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国
摘 要:近些年,国家大力倡导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越来越强烈,但也发现学生的自信感略显空洞。就此对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进行探索,以达到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真切把握。
关键词:民族;艺术;文化自信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
化。近些年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随着学生认知的进步和对民族艺术的愈发感兴趣,对本民族艺术也越来越有自信了。当然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在进一步了解的时候,学生开始哑口。比如在八年级下册《中国书法》这一课中,每每笔者在不同班级讲到“中国书法……”的时候,后面的话还没讲完,学生都会异口同声且自信满满地接下一句话“博大精深!”,当再问“中国书法怎么博大精深?”的时候,学生一个个都会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同样的问题还会出现在类似的民族艺术的课堂教学中。面对这样的境遇,笔者开始思考,如何让学生的自信更有底气,让学生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有话可说,更有自信。下文结合《瓷器之美》一课的课堂教学,具体谈谈对课堂教学中提升文化自信的看法。
一、唤醒记忆,激活自信
对于民族艺术,学生并非一无所知,只是未必能将已知的感悟、体会进行有机的整合、串联。比如,瓷器和陶器两种不同的质感,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都有过接触。如何激发学生自我的挖掘,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去把握的。
在本课教學中,通过“盲人摸象”的游戏导入,唤起学生对瓷器和陶器的记忆,既解决了课堂知识点的落实,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育学家蒂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曾经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他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这样的体验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拉近了民族艺术与学生的距离,提升了学生的自信。
课堂教学的时间始终是有限的,活动激发的不止是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同样也为学生在课下对民族艺术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激起了信心。
二、抽丝剥茧,充实自信
民族艺术的形成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其他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时间让历史披上了一层忽明忽暗的纱幔,拂去岁月的尘埃,让民族艺术更显熠熠生辉,让自信更加饱满。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知道的最多的一种瓷器品种恐怕是青花瓷了,可能这不是源于青花瓷作为国瓷的地位,更多地源于流行歌曲的广为流传。但青花瓷为什么在元朝发展到鼎盛之态,成就其国瓷地位,而非红花瓷、黄花瓷呢?问题的抛出,换来的是一脸的盲目。可见,我们的自信还需充实。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青”这个颜色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比如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春”……可以看出“青”在中国古人看来有象征着美好、生机的理想之色或是终极之色。把青花瓷置身于文化情境中,百姓的色彩喜好推动了青花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接着,分析青花瓷鼎盛时期在元朝,元朝统治者来自于大草原,对蓝天白云的喜爱情有独钟,从广袤的草原来到中原,青花瓷给了统治者们对家乡的无限怀念和依托。
以上是从内部出发对青花瓷的发展做出的分析,元青花瓷能畅销海外,这其中必然和外部的文化产生了共鸣。
瓷器作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远销中东、波斯湾等地区。而波斯湾、中东等地区的民族对蓝宝石、蓝色的事物特别喜好、推崇,同为蓝色色调的青花瓷,引起了他们与色彩的共鸣。进一步为青花瓷在世界范围的流行以及中国对外贸易货物的代表形象起了巩固作用。
通过内因、外因的分析,解释了成就元青花瓷的原因,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自信来自于对文化的自信,对家园的自信以及别人的肯定。
三、评述升华,展示自信
欣赏是过程,评述是对欣赏的升华,也是开启学生在课后转向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评述是对这一节课掌握程度最直接的反馈,在这里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学生的自信,不仅是对自身的信心,也是对民族艺术的自信。
在本节课的评述环节,让学生写一写对青花瓷的认识或感受。学生不再是不知道说什么,他们有话可讲。自信不再是嘴上喊喊的空洞话语,而是他们饱满的自信。“青花瓷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水与火成就了土的蜕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青花瓷承载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
美术是记载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所以美术教学的使命即是帮助孩子研习美术技能,传播民族文化。民族美术是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民族艺术的传播,我们要更自信!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但凡在千年的洗涤下仍然光彩照人并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必定是美的化身。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价值体系中最坚实、最完善与最可信赖的纽带,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永恒的价值导向作用。”民族艺术历经千年的传承发展,对提升文化自信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提升文化自信,在美术教学中更应勇敢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6.
[2]陈铁梅.美术教育的真谛 审美人生教育让生命绚丽成长[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