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烁
摘要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多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普遍较为关注。近年来无公害农产品广受欢迎,本文分析了无公害农产品监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提高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监管;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3-0249-01
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特别关注的话题,尤其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使得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迫在眉睫。随着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相关监管制度已逐步实施,但目前市场中无公害农产品监管的相关体系还不健全,导致食品问题频繁发生,随着相关管理质量的提高,目前食品质量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综合效益日益提高。随着各地农产品质量检查机构与卫生安全机构的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监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本文主要就无公害农产品监管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1 无公害农产品监管现状
1.1 监管体系不完善
目前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个数等均呈现大规模增长趋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有多个,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省级示范基地,部分城乡地区也设立了相关的示范基地,大面积地组织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并且培养了大量的产检人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假冒伪劣产品占据了市场的部分领域,且人们对于假冒伪劣产品与无公害农产品无法准确辨认。目前市场上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繁多,各种广告信息肆虐,给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了极大困扰。
案例1:市场上曾出现过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即“红心鸭蛋”事件,也就是在喂养鸭的饲料里人为添加非法药品,产下的鸭蛋就是红心鸭蛋。现已查明“红药”的主要成分是工业染料苏丹红Ⅳ号。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癌物。
案例2:健美猪指用瘦肉精喂养的猪,它们拱背收腹,屁股浑圆,肌肉结实,因而被称为健美猪。2011年3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曝光,这些服用禁药的猪肉竟然有许多进入了著名肉食品加工企业集团。
因此,应完善相关法律,大力制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食品监督部门应加大产品抽检力度,且大范围地进行抽检,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2 无公害农产品的品质普遍提高
良好的农产品离不开优良的环境,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下,产品的合格率逐渐提高。产品的产地环境对产品有重要的影响,在种植无公害农产品时需要对其产地进行环境检测,如工业园区等区域就不适合种植、饲养无公害农产品,需要相关人员对当地水质、空气、土壤等进行相关检测,以判断是否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在目前的生产中,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正逐年提高,产品合格率也大幅提升,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相关监督机构需要进一步监督经营者合理使用农药、兽药,并积极引进优良品种等,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2 無公害农产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者认识不足
无公害农业产地符合一定条件、生产符合一定规范、产品符合一定标准、认证符合一定程序且取得合法环境品质优良特征标志的农产品称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意义在于提供健康安全的产品,生产者需明白无公害农产品与其他普通农产品的区别,以及与市面上出现的一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的区别,对于一些先进生产技术也需要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一种标准系统化的模式,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应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等。因此,生产者要对这些标准熟悉并严格遵守,以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质量[1]。
2.2 农产品数量多,监管范围有限
当前农产品市场上产品种类较多,对于许多产品无法辨认其是否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与非认证产品鱼目混杂,造成消费者无法辨别。因此,在相关质检机构的监测下还需成立市场监管体系,有效降低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的通过率,减少其市场流通量。对于一些频繁出现问题的产品,食品行业需要加大监管力度。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其种类过于繁多,这就使监管部门无法进行全面排查,抽检范围非常有限,导致一些产品虽然是无公害农产品,但其质量完全不合格,未经监管部门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便流入市场,最终导致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购买者无法辨别。综上所述,整个生产监管范围有限,使得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提升较困难[2]。
3 对策
3.1 加强产品质量检测
质量问题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监督的核心问题,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可采取抽样检测,具体要求进行产地随机取样,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抽样标准进行抽样。对于抽样检查工作,可由市农业行政执法机构按照生产季节、产地分布情况组织调查,各市、区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和检测机构共同配合。检测机构需经国家有关质量机构的认定认可,并提供法定依据的检测项目和检验报告。与此同时,要大力培养合格的检验人员,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保证相关检测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以便及时发现检查中遇到的问题,避免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3]。
3.2 加强产地环境监督
环境质量问题直接决定了农产品质量,目前污染源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这些问题均与农产品质量有关。如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排放导致当地水质遭受严重破坏,进而使农产品中含有有害物质,最终随着食物链的循环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若未合理使用化肥,则化肥中的磷肥进入土壤中导致化肥的功效大减、土壤环境受到污染,氮肥进入土壤中使土壤中氮肥严重超标,随着农产品进入人体,以硝酸盐形式存在于人体中,在相关还原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对人体有非常大的危害。因此,产地环境决定了农产品质量,良好的生态基地是产品质量的保障。这些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因而也是一项复杂工作,需要各个岗位的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4]。
3.3 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进行思想指导
一些基层的农产品生产者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培训,因而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没有明确的认识,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应该在基层生产者中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的宣讲,对其进行科学的讲解,合理规划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同时,可以进行示范指导,让生产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不断强化农产品安全意识,提高对农产品问题的认知度。通过这些指导可以改变生产者的观念,提高其法律意识。通过对相关食品安全法进行大力宣传,进而提高生产质量。
4 参考文献
[1] 张锋,万凯,王富华.无公害农产品监管问题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197-198.
[2] 余宏.无公害农产品监管问题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2(6):62.
[3] 张锋,杨玲,牛静.无公害农产品监管现状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3):263-266.
[4] 冯丽君.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现代化农业,2009(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