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也是生活的刚需

2017-08-11 00:38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总能梵高年轻人

“如果有一天,我独自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我会选择一本书为伴。”在1974年的国际儿童图书节的献词上,英国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样说。时过境迁,书里描写的世界可能已经改变,但人们对阅读的爱却鲜活如初。

在这样节奏轻快的时代,不少人忧心国民平均阅读量的下降,也产生了读屏与读纸孰优孰劣的介质之争。但实际上,无论是孩童还是老人,无论是凿壁借光的清苦还是坐榻品读的享受,阅读从来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刚需,无关时代,无关媒介。

有人说,海明威阅读海,发现生命是一条要花一辈子才会上钩的鱼;梵高阅读麦田,发现艺术躲在太阳的背后乘凉;弗洛伊德阅读梦,发现一条直达潜意识的秘密通道……林语堂曾说:“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阅读总能帮助人们透过薄薄的纸张,感受历史进程的脉搏;总能启迪人们略过苍白的语言,体验人生百态的曼妙。如果说,人生的旅程就是探寻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可能,那么阅读或许就是不同世界的入口。

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阅读这种近乎“复古”的慢节奏能绵延至今,除了依靠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外,氛围的培育与凝聚也不可或缺。年轻人的选择,证明了阅读的需求端依然旺盛,而数字阅读的红火、线下书店的重生、城市图书馆的包容、乡村书屋的遍布等也证明了阅读的供给侧功不可没。

但年轻人对阅读的渴望不止于此。最近,一场脱胎于“伦敦地铁读书行动”,名为“我准备了10000本书,丢在北上广地铁和你路过的地方”的“丢书大作战”火热上演。毫无疑问,这种“漂流瓶”似的读书传递活动将面临恼人的交通、路人的冷漠或旁人的不解,但一群年轻人卻热情满满,让拥挤的地铁和乏味的城市变得不一样。或许,这就是阅读带给他们最初的感动。

推崇阅读的人不会老去,而热爱阅读的人却会不断新生。正因为如此,阅读带给我们的感动才能源远流长,没有尽头。

(作者盛玉雷,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6日)

读后涟漪

有人常说,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缺少静心阅读的沉稳了,可“双11”图书销售的实际数据却说明阅读群体仍在坚守;也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宁做“低头族”,也不愿点亮书籍的明灯,可全民阅读的风尚已经吹得人神清气爽。

的确,我们越是倡导什么,或许意味着我们就越是缺少什么,但这并不可怕。让阅读成为我们的刚需,让阅读的享受深入我们的血液、滋养我们的人生吧!

猜你喜欢
总能梵高年轻人
那个人,总能让我们绝处逢生
梵高的世界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星月夜》和梵高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被盗窃的梵高
我们告诉孩子们努力总能成功。但当他们还是失败时,该怎么办? 精读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愿我总能吃到最美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