行是做什么工作的吗?”同学们的回答是存钱和取钱,然后我接着提问:“那有谁去过银行吗?”学生纷纷举手表示同爸爸妈妈去过银行,于是我就趁机提问:“你们知道银行墙壁上那些百分数在存钱时是做什么用的吗?”学生争相发言,基本上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一些关于利息的知识表达了出来,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加强了他们对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联系的印象。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兴趣是打开学生学习数学大门的钥匙。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然而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学习起来感到索然无味,因此使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就要体现在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上。比如我在“空间与图形”这一课的课堂练习中,尽心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自行讨论解答。小马虎的周末清晨:早上我从三角形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球形的卫生间洗漱,然后在圆形的桌子上吃完饭,和小明一起拿着圆形的滑板来到体育馆玩,到了体育馆时,人已经渐渐多起来,圆柱形的路障摆满了会馆一角,已经有些哥哥姐姐在玩轮滑了,我与小明赶紧找了个大一些的空地,开始了一上午的玩耍。这道练习题围绕着上课所学的重点展开,将学习重点融入小马虎的生活中,用叙事的手法表达,有趣的情景瞬间吸引了他们的好奇心,而习题中的描述与生活常识形成强烈反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停地讨论和发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出来,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在生活中善于运用数学的习惯。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要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最终使学生接受和掌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育更是如同单腿走路,行不长远。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出来,教师只要在其中起到引导和培养的作用即可。比如,让学生课下结组来自学教材,在课堂教学时,让各组依次对教材进行讲解,通过比较和讨论,在学生中形成积极讨论和自学的热情,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角位置,教师将作为补充和辅助,适時把控课堂的节奏,将课堂氛围带动起来,让学生在自由活泼中快速成长。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纽带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的提升。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知识搬运工形象,将学生置于与自己相同的平台上,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日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在课上课下加强和学生的交流,适当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趣事给学生听,使学生在平等的交往中渐渐消除对于教师的畏惧和疏远心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将会使知识的传授和理解更为深刻,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稳步提高。
综上所述,我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主要是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形成和师生关系的融洽等几方面去探究,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会有越来越多的想法和实践,让我们一起集思广益,为学生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吧!
参考文献:
[1]李桂荣.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6(11).
[2]吴斯彬.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2016(8).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