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林 李淑萍 宋唯一等
[摘要]选择中关村发展史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出了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模式。该模式揭示了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机制,为解决高水平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理论,适用于省级区域尺度层面的原生区域建设。
[关键词] 中关村;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机制;内容分析法;区域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12-4-3
1前言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Ⅲ,由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时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依次发展而成。该区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已在全球产生了重大的区域创新影响力,被认为是中国知识经济的发源地。因此,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是一种典型的区域发展类型,破解其区域发展机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相关研究表明,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破解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动力,即五类动力因素的协同作用,因而,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机制未被破解。基于以上分析,该文选择中关村区域发展史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即通过对文献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了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动力,建构了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模式。该模式揭示了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机制,为解决高水平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理论,适用于省级区域尺度层面的原生区域建设。
2中關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动力分析
第一,推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区域个体迁入,主要表现在198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春先,首先引人并应用美国硅谷经验,创办了中关村首个民办科技机构,即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开启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二是区内认识改变,主要表现在首次认识到应该学习国外经验,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认识到我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需要改革,需要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新技术扩散的新路;三是区内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的内部环境,即科技人员走出研究院所、自主经营、自筹资金、自负盈亏、依法自主决策;四是区外条件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关村外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例如: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开放了中美两国科学家的互访交流,1982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从理论上解决了有关中关村的争议,1983年1月中央有关领导又肯定了中关村科技人员的积极探索,1985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五是区内人员工作,主要表现在陈春先、纪世瀛、崔文栋、陈庆振等相关人员的创新性研究工作。总之,以上五类动力因素的协同作用,推动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的形成与发展。空间格局层面由最初的一个技术服务部发展成了“F”型地区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近百家科技企业聚集此地。该时期延续至1988年,称为先锋期。
第二,推动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时期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区域个体迁入,主要表现在1988年基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的区域发展成果,中关村引入并应用中央办公厅联合调查组提出的兴办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建议,开启了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时期;二是区内认识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中关村高技术企业不仅合理而且合法;三是区内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时期的内部环境,即思想再一次解放、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更为活跃;四是区外条件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关村外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例如:国务院于1988年5月正式批准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以及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等);五是区内人员工作,主要表现在中关村人等相关人员的创新性研究工作。总之,以上五类动力因素的协同作用,推动着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时期的形成与发展。空间格局层面由原来的“F”型地区发展成了“一区五园”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该时期延续至1999年,称为发展期Ⅰ。
第三,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区域个体迁入,主要表现在1999年基于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时期的区域发展成果,中关村引入并应用江泽民的指示即借鉴国外创建科学城的有益经验建立科技园区,开启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二是区内认识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政策、法制、商务和基础设施等环境需要进一步持续改善,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三是区内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的内部环境,即定位于高端产业的功能区;四是区外条件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关村外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例如:形成了容忍失败、鼓励冒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依靠科技和知识致富的思想观念,以及国务院于1999年6月5日批复了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命名等);五是区内人员工作,主要表现在中关村人等相关人员的创新性研究工作。总之,以上五类动力因素的协同作用,推动着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的形成与发展。空间格局层面由原来的“一区五园”发展成了“一区十园”的中关村科技园区。该时期延续至2009年,称为发展期Ⅱ。
第四,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区域个体迁入,主要表现在2009年基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的区域发展成果,中关村引入并应用国务院提出的“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决策”,开启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二是区内认识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应该围绕创新创业主体的发展需要,从人才资源、科技金融、科技研发、土地利用、政府服务和管理、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等六方面深化改革;三是区内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的内部环境,即创新创业为主体,并于2010年底出台了《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条例》;四是区外条件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关村外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例如:“1+6”先行先试政策,2013年习近平等政治局全体成员到中关村集体学习,2015年李克强两次走进中关村创业大街和中关村展示中心)。总之,任何主体只要符合中关村示范区的发展要求都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五是区内人员工作,主要表现在中关村等相关人员的创新性研究工作。总之,以上五类动力因素的协同作用,推动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的形成与发展。空间格局层面由原来的“一区十园”发展成了“一区十六园”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形成了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以及大量的“创客”工作作室。该时期延续至今,称为顶极期。目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仍处于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顶极期。
综上所述,五类动力因素的协同作用,及时处理着中关村群落内部与外部的变化,推动着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发展路径递进是其突出特征,结果是空间格局层面逐期增大,直观表现是“F”型地区→“一区五园”→“一区十园”→“一区十六园”。
3研究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动力是区域个体迁入、区内认识改变、区内环境变化、区外条件改变、区内人员工作五类动力因素的协同作用。据此,该文创建了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模式,即中关村群落层面,借助区域个体迁入、区内认识改变、区内环境变化、区外条件改变、区内人员工作五类动力因素的协同作用,通过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时期、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时期、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等四个时期的依次形成与发展,及时处理着中关村群落内部与外部的变化,推动着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发展路径递进是其突出特征(图1)。该模式,揭示了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机制,为解决高水平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理论,适用于省级区域尺度层面的原生区域建设。由于同一区域社会环境中具有演替与波动特性的是知识群落,知识群落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因此,中关村群落层面的区域发展模式,为建构知识群落层面的促进型进化机制,提供了区域发展方面的检验案例,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