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个性特点的思政教育创新

2017-08-12 12:57张嫦莉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思政教育思想政治

【摘 要】在新时代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更注重个体的发挥和特性特点的创新,作为新时期的新鲜力量,大学生素质与个人能力显得尤为关键,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差异以及人生追求,突出教育的重点,是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创新工作的基础保障。下面队大学生个性特点因素下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实施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个性特点;思政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不但发展,在运行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没有很好的成绩,培养出来的人才还没有达到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国家对于协同创新战略的部署与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得到一定的改善,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个体情况,进行个性特点思政教育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内涵

大学生阶段是从校园转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在逐渐的转变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思政教育是社会中一种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的总称,对社会各界群体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大学生作为社会力量的源泉,进行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信念教育,主要发展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相结合的模式,让大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其次,提升大学生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提高对政治能力的培养,加强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理念教育。同时,在政治观念的基础上树立基本的道德规范,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其遵纪守法、勤俭自强、无私奉献的道德观念。另外,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注重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加强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加强和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注重研究大学生的家国情感及思想差

目前,我国已经向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方向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应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的大学生,现代化大学生更具备独特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交往方式等等,都在预示着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不断进步。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大学生思想信念逐渐发生变化,在现实中更注重追求个人的利益发展,对政治观念没有概念,忽略了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视,觉得与自己毫无关系。其次,大学生个体之间思想认知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大学生思维能力活跃,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所处的环境和接触人群各不相同,在校学习中所呈现出来的大学生素质也不尽相同。另外,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快,对于信息的积累与基础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独生子女较多,不具备吃苦能力与独立意识,没有组织纪律观念、受挫败承受能力差都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严重问题。

(二)以科学审慎的态度进行思政教育内容设计

如果要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必须以科学审慎的态度进行思政教育内容涉及。首先,根据当下的发展情况,完善充实教学内容,结合当下的国情发展,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突出现代化教学的时代性。其次,加强思政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编制教案。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多开展一些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提高课堂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另外,加强对教师的资源整合与综合素质培养,适当的融入当前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政治话题等,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余时间的利用,多进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适应能力与责任感。

(三)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

教师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必须要对当前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进行创新,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能力与组织才能。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应该对学生多进行关心与引导,了解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提高教育成效,避免出现只教书不育人的态度,适应时代发展对课程和教案进行创新,让学生在专业课与文化课中都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思想价值观。

(四)注重研究大学生的社交活动及媒介运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媒体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除了要突出个性特点的教育,还应该坚持正确的方针和教学策略,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对于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应该进行严厉制止,这种不正确的思政观念传播对学生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在手机、网络、电脑、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以及政治信息等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形式向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情感带来一定的冲击,面对如此复杂切庞大的社会信息量,大学生一时间很难消耗,不能正确的用好和坏进行衡量,教育工作受到一定阻碍,甚至接一次电话、吃一顿饭都容易让其产生较大的波动和观念的转变,如果要做好大学生个性特点的思政教育,还应该提高大学生社交活动及媒介方面的合理运用,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认真对待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差别,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应该重视的重要问题,努力实现思政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建立良好的互通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有利于培养出适合现代化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如果要促进大学生个性特点的思政教育工作,就需要结合教育部门、学校部门以及相关工作者的多方面力量,构建完善的创新体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

作者简介:张嫦莉(1989.7-),女,重庆,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于慧,丛艳丽,孙丽丽.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完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四个课堂” [J].学理论,2015.

[2]杨海涛.关于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與思想教育.2008.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思政教育思想政治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