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专题中狼的形象特点与意义

2017-08-11 12:51费莺莺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智慧

费莺莺

【摘 要】狼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在蒲松龄的《狼三则》之一中,狼是贪婪、狡猾的代名词,最后身首异处,“止增笑耳”;而在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一文中,母狼以死换生的勇敢、深情、智慧又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这种矛盾的两极形象中,传达的是“对立统一”的哲学命题;在狼运用计谋的不同结局中,彰显的是“爱”的力量和意义;在解读狼性的过程中,反映的是人性的弱点:善与恶的矛盾交织,得与舍的利益取舍,生与死的权衡选择……

【关键词】狼;狡猾;智慧;贪婪;大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8-0133-02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册课本里除了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还会有一个专题,其内容或涉及动植物,或涉及自然现象,还涉及思维方式。6个专题中,最让笔者感兴趣的却是七年级上册的“狼”专题,较之荷、叶、鸟、云等自然对象,狼在专题中所呈现的形象之矛盾,主体之深刻,笔者认为是其他动植物、自然景象所无法比拟的。

该专题中有蒲松龄的《狼三则》之一和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两个短篇小说,外加3份短小的参考资料。其中,资料一和资料二是对狼的归类、习性、分布、演化等科学知识的介绍;资料三则比较有趣,是有关人们对狼认识变化的历史逸闻,加深学生对狼自然属性的认识:狼虽然因其嗜杀凶残而让人印象不佳,但在自然界它却是生物链中维持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一环,自有其作用与价值。这就表明狼在不同的文章中其形象地位也是不同的,甚至是充满矛盾对立的,这种对立在蒲松龄和毕淑敏的笔下表现得异常明显。

先看第一篇,蒲松龄的《狼》。文章开头就交代了屠夫的处境:天色已晚,孤身一人,挑着担子,行走郊外。这时饥肠辘辘的两狼盯上了屠夫这个猎物,“缀行甚远”,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一前一后扑上去咬死屠夫呢?想必是屠夫健壮肥硕也不好对付,切不可贸然行事,此刻只能谨慎一些来试探屠夫,渲染恐怖的气氛。显然,两狼的跟踪产生了效果:屠夫先示弱了,竟然主动“投以骨”“复投之”,这是“屠惧”在行动上的直接表现。此刻正是两狼的最佳进攻时机:一则屠夫势单力薄;二来地形位置不利;三是屠夫发出明确讯号:内心恐惧,毫无斗志。如果此时两狼前后攻击,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到时候连人带骨头可都是它们的了。可是两狼在得到骨头时心里就乐开花了,先把到嘴的骨头吃了再说!得了便宜后开始不满足起来,耍起无赖来了,“两狼之并驱如故”,它们一起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想以这种方式给屠夫更多的心理暗示:给我们更多的骨头,否则我们吃了你!利益让它们理智昏聩,贪婪使它们忘记危险。这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张狂使它们被眼前的所谓大好形势冲昏了头脑,最后连性命都搭进去了。其实这不也是人的通病吗——“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当屠夫放弃幻想,决心与两狼斗争到底时,情势发生了逆转:“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怯懦的心理使它们企图继续威胁、恐吓对方,不过很快发现这一招不管用了,这才使起诈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奈何屠夫“骨已尽矣”, 绝境求生的勇气和力量使其“暴起”“毙之”,随后又杀一狼。“顷刻两毙”的结局给两狼的欺诈手段“止增笑耳”,贪婪、怯懦的灵魂滋养的是一具外强中干的皮囊,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纵观全文,导致两狼失败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变诈几何”,而是它们的贪婪与怯懦,对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以致失去了最佳时机,这其实也是人性的弱点。

专题的另一篇小说《母狼的智慧》则处处与蒲松龄的文章相映成趣。首先是环境的改变,从村野荒郊换成大兴安岭,前者是人居住的地方,后者是动物生活的场所。其次是角色的转换,蒲松龄笔下两狼是施害者,屠夫是受害者;毕淑敏却让猎人成为进攻者,母狼变成受害者。语境的变化,是狼在人们心目中形象变化的前提条件。因此,两人对狼的态度也截然相反,不同于蒲松龄对两狼的鄙夷、嘲讽,毕淑敏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狼的同情、悲悯、钦佩、赞叹,猎人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仿佛也是在为自己猎杀母狼的行为忏悔。

文章开篇就说“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这句话虽缺乏科学性,但非常符合猎人的人生经验——整天和大兴安岭的动物打交道的他,不是科学家,没有做过精确的分析,表达上亦不专注于逻辑的严密,他想要传达的是狼的聪明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为此,作者层层铺垫,先用“当年的神勇”表明猎人捕猎技艺的高超,反衬下文中母狼瞒过他保全幼崽有多么不容易;接着又讲述狼只身带多只小狼过河的法子,从普遍意义上来强调狼的聪明才智。在正反衬托后,小说的主角母狼与猎人的较量才正式开场。

和蒲松龄笔下两狼对付屠夫的境况不同,母狼一开始就完全处于劣势:一来它遇到的是所有动物的天敌——猎人;二来这个猎人不但武器先进,而且十分神勇;第三,母狼身边不仅没有帮手伙伴,还带着两个要它保护的幼崽。母狼面对的情况十分紧急,猎人在逐渐接近它们,此刻它有3个选择:第一母子同生共死,第二扔下孩子独自逃亡,第三舍弃自己,保全孩子。当然第一个选择同生几率太小而共死又毫无必要,第三个选择也未必能成功,其实第二种选择对母狼而言是最容易实现的——母狼却毫不犹豫决定牺牲自己保全孩子,这是要冒风险的,假如猎人当时识破它的意图,是有可能放弃它而找狼崽的。但没有时间了,在那命悬一线之际,它只能放手一搏!

母狼的计划就是不要任何遮掩,把自己完全暴露在猎人可视范围之内(“一览无余”),让他拼命追赶,这样猎人就没工夫思考小狼的下落了。果然,猎人“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完全被狼牵着鼻子走——哪个猎人肯放弃再也跑不了的母狼而去找看不见的小狼呢?眼前的诱惑总会让人看不清真相不顾一切,直至追到太阳下山才击毙母狼。母狼的“昏了头”“犯忌”“奇怪”“不可思议”不仅让猎人吃惊,更让猎人疑虑重重,决定寻找答案。经验丰富的猎人借着“两道青烟”发现了“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的两只小狼,如果不是天气的出卖,母狼的计划堪称完美。而此刻猎人恍然大悟母狼用心良苦,可见狼的智慧确实次于人。其实在智慧之外的是母狼的爱啊,用自己的“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只有在这种大爱之下才会有大气魄和大智慧!

文中有处细节让笔者为之动容,“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刻,母狼居然还能考虑到沙丘上的痕迹并用尾巴抹平,这是他一心护卫子女的心思的体现;“轻轻扫过”又表明它此刻并未因情况紧急而慌手乱脚,反而从容镇定,用力恰到好处,这是它以死换生的决心的反映;“居然”是出人意料之意,流露出老猎人的不可置信,那是在白天啊,可见“活儿干得很巧妙”,这实乃是爱的奇迹啊!

狼尤如此,何况人乎?我想母狼那份对子女无私伟大的爱会深深地打动猎人的心,那两头小狼应该是安全的,这正是爱的魔法,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也不能不对它的境遇发生怜悯,爱就这样传递下去……

在不同的语境下,狼分别演绎着狡猾与智慧、虚假与真挚、丑恶与美善的两极对立。以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这种外露的直观对立又有着内在的微妙统一,其实是一元的两极——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毕淑敏《母狼的智慧》不就成功颠覆了狼在我们脑海中的固有形象了吗?这种转换建立在母狼作为受害者及母亲的人设条件下。“狼”专题中以狼的不同形象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哲學命题: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消极方面,也要看到积极方面。

两文中的狼在智谋上不相上下——计划都是在死后才被识破的,可不同的是——母狼因大爱而勇敢决绝,宁愿舍去自己的性命,达到以死换生的目的;两狼因小利而贪婪怯懦,不肯舍去微不足道的骨头,命丧刀下。毕淑敏赞美母狼是为“智慧”,蒲松龄嘲讽两狼是为“黠”“诈”,可见大爱孕育智慧,贪婪衍生狡猾。只有爱才能披荆斩棘,在绝境处逢生;只有爱才能度化生灵,化腐朽为神奇。两篇文章所展现的狼性其实就是人性,善与恶的矛盾交织,得与舍的利益取舍,生与死的权衡选择……想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摆脱困境,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心中更要有爱的信仰。生命的存在,不仅是外在的肉体,更重要的是内心爱的表达与传递。“只有爱,才是最高的哲学,才是我们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我想,这也许就是“狼”专题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主题吧。

(编辑:朱泽玲)

猜你喜欢
智慧
谈“禾”部
谈“禾”部
智慧退敌
小木偶找智慧
智慧星大联盟
智慧闯关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101分的智慧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