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节选)

2017-08-10 23:39梭罗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7年7期
关键词:种豆上海译文出版社鲁滨逊

还在任何土撥鼠或松鼠窜过大路,或在太阳升上橡树矮林之前,当时一切都披着露珠,我就开始在豆田里拔去那高傲的败草,并且把泥土堆到它们上面,虽然有些农民不让我这样做——可我还是劝你们尽可能趁有露水时把一切工作都做完。

一清早,我赤脚工作,像一个造型的艺术家,在承露的粉碎的沙土中弄泥巴,日上三竿以后,太阳就要晒得我的脚上起泡了。太阳照射着我锄耨,我慢慢地在那黄沙的冈地上,在那长十五杆的一行行的绿叶丛中来回走动,它一端延伸到一座矮橡林为止,我常常休息在它的浓阴下;另一端延伸到一块浆果田边,我每走一个来回,总能看到那里的青色的浆果颜色又微微加深了一些。我除草根又在豆茎周围培新土,帮助我所种植的作物滋长,使这片黄土不是以苦艾、芦管、黍粟,而是以豆叶与豆花来表达它夏日幽思的。

——这就是我每天的工作。因为我没有牛马、雇工或小孩的帮助,也没有改良的农具,我就特别地慢,也因此我跟豆子特别亲昵了。用手工作,到了做苦工的程度,总不能算懒惰的一种最差的形式了吧。这中间便有一个常青的、不可磨灭的真理,对学者而言,是带有古典哲学的意味的。和那些向西穿过林肯和魏兰德到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去的旅行家相比,我就成了一个agricola laboriosus(劳苦的农夫)了;他们悠闲地坐在马车上,手肘放在膝盖上,缰绳松弛地垂成花饰;我却是泥土上工作的、家居的劳工。

(选自《瓦尔登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赏析

我们还可以通过“补充式”阅读来丰富感受,启动想象。例如可能我们一直在想:鲁滨逊是怎样种地的呢?梭罗的《瓦尔登湖》中这段关于“种豆”的描述,会令我们的想象更加细腻——种稻种麦的鲁滨逊,他的一举一动,会不会与晨兴理荒秽于豆田之中的梭罗有相似之处?

当我们把这样两段文字参照着阅读时,以种豆为乐的梭罗的形象,会不会在无形中充实了我们对在苦难中挣扎的鲁滨逊形象的理解?受了梭罗种豆形象的启示,我们会生出这样的感受:与刚上岛时相比,鲁滨逊的形象变化了,少了一些愤激、慌乱,多了一些平静、理性,这似乎在象征着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与协调中,思想一点点变得理性、坚定、深邃了一样。这样看鲁滨逊的形象,它就又多了一些社会学、文化学的意义。

猜你喜欢
种豆上海译文出版社鲁滨逊
一个人的好天气
一个人的好天气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The Study on Cultural Conflict and Compatibilit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from the Study of “the Joy Luck Club”
科学报道,一项种豆得瓜的事业
伢伢种豆
Brief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Deviation in Oliver Twist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种豆得瓜 猎兔得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