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悦 杨祥飞 闫涛
【摘 要】 本文从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出发认为生态博物馆更具真实性、可感性和可触性,生态博物馆主张将独特的民族文化放入到原生地进行动态的保护。剖析了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本土化,文化记忆是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方式。最后以泸沽湖博树村为例分析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整体性原则、原真性原则、社区参与原则、摩梭文化的传承与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泸沽湖博树村;旅游
生态博物馆不再是博物馆中民族文化在展厅里静态的展示。生态博物馆主张将独特的民族文化放入到原生地进行动态的保护。民族文化依旧原生态的保存、传承下来。20世纪90年代,建设了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此后,在贵州其它的一些地区,内蒙古、云南、广西、浙江等地,也建立起具当地民俗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尤以少数民族村寨为主要特色。
一、生态博物馆的概念
生态博物馆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博物馆。我国在80年代,关注其思想。并且于90年代,进行探索、实践本土化的生态博物馆。四川省泸沽湖片区的民族村寨居住着摩梭人,在当地建设生态博物馆,能够保护、展示摩梭人的民族文化,扩大该地区和摩梭文化的社会知名度,从而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法国的博物馆专家乔治·亨利·里维埃认为:“探究地域社会人们的生活及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就地保存、培育、展示,有助于地域社会的发展”而建设的博物馆。[1]我们可以从该生态博物馆概念看出,着重强调建设的目的性。对生态博物馆建设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对文化的原生地进行保护、展示。进而,推动该地域社会生活的发展。
法国《生态博物馆宪章》:“在一定的地域,住民参加,把在该地域继承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作为整体,以持久的方法,保障研究、保存、展示、利用功能的文化机构”。该种生态博物馆的定义,强调让社区的居民参与其中、注重社区生活的整体性,以及生态博物馆文化的长期研究。
苏东海先生认为,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最重要的方式是文化记忆。[2]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创建后,项目科学顾问达格·梅克勒布斯特先生和苏东海先生等一起提出了著名的《六枝原则》。[3]这些原则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方向。生态博物馆以社区为基础,对居民的生活中的民族文化进行动态保护和展示。社区就是居民的日常生活区。在《六枝原则》中着重强调了社区居民的主人地位,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解释权与认同权。相对于传统博物馆陈列柜中民族文化的展示,生态博物馆更具真实性、可感性和可触性,带领参观者了解真实的民族地区的生活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本土化
中国国家文物局定义生态博物馆:“生态(社区)博物馆是一种通过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和展示,整体再现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新型博物馆。”[4]此定义将生态博物馆与我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体现了生态博物馆定义的本土化。生态博物馆是对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再现,突出强调保护在前,展示在后的原则。
有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作为范本,至2005年,中国与挪威进行多次合作,建成了4座生态博物馆,与贵州自建的2座生态博物馆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博物馆群。2001年,建成中国北方地区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敖伦苏木草原文化生态博物馆(内蒙古);2003年,建成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广西),并建成民族村寨博物馆3座;2006年,建成布朗族生态博物馆(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属于一种民族村寨式的生态博物馆,在此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信息。后期,采用对外开放的方式,使居民的文化信心大增,又创建了文化保护的环境。
中国第二代生态博物馆模式,当属广西生态博物馆的“1+10”模式。生态博物馆既对文化保护、展示,又是一种特殊的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是“1”,在广西各个民族地区的10座生态博物馆为“10”,各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袭来时,在我国东部地区生态博物馆的实践,被苏东海先生称为“第三代生态博物馆”。建成安吉生态博物馆于2009年,既开创了建设综合性生态博物馆的先河,也是第一个从真正意义上展现和保护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博物馆。[5]更加证明了在我国,文化记忆是生态博物馆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方式。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在地域上突破了生态博物馆集中于少数民族村寨地区的局限性。
中国的生态博物馆逐步发展起来,实际的建设使生态博物馆的理念也逐步本土化。研究生态博物馆的理论,要注重结合中国的特色。进而进行文化保护与传承,社区生活更和谐。[6]生态博物馆在发展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之路,与此同时,也在探索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生态博物馆的理念。
三、生态博物馆视角下的泸沽湖博树村
在旅游精准扶贫背景下,当地居民及社区生活发生了变化。发展社区生活与保护民族文化在博物馆的管理中二者同等重要。保护民族文化,来促进社区发展,是生态博物馆的重要理念,也是生态博物馆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镇博树村进行实地调査、走访和资料收集,构想如何充分发挥泸沽湖的优势资源,建设符合当地风情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当地居民积极发展旅游业,新建具有摩梭特色的民宿,举办歌舞表演,出售旅游纪念品等,居民经济收入增加,也带来相应的问题。
1、整体性原则
在民族地区建设生态博物馆,就要将其独有的自然、社会、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保护传承。泸沽湖博树村的主要自然景观有:走婚桥、草海和四处码头,即扎俄落码头、博树村码头、五支落码头和洛洼码头。泸沽湖的生活环境宁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人们时常到泸沽湖里割水草,草海的水草与水面平齐。泸沽湖的摩梭人传承的母系氏族的文化、走婚习俗。加之优美的山水风光,闻名遐邇。泸沽湖独特的社会生活,是展现其民族文化重要的平台。人们只有真正感受体验摩梭人日常的生活,才能更较深刻的理解摩梭文化。不仅看在眼中,更是可触、可感的、全身心的整体感受。
2、原真性原则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与云南省之间,为两省共有。相对而言,四川片区泸沽湖的旅游业起步晚、发展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因此,博树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地更好,传统民族文化的韵味更加浓厚。
(1)传统建筑——“木椤子”。泸沽湖畔的建筑以原木结构为主,俗称“木椤子”。为适应旅游需要,其外观保持传统风貌,内部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7]这种建筑是当地摩梭人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特殊的产物,可以将其看作社区生活传承基础上的发展。当然,我们也是尊重传承传统摩梭文化“木椤子”建筑的作法。
(2)传统服饰。 对待民族服装的态度,是评价民族文化真实性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8]民族服饰的制作、穿着,是民族文化的真实的展示。民族服饰在视觉上,冲击参观者的眼球,是对摩梭文化的展示。从深层次来看,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依据其生产生活方式,制作的独特的服饰,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社区发展中,可以将民族服饰与旅游参观的纪念品相结合,使旅游纪念品独具特色。我们需要专业的博物馆研究人士,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建议。
(3)“走婚”与和谐文化。泸沽湖的“走婚”是一种“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形式。泸沽湖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并非表象上的“走婚文化”,而是“家庭、家族、族群和谐发展”的价值观。[9]对社区的“和谐文化”,应探索其真正的内涵,为保护与传承摩梭文化提供新思路、新方向。年长的摩梭居民说:“摩梭传统文化强调大家庭观念,摩梭人中受教育人的思维模式、想法等,不像前辈人那么传统。典型的、很和睦的大家庭还是有的,有些是不和睦的。”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外来文化对传统的摩梭文化由来一定的冲击,建设泸沽湖生态博物馆是对摩梭文化更好的保护。
原生态文化有迷人的魅力,是因为原生态文化是在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的不断实践中世代相传。笔者认为,摩梭文化必须要保留,才能长久发展。最吸引参观者的地方,是母系氏族的生活。从旅游业的发展看,泸沽湖博树村刚刚起步。建设生态博物馆,政府积极引导,社区居民适当发展旅游业,促进摩梭文化的保护、传承。
3、社区参与原则
民众生活的社区是生态博物馆的根基,民族文化的主人为居民,即文化的拥有者、传承者、保护者、管理者。因此,居民必须建设中,政府要提供支持,专家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此同时,社区的居民对民族文化有绝对的话语权。
通过调研走访,我们了解到国家在博树村设立了52个传承人,从音乐舞蹈、文化习俗、手工技艺等对年轻人进行传授,每人每年有5000元的补贴。如:摩梭传统歌舞传承人。这是对当地社区居民传承民族文化的肯定与支持。在草海舞场,每天都会举办由当地居民有偿表演的舞蹈。居民对摩梭文化有着很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4、摩梭文化的传承与旅游业的发展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填写、走访等方式,了解到社区居民对摩梭文化的认同感颇为强烈。旅游业使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与外界沟通信息的渠道增多,同时也担心摩梭文化变得商业化。居民的老朋友来到泸沽湖,可以相互沟通,赠送他们喜爱的土特产。以前只是自给自足、赠送亲友,也没有商业意识。现在土特产可以提高收入。
当地居民认为,摩梭博物馆中讲解员讲解的摩梭文化与传统摩梭文化并不完全相同。讲解员非本地人,讲解时难免会或多或少的加入了自己的主观的理解。与地地道道的摩梭人的最真实的民风民俗,稍稍有些差异。建设生态博物馆,可以由本社区的居民用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讲述摩梭文化。并且能够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改善社区生活,使摩梭文化带动旅游业。
四、结语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博物馆专家的积极引导、民族文化主人的参与以及社会大众的广泛支持。生态博物馆打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将摩梭文化展示在社区生活中。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关键在于,文化的主人真正地站出来保护自己的文化,实现生态博物馆的价值。[10]然而,文化主人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泸沽湖博树村建设生态博物馆,进而实现展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自然、人文环境,发展文化旅游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法国)G.H.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96.11(2)7-10.
[2] 倪威亮.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反思与瞻望——苏东海先生访谈[J].中国博物馆,2011(Z1)109-115.
[3] 苏东海,毛颖,龚青.博物馆理论研究与博物馆发展方向——苏东海先生专访[J].东南文化,2012(01)19-26+127-128.
[4] 国家文物局:《关于命名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的通知》,2011年9月1日,h t t p://w w w.c h i n e s e folklore.org.c n/web/index.p hp?News ID=9199.
[5] 张世新,许恒益.安吉为何要一口气建“1+35”个生态博物馆?[N].杭州日报,2010-09-06.
[6] 苏东海.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5(2).
[7][8][9] 喇明清.从原住民视角谈泸沽湖旅游发展中的民族文化真实性问题[J].中华文化论坛,2013.10.126-128.
[10] 苏东海,毛颖,龚青.博物馆理论研究与博物馆发展方向——苏东海先生专访[J].东南文化,2012(01)19-26+127-128.
【作者简介】
赵 悦(1995.12-)女,满族,河北承德人,西南民族大学本科生.
杨祥飞(1995.05-)男,苗族,湖南瀘溪人,西南民族大学本科生.
闫 涛(1996.06-)男,满族,河北承德人,西南民族大学本科生.
杜 辉,本文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