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精密传动机构及伺服驱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管理思路初探

2017-08-11 10:56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朱成林郑继贵张京梅邓烨周巍峰
航天工业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分中心中心工程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朱成林 郑继贵 张京梅 邓烨 周巍峰

机械工业精密传动机构及伺服驱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管理思路初探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朱成林 郑继贵 张京梅 邓烨 周巍峰

机械工业精密传动机构及伺服驱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于2014年5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式批准建设,建设周期为2年,其致力于军民两用技术研究,打破垄断形成军转民平台、技术转化平台、对外产业化平台。

2年建设期间,工程中心依据《机械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采取“组织机构+平台”的管理思路运行,按照“资源尽量依托、人员相对独立”的思路开展机构设置工作,以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博士后工作站为依托,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流动用人机制,组建了包括管理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工程中心主任等在内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全流程管理体系,有效的保证了工程中心高效、可持续发展。同时,工程中心在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基础与工程研制能力和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下,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成果转化机制。

一、管理思路

1.总体思路

工程中心按照“组织机构+平台”的管理思路运行,组织机构完善,两大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行开放、流动的用人机制,运营管理高效、严谨、务实,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运行良好。

2.组织架构

依托于研究所现有资源,以研究所伺服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博士后工作站为支撑,构建了集管理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汉中分中心、科技园分中心、综合管理办公室、战略研究组为一体的组织机构。

管理委员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及研究所组成工程中心管理委员会,对工程中心进行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监督和审查财务预决算,协调成员单位及相关合作单位间的关系。

技术委员会。成员由来自研究所、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以及行业内的技术委员会与相关专家、学者组成。技术委员会为工程中心的技术咨询机构,负责对工程中心的发展目标、工程学术方向、重大项目的立项和技术路线的确定提供咨询,并且负责工程中心所开发科研项目的规划、评审和认证工作。

中心主任。中心设常务副主任1名,对工程中心进行专职管理,具体负责分中心的技术开发、技术应用研究和日常事务工作。同时为了加大管理力度,依托研究所研发中心管理资源,设立副主任4名,兼管分中心技术开发工作和开展技术应用研究。工程中心主任负责落实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策,并负责工程中心的日常管理、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

工程中心分中心。按照“掌握核心、支撑军工、面向产业、整合资源”的建设思路,工程中心分别建立了“工程中心精密传动机构技术分中心”和“工程中心伺服驱动系统技术分中心”。

工程中心精密传动机构技术分中心位于陕西汉江机床厂内,简称汉中分中心。主要承担新型行星滚柱丝杠、新型谐波减速器和高精密RV减速器的核心设计理论、工艺研究和批产工艺验证工作;工程中心伺服驱动系统技术分中心位于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内,简称科技园分中心。主要进行伺服驱动系统技术集成和转化,与中关村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孵化中心合作共建军民转移、转化平台,进行军转民技术的调研和二次开发。

综合管理办公室。工程中心日常行政事务由研究所研发中心综合管理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主要职能为技术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及实验室管理、人事及档案管理、安全与保卫保密、财务、合同等行政管理工作。工程中心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进行高效管理,在科技园分中心和汉中分中心各设置1名专职行政助理员,负责2个分中心的具体管理工作。

战略研究组。根据工程中心建设需要,新成立战略研究组,主要开展战略情报研究、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模式、军民融合政策研究、知识管理平台研究、全流程项目管理体制研究,负责牵引工程中心开展核心部件研发应用转化工作并对重点行业进行战略分析和业务拓展分析,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市场服务部。负责创新技术军民融合的探索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推广;与国内大专院校研究合作项目的洽谈和签约以及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组织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负责新产品的引进及融资;开展与国内同行企业成果转让的相关洽谈签约等;开展高端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引进、人才培养等工作。

精密传动机构及伺服驱动系统测评中心。在深度开展研发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借助国内优势单位之力,积极策划精密传动机构及伺服驱动系统测评中心建设。将评测工作按照打基础、建能力、制定标准的思路开展,按照工程中心的任务需求,确定精密传动、电机、驱动控制3个方向,分别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3.人员梯队

工程中心人员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艺人员、技能人员构成。实行开放、流动的人力资源机制,其人员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构成,截止到2016年5月,固定人员共36人,流动人员22人,共计58人。

固定人员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和管理人员,并配备一定数量的高、中级技术工人。其中,研究员3名,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16名(含2名助理工程师),技师8名。

工程中心依托研究所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配备电机、驱动控制、机械专业相关流动人员22名,对工程中心的业务发展与拓展进行大力支撑,流动人员含电机专业6人,控制驱动专业11人,机构技术专业5人。

二、运营管理

工程中心运行管理在研究所管理制度框架下进行,严格遵守航天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有关规定。同时在挂靠单位伺服技术研发中心相关预研管理制度的关照下有序运行。另外,工程中心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也形成一套独特的管理制度,汉中分中心和科技园分中心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分中心管理制度,总分结合的运行管理制度为工程中心的有序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制度管理

研究所在50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完备的经营管理、科研生产和质量保障一体化机制,并拥有了完整的研发系统和技术体系、体制机制完善、保障体制完备。在这一框架下,工程中心严格遵守航天“零缺陷”的管理理念,在《机械工业联合会工程中心管理办法》和研究所相关管理规定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工程中心实际的管理规章,工程中心的各项工作在此制度框架下有序运转。

一是“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工程中心在科研生产工作中全面贯彻“零缺陷”的质量管理理念。首先,梳理所标准体系,制、修订标准规范。在原有伺服产品设计规范体系、工艺规范体系基础上深入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选择典型产品为代表,制定精密传动、伺服驱动、电机相关标准24项;其次,要落实“零缺陷”管理,开展全过程防差错体系探究。工程中心以 “零缺陷”理念为引导,坚持“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为原则,开展全过程预防差错工作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同时针对典型问题开展专项整顿工作,有效减少同类问题的发生;最后落实“三级审签”精细化管理,规范设计过程。研究所形成了单元产品设计图样三级审签制度。工程中心严格遵守这一规定,规范实施三级审签,避免出现因人员能力不足导致的审签环节错审、漏审情况的发生。

二是完善的管理规章。工程中心按照《机械工业联合会工程中心管理办法》要求,在研究所相关规定框架内制定出符合工程中心实际的中心级管理办法和分中心管理办法,共19项。工程中心管理制度完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运行。

2. 运营制度

主任负责制。设立主任1人,常务副主任1人,对工程中心业务进行全面管理,同时为了加大管理力度,另设副主任4人,由挂靠单位伺服技术研发中心4位副主任兼任,分管控制驱动、电机、电源和系统技术。工程中心领导成员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和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熟悉了解国内外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及社会活动能力。

专家评审制度。由项目组提出和发起,由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进行全方位的论证,同时聘请高校、行业专家对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并对同意立项的项目提出指导意见和改进措施。

项目负责人制度。对报名承担项目开发的科研人员和项目开发方案进行严格筛选,在工程中心内部选取合适人选组成建设团队,由中心技术委员会选择最佳的方案,项目负责人对完成项目的计划、经费等进行统筹管理,并对项目成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项目、外骨骼项目均经过选拔竞争上岗,并在中心进行公示。项目负责人制旨在加强项目内部管理,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也起到了模范示范作用。

3. 考核机制

实行科研成果效益和科研承担人员个人利益挂钩的量化考核方法,有助于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效率,并且全面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工程中心采用班组、工程中心、研究所层面评比相结合的量化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分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预研论证考核和年终奖励。中心主任是绩效考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绩效考核执行过程和考核结果应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此外,工程中心还设置了多项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方式。一是物质奖励吸引创新人才。在项目研制过程中设置关键节点,完成工作后即刻兑现奖励,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产业创新工作;二是年度评比营造预研氛围。每年举行一次项目评比,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项目组进行奖励;三是专项基金鼓励突破关键技术。设置专项奖励基金,对取得专项关键技术重大突破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奖励;四是长效挂钩鼓励成果转化。对成功实现成果转化的项目团队,奖励创新发展基金,对项目研发团队和个人采用绩效回溯、利润分成等多种方式进行奖励。良好的考核激励机制使工程中心全体员工保持了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工程中心上下拧成一股绳,充满活力和战斗力。

4. 人员培养

工程中心新员工培养采取“师带徒”、“项目锻炼”的人才培养方式。实行开放、流动的用人机制,晋升渠道畅通、有进有出,始终保持科研队伍的高效精干。聘用携带科研成果的成熟人才到工程中心从事工程化研究开发和试验及成果转化工作。目前有1人晋升为技术负责人、3人晋升为主任预研师、5人晋升为副主任预研师。科研人员配备能够充分满足工程中心的运行需求,人才培养方式及规模符合工程中心运行需要。

5. 资源保障

工程中心依托研究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开展建设,2个分中心分别与汉江机床厂和中关村军民协同技术创新孵化中心开展合作,人、财、物、场地、设备等资源保障充足,科研生产工作有序运转。另外,在工程中心项目管理方面,优化管理流程,缩短管理链条,由所计划处对工程中心项目实行全方位、全寿命周期管理,确保质量、进度、经费、成本的协调统一和高效管理。

三、未来发展方向

1. 3年内建设国家级工程中心

2016年12月1日,机械工业精密传动机构及伺服驱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开启了省部级工程中心正式运行的新篇章。工程中心的下一步目标就是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级工程中心建设要求开展建设,制定工作目标,3年内申请建立国家级工程中心。

2. 建立工程中心佛山分中心

未来工程中心计划通过ICI孵化中心平台,与佛山高新区政府合作,以谐波减速器试点产业化。为汉中分中心与科技园分中心提供孵化产业基地,面向市场需求与地区资源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为所内其它技术产业化提供渠道。

3. 建立康复外骨骼技术集成平台

科技园分中心致力于伺服驱动系统技术集成和二次开发,未来目标是打造康复外骨骼技术集成平台,医工结合,通过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高校、ICI孵化中心通力合作实现外骨骼技术的产业化。▲

猜你喜欢
分中心中心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浅析河南省体育彩票(地市级)分中心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子午工程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工程
全国首个民族出版产品质检分中心成立
城市高速公路管理分中心土地集约化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