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谨超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其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而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必须在创新中获得发展,在创新中自我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无论对社会、国家还是个人都有着不容小视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可以提升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契合度,进一步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方向,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开展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本质需要和内在要求,也将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策略
创新创业教育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各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激励措施、相应的文化建设等。因此,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同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创新创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知,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升格为国家战略,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指引。
一、国内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及特点
(一)国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及特点
美国是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早在1919年就开设了创业类教育课程。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共有188名MBA学生接受了该课程的学习。德国于20世纪50年代实施创业教育,在职业院校在创建了“模拟公司”,是当时创业教育中最早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创业实践教学方法。1966年,印度提出了“自我就业教育”理念,鼓励毕业生创业、创造就业岗位。1994年,日本开设“综合学科”的教学,课程《产业社会与人》成为必修的创业课程。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专家柯林-博尔(Kelin-boer)首次提出“创新教育”一词。
(二)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始于20世纪末。标志性的事件是清华大学在1998年举办的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活动的圆满成功昭示了国内创新创業教育的开始。同时期,华东师范大学尝试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武汉大学实施“三创”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等机构对学生创业给予注册、资金支持等。
1999年,相关部门出台文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养教育的决定》,强调“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部于2002年4月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6年出台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008年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项目,该项目立项建设30个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4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分会在中南大学成立。2010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缺乏主动性
哲学家尼采曾说过,能让一个人站起来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意识。可见,人的行为是由其自身的意识和观念来决定的,那么,创新这一行为存在的前提就是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如果大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即主动性),必然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缺乏创新的动力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的主动性。有41.14%的学生认为,“创新动力不足”是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激烈竞争的升学压力,一些学生存在着“得过且过”和“60分万岁”的心理,缺乏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自觉性。二是传统的学习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学习方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学习方式越科学有效,创新能力和水平也就会越高。然而,一些学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依赖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性不足,制约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性不突出
课程学习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都兼顾“大”而“全”,而真正体现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不高。如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总学分为140分,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专业课学分所占总学分的比重分别为24.29%和35%;厦门大学专业课占总学分比重是24.3%(理科)和26.4%(文科)。由此可见,课程设置未能凸显专业性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尚未完全开设,学生的创业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欠缺;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仍然注重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不紧密,专业知识面临与创新创业需要脱节的强烈反差;学生不知道怎么运用所学知识去创新创业;师资综合素质还不完善,交叉学科知识、经验欠缺;实践历练机会少,学生把握机会能力弱;教育服务体系不成熟,没有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或设立但服务工作不到位。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不甚理想
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氛围,逐年攀升的“公考”潮流,不断冲击大学生择业观。校园文化环境不很成熟,对创新创业的宣传较多的是赛事、社团活动等,对创新创业信息判断、机遇的把握、攻克挑战等一些实战性体验方面的宣传较少。
(五)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不确定性规避现象
在校大学生既要完成学业,又要考虑就业与创业问题,规避性高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不确定情况下,表现忍受模糊性的程度高,不敢冒险,缺乏自信,创新创业意愿低;而规避性低的大学生忍受模糊性的程度低,富冒险精神,创新创业意愿高,并积极投身于其中。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文化环境中感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具有创新创业意向又富有挑战性的大学生既有期待、憧憬,又有模糊不确定性情绪,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为高校教育增加了管理困难。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机制;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得益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能更好地利用信息化优势促进相关教育研究和实践。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培训师资、建设创新创业基地
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基础条件,从而保证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相关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策源地,其创新创业教育几乎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硕士教育的全过程,对师资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强调师资队伍与企业的科研和培训合作,兼职教师则是经验丰富的企业界人士。日本创新创业的高校师资来源更为广泛,如经济学者、管理学者、科研工作者、会计师、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等,既重视了学科背景,又注重实用性。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则强调实践性和经验,在“为创业”的课程中,有21%的兼职教师,98%的教师有过实业管理经验,70%的教师曾经创立过自己的企业。可见,教育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的针对性。
(二)创新性与专业发展相融合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各国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发展的动因,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校内的正式课程教育,还包括了“商业计划大赛”和大学科技园等形式的非课程教育。日本大学更注重与企业的科技合作,引入市场与竞争机制,努力建立教学、科研、开发利用与生产实践一元化体系;同时还建立了大量的科技园区,形成了政府、企业、高校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产生了大学向科研机构和企业输送技术、工艺、产品的创意。英国则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了各类创新、竞赛、大学生科技园建设,为大学生建立了研发和生产孵化园,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发展、成果转化。国内多地高度重视创业园、科技园的建设,其中深圳的大学创业园建设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三)搭建师生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从实践来看,应着力在以下方面下工夫: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申报科研项目,项目组成员全部由学生组成,项目任务由学生完成;每个项目选配1-2名指导教师,教师从项目申报、调研、资料准备到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进行全过程指导。通过做项目,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二是聘请国内外学者做学术讲座。让学生既能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并可与专家学者交流,又可以开阔视野、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素养。三是定期举办学术论坛或学术沙龙。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已经相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需要政府、高校、社会资源的密切合作与协调,才能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础。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政府引导、高校主动参与的特点非常鲜明,但社会资源的协调、调度与合作须进一步加强。只有建立新型的政府、高校、企业(社会资源)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才能优化配置各类教育资源、实践场所、信息共享等工作。从高校的工作職责来看,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场所)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需要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表征,需要广博的知识底蕴和优秀的人生品格。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系统性知识、创业意识的培养,国内教育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还不够完善。美国创新创业课程的系统性比较强,课程设置也有着显著的特点:一是实施和强化通识教育,消除学科知识的壁垒;二是开设辅助性的、实用性的课程,加强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实操、创业意识的培养。日本的创新创业课程包含知识类课程(管理、金融等)、创业实践训练和讲座培训等几个大类,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冒险精神和挫折意识。国内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尚不够完善,在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实施,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冒险精神、人格、意志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具备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潜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过程,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美国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源地,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紧随其后,均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和体系。对处于起步状态的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制度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巧芝.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04):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