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摘要:《沉默的羔羊》是托马斯·哈里斯的代表作,之后被拍为电影并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奖。该作品尤其以其所制造的悬疑和恐怖而著名。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来解读《沉默的羔羊》中三个主要人物——史塔琳,汉尼拔,及野牛比尔。从童年经历入手来解析三人行为习惯及发展模式,进一步探究各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特色的性格特征。旨在说明童年的培养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潜意识在指导一个人的行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沉默的羔羊》;人格理论;潜意识
1、引言
《沉默的羔羊》是小说家、电影剧本作家和戏剧作家托马斯·哈里斯的名著,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刻反映美国社会犯罪问题的经典作品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特工史塔琳、精神分析医生汉尼拔和杀手野牛比尔这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1992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圣诞节前夕在美国上映,一夜之间风靡全世界,得到了广大学者和评论家的关注。
以往的评论者多数从影视界对影片的结构、犯罪心理、人物性格、电影艺术等各方面入手,对电影和小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来解读《沉默的羔羊》中三个主要人物——史塔琳、汉尼拔及野牛比尔。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文从童年经历入手从心理学角度来解析三人的行为习惯及发展模式,进一步探究各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特色的性格特征,旨在说明童年的培养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2、人格结构对三位主人公的影响
在汉尼拔的要求下,为了得到帮助,史塔琳断断续续地道出了儿时的不幸遭遇。父亲去世后,史塔琳来到牧场上投奔了表亲。然而,她却在一个天还没有亮的早晨离开了。在一再要求下,史塔琳道出了原因。当时她听到像孩子哭似的尖叫声,寻声走进了牲口棚,却惊恐地发现一只只的羊正在被宰杀着。她尝试着把它们都救出来,却失败了,只好抱起一只跑了出去。在这一段场景中,完美地展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史塔琳看到当时那一幕时,首先产生的是恐惧——“本我”,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按照“本我”的“快乐原则”,她应该马上离开,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说明她的“自我”在起作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从而对她的“本我”进行了有效的约束。最后,史塔琳抱起一只羔羊跑走了,这已经上升到“超我”,从而使得“自我”道德化,按照“至善”原则指导着“自我”,从而发出救羊的动作。在以后的人生中,“羔羊的尖叫声”时刻提醒着史塔琳,并且激励着她,使其努力奋斗,最后终于停止了“羔羊的尖叫”。史塔琳用“自我”有效地约束了“本我”,从而实现了“超我”。
而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位主人公——野牛比尔。由于小时候备受继母的虐待,比尔形成了心理阴影,并且把这一切归因于自己的性别跟继母的性别不一样。因此,他曾经三次试图做变性手术,却均遭到医院的拒绝。后来慢慢成长为变态杀人狂,专门杀害皮肤好的女性,并且取其皮肤用于缝制衣服,以此为乐。这反映了他受“本我”的影响非常之大,一直遵循着“快乐原则”,只要自己快乐就行,完全不顾及他人,完全不受“自我”的约束,更谈不上“超我”。因此,比尔走向了“本我”的极端而无可救药。虽然比尔和史塔琳有着类似不幸的童年经历,但是,由于二者在处理“本我”的方式上大相径庭,形成了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分别出于人格的两个极端——史塔琳处于“超我”的位置,而比尔处于“本我”的极端。
作品中最矛盾的一个人物就是汉尼拔,他游走在“自我”的兩端。汉尼拔有着令人毛骨悚然而又痛苦得不堪回首的童年经历,在战乱的年代,他的妹妹被饥饿而又残暴的侵略者们活活地吃掉了,而他也备受折磨。这对他形成了永远都抹不掉的心理阴影,由此,也造就了他人格的两面性。一方面,他是非常了不起的心理博士,帮助患者治疗心理疾病,是“天使”,从这一点来说,汉尼拔处于“超我”阶段。而另一方面,汉尼拔却是残暴的吃人者,曾经吃掉一位护士的舌头和一位调查员的肝,从这一点来说,汉尼拔处于完全“自我”的阶段。所以,汉尼拔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自我”完全没有协调好“本我”与“超我”的关系,时而处于“本我”的极端,时而又处于“超我”的极端,最终导致了人格的彻底分裂。
3、结论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完全遵循着“快乐原则”,就像是恶魔一样,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这些潜意识如若不加控制,必然会唤起童年时期的一些不幸遭遇,最后使人变得疯狂。只有通过“自我”进行适当地约束和引导,不断实现“超我”,才能摆脱“本我”的魔障,就像史塔琳一样,最后终止了心中的“羔羊的尖叫声”,否则,只能走向比尔的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