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梳理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志士先贤们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多次探索的失败使中国的现代化陷入了迷茫。分析了“十月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我国革命道路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开始进入新的时期和新的征程。认为,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历史和现实证明:要想实现我国现代化,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 十月革命;国家现代化;影响
一、国家现代化的迷茫:“十月革命”前的中国国情
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国家现代化都包括两个重要任务,一是“民族国家”的建构,其主要目标是建立主权独立、统一和完整的现代国家;二是“民主国家”的建设,其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民主权利完备的现代国家。而且,就两者的关系而言,民族国家的建立是民主国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民主国家是民族国家建立的目标,因为缺少个人权利的民族国家将失去存在的意义,而没有主权独立和完整的民主国家将无从谈起。
1、实现国家现代化:近代中国的发展目标
1840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而《辛丑条约》的签订则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主要存在两大社会矛盾,一个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另一个则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矛盾意味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有两大任务,一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与统一;二是对内反对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的民主和进步。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讲的那样,我们要消灭的是“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政治、旧经济和那为这种旧政治、旧经济服务的旧文化”,而要建立的则是“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1]
2、近代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尝试及失败
在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除无产阶级之外的各社会阶级都做了尝试,但这些尝试都失败了。一是开明地主阶级所提出的方案失败了。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发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开明地主阶级的方案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仅靠西方的现代科技是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更无法建立独立和民主的现代化国家。
二是农民阶级所提出的方案失败了。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义和团运动,都无法真正完成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这也意味着,传统中国的农民起义无法解决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三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所提出的方案也失败了。“职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2]“维新变法运动”仅仅持续了103天就失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并推翻了清王朝。
3、近代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困惑
1917年十月革命以前,在各种已有方案的尝试失败之后,中国的国家现代化陷入了迷茫,这种迷茫集中体现在,“贫苦和落后的中国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道路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百多年来,中国在具体走什么样的道路,如何走的问题上一直都处于迷茫、徘徊的状态。各阶层的先进分子上下求索,提出了各种方案。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百日维新到辛亥革命,都没有将中国从极度贫穷落后的国家中摆脱出来。
二、新的希望:“十月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与影响
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不同,“十月革命”并不是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而是通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在西方,欧美国家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带来的思想解放为契机,通过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形式,实现了现代国家建构的两大任务,即国家主权和国家民主的建立。“十月革命”的爆发和成功意味着,俄国通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找到了一条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新道路,一条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
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在中国的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论述和宝贵意见。1918年11月,《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发表,李大钊说:“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主义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3]由此可见,十月革命的爆发给迷茫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希望,先进的理论使得陷入困境的中国带来了曙光。从此,中国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
2、为我国革命道路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共产党通过借鉴十月革命的宝贵经验,并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为国家富强奠定了基础,将我国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转型成为飞速发展的国家。虽然目前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这并不表明社会主义已经走到尽头,苏联所留下的历史足迹正是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对全世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宝贵的财富,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是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是民族独立的伟大探索。
3、中国开始进入新的时期和新的征程
正如毛泽东所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的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4]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全世界带来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再只是理论,而是有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的层面,而是在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为整个世界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中国人民也从理论上的社会主义的构想转向从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放眼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了带有中国浓厚特色的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结语
1、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通过整部近代史我们可以将这些探索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继续走封建主义道路,第二条路走资产阶级道路,在四大家族的统治时期,提出走“第三条道路”也就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结果遭到反动派的绞杀。走维护封建统治道路和资产阶级道路的探索最终都无法成功。第三条道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将目光聚焦到“像苏俄学习”,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建立了新中国,并通过“一化三改造”,最终在1956年成功的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艰辛的探索,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5]历史和现实证明:要想实现我国现代化,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因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坚持,我们党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走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
[2] 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来(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J].新青年,1918.11.
[4]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作者简介】
周思思(1990.1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