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砚砚 刘勤 檀律科
摘要 农业农村要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本文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研发的措施,包括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激励机制,建立科研、开发、推广循环发展机制等,以培育农村发展动能。
关键词 农业;科技研发;科技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 S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3-0267-01
2016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当前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中央1号文件中第四部分第17个重点内容强调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为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提供动能。
1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我国农业科技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协作不力等问题,科技与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导致许多科研成果不能得到有效转移转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发展和创新活力[1]。
2007年底,农业部、财政部围绕产业需求配置科技资源,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体系模式”是我国农业科研机制改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农业科技领域的一次重大管理创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不触动现行管理体制前提下,以支撑和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为目标,打破部门、区域及学科的界限,在全国范围内搭建了农业科技联合协作平台,致力于解决部门分割、地区分割、效率不高等制约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至今,50个产业技术体系凝聚了全国2 237位专家,其中包括25名院士,形成了科技创新整体合力[1];围绕特色农业产业链梳理学科链,围绕学科链完善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串起了农业产业科研“一条线”;给予长期稳定经费支持,构建上下联动、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创新体系,为科技人员安心科研提供保证,凝结了科研人员“一条心”。
2014年底,由农业部主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建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联盟建设以项目为牵引、推进实质性合作。在科技创新方面,聚焦科技资源共享、产业瓶颈问题及区域重大问题,着力解决农业全局性重大战略与共性技术难题和区域性农业发展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促进原始创新、协同创新、管理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一盘棋”、科技经济结合“一条龙”、解决问题“一体化”的管理格局。在机制创新方面,集聚全国农业科研优势资源和力量,聚焦创新资源整合、创新环节结合、创新主体融合,搭建了科企合作、上中下游衔接、多学科协同的三大平台。
在发力供给侧改革的今天,推进资源开放、共享、融合,打破条块分割,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是加快农业科技研发,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路径。
2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建立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激励机制
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确保项目从市场中来、成果到市场中去。
2.1 转变科研管理和立项方式
变短期项目管理为长期稳定支持;变“条块化”研究为围绕“产业链”攻关。建立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的项目生成机制;形成科技支撑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发展框架,使农业科技开发紧密联系产业发展、更加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从2011年开始,国家农业科技研发主体单位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态势,结合自身优势,以解决制约现代重大科技问题为核心,着力强化需求应用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问题聚焦,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2],围绕农产品产业发展和关键技术创新,围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重大产品及装备研制,结合目前技术成熟情况,不断凝练研究方向和科研目标,确保科技研发项目来源于生产、成果服务于发展,形成了耕种机械、收获机械、植保及资源化利用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4个学科领域和土下果实收获机械、果蔬茶类收获机械、植保机械、生物质转化利用装备、农业机械智能控制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系统优化与评价等 11个研究方向的科研架构,提高农业科研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 落实成果转化与科技人员利益紧密挂钩的政策
根据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制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收益分配办法,切实将科技成果转让、转化、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的收入提取奖励,发放到创造成果的科研人员手中,增强科研机构、高校和广大科研人员从事科技研发的动力,促进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快速有效的转化应用。
2.3 完善农业科技研发评价体系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校应当完善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研究支持方式,建立差别化农业科技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职称评定和考核评价办法;建立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激励机制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3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建立科研、开发、推广循环发展机制
农业科技具有区域性、公益性、周期长、见效慢等特征,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效率和水平,必须要建立科研、开发、推广循环发展机制。一是建立科研院所、企业、农业推广部门联动机制,具体分析产品和技术的市场需求与选择,通过市场化和公益性推广的有效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科研、开发、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加大推行农业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与联合发布机制,整合农业推广资金项目,促进农业技术研发者、推广者和使用者的紧密结合,提高农业科技深度和广度、农业技术应用范围和效益。三是依托各类农业园区、互联网、示范基地、试验基地,按区域和产业建设相对稳定的科技试验和技术示范平台,并强化示范平台对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的推广作用及职业农民的培训功能。
农业科技研发成果大多是公共产品,要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尽快理清农业科技研发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边界[3]。一方面发挥政府对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技术等科学研究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源优势,强化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大力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科技研发和公益性领域技术研发,同时鼓励农业企业紧密联系科教单位,并开展合作,共同研发农业公益性领域科技、创新基础性前沿科技,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推动农业科技研发的开展[4]。
4 参考文献
[1] 曹茸,李丽颖,吴佩.农业科技创新的“体系模式”: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纪实[N].农民日报,2016-05-08(001).
[2] 罗志军.推动江苏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J].江苏农村经济,2015(2):4-9.
[3] 辛明臣,王玉玲,辛淑娟.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J].吉林农业,2016(6):54-55.
[4]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5-05-08)[2017-03-10].http://www.moa.gov.cn/zwl-lm/tzgg/tz/201505/t201505-15_4598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