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似性角度浅析李清照《醉花阴》英译本

2017-08-11 10:45黄丹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3期

黄丹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诗词是阐释文化的艺术。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而文学语言中包含大量象似性原则,从而使作品本身达到形神兼备的效。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象似性原则,可以使英译文尽量保留原词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意象,打破“诗歌不可译”这一观点,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中象似性这一角度来赏析李清照《醉花阴》的英译版本,分析源语到目的语中形式与意义的有效传递,有利于诗词文化对外传播。

关键词:象似性;诗词翻译;《醉花阴》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01

一、象似性理论简介

哲学界、语言学界、符号学界等领域的学者一直为“语言符号”与“所指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而争论。自二十世纪以来,由于受到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影响,很多语言学家接受了他所说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关系是任意性的观点,将视线局限于传统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的二元模式,即语言与现实。尽管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但象似性理论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直到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登场,对传统语言理论进行批判,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语言是人类在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即在现实和语言的二元模式之间存在“认知”这一媒介。

人类在对现实世界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了概念结构,语言形式在许多方面都与人们的经验结构,概念框架,认知方式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Ungerer,2015)。在《论语言符号相似性》一书中,象似性被定义为:语言符号在语音、语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

二、《醉花阴》简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作,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发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早年,李清照过着是美满的爱情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和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

三、古诗翻译中的象似性

诗词是形式和意义的高度融合体。象似性即指意义在某方面与形式相似的符号。在“诗词”与“象似性”中都出现了“形式”与“意义”两个概念,基于这一点,可以断定诗歌与象似性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诗歌对于象似性的关注似乎远高于对真值的关注。象似性理论与诗词翻译实践之间也存在着互动的可能性。

在诗词翻译中,理想化模式必然是其形式与精神意象的结合。对于诗词来说,形式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形式已然不再是意义的载体,而是其自身的一部分。正是诗词的形式造就了它与其他文学形式的不同之处。既然象似性原则旨在探索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它就可以提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形式的意识,促使译者深入发掘在诗词中,形式是如何服务于意义的构建。

四、《醉花阴》中象似性体现

笔者将从标记象似性和数量象似性三方面来分析《醉花阴》的英译本,选取的英译本为许渊冲先生所译

(一)数量象似性

数量象似性的人之基础是:语符数量一多,就会更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心智加工也就较为复杂,此时自然就传递了较多的信息。数量与空间这两个概念是连通的,数量多了,所占空间也就大了,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映像图也就较大。(王寅,2016)在翻译过程中,要向读者提供适量的信息,就需用适当的语符量。倘若语符数量多了,则传达了比正常更多的信息量,可强调信息,突出主题,言外之意油然而生。

(二)标记象似性

有标记的小句象似于额外意义,处理话语所需要的时间和努力会更多;无标记的小句象似于常规意义和可预测的意义。

在本首词中标记性也有体现。如在下阙最后一句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许渊冲先生给出的英译本为:“Say not my soul Is not consumed. Should the west wind uproll The curtain of my bower, You'll see a face thinner than yellow flower”,其中“销魂”变成了“魂销”,突出词人思念之情漫漫生来,“帘卷西风”变成了“西风卷帘”,小句中主位与述位颠倒,更加显示出其语言前景化的特征,读者读到此句,在大脑和心智加工过程中,会先注意到the west wind, 進而是the curtain, 随着背景推进,使词人怅然失落的情场跃然于读者眼前。

五、结语

象似性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主题之一,将对语言的理解建立在人们感知世界、概念化世界的基础上,通过对认知科学的探索,在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之间建立理据性,诗词又是意义与形式二者的高度结合,因此,将诗词英译与象似性理论相结合,有益于译者突破“形式与意义二选其一”的翻译困境,同时也可以让国内外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文化与其文学形式。

参考文献:

[1]卢卫中. 2003, 象似性与“形神皆似”翻译[J]. 外国语 ( 6 ): 62-69.

[2]王寅. 2016, 认知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许渊冲. 2007, 英汉对照:宋词三百首[M]. 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