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 彭浩敏
当前社会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如何运用“互联网+”所具备的“创新驱动、跨界整合”的新特性,实现传统农民培训与先进办学手段的深度融合,构筑农民培训事业发展的新优势,成为摆在基层农广校面前的一个新题目。招远农广校紧跟时代步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打造“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坐标,实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凝聚新型职业农民健康成长的“智囊团”
招远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互联网支持下,正在走向科学、合理、便捷的轨道,原来的田间课堂、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正在走向互联网课堂;新型职业农民微信平台、QQ平台上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功能优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此外,新型职业农民跟踪服务的部分功能也在新型职业农民微信、QQ平台上得以实现。2016年,招远农广校聘请金都招远汇电商服务机构的专家通过语音对成员进行电商知识培训,对成员在电商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答疑释惑,帮助其搞好电商经营。在农广校的引导和金都招远汇的支持下,已有1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开设了自己的网店,2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开设了自己的微店。
建成新型职业农民增长才干的“加油站”
有了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能够即时通过图片分析、实地指导等方式,得到圆满解决。2016年2月27日,新型职业农民刘雪光在微信平台上发了几张图片,请求帮助分析如何修剪。大家通过分析图片,交流讨论,找到了正确修剪同类果树的方法和技巧。2017年5月29日,新型职业农民张进坤发布了一张西瓜病害照片,培训教师冒高温来到张进坤的西瓜地,实地查看西瓜长势,分析了西瓜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出了解决方案。
配备新型职业农民增收致富的“加速器”
在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招远农广校积极开展农村电商培训。2014年以来,举办农民电商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600多人次。职业农民董晓宏通过网店年销售果品30多万斤;职业农民张海鸣运作的“喜人喜”网店,仅“6·18”当天就接到一万多订单,日销售额达到35万元;职业农民李建文在网上发起组建了服务团队,每年通过平台联系,为果农提供修剪、疏果、套袋等雇工服务达230多个工日,帮助果农套袋100多万个,预约服务工日达350多个;招远市新型职业农民“金剪子服务队”通过网络联系,为果农修剪果树面积达4000多亩,成为服务果农的中坚力量。
目前,招远市新型职业农民QQ群和微信交流平台已运作1200多天,共有350多名农民参与交流,文字记录达1240万字。培训教师通过相关网站、交流平台传播农业信息1650多条,通过网上或实地解决技术、销售等问题1100多次,制作并播放技术资料1800多篇次。
当前,一方面“新技术”与“老传统”的更替更合理。农民培训的内容之一是更替“老传统”、传播“新技术”。在信息闭塞的情况下,“老传统”根深蒂固,“新技术”传播速度慢,难以展现;在互联网条件下,“新技术”与“老传统”的对比真实可靠,学员接受他们之间的更替会更加合理。另一方面,“新思维”与“旧理念”的博弈更成功。农民培训的重点之一是抛弃“旧理念”,引进“新思维”。在信息闭塞的情况下,“旧理念”束缚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在互联网条件下,“新思维”改变了农民的发展理念,解放了农民的思想,打开了农民的新思路。
今年年初,农业部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量超过2000万人,务农农民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基本接受一次培训,线上培训课程不少于总培训课程的30%,实行线上跟踪服务。因此,作为专门机构和发挥主体作用的农广校体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农民培训事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充分利用媒體资源,开发适合本地特点的互联网资源,对培训实行全程信息化监管,扎实推进农广校教学改革,才能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招远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