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慧 黄英兰 黄金勇
摘要 阐述了玉林市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香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玉林香蕉产业发展需引进优良品种、开展低产低效果园综合治理和重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的研究、强化政府职能、大力扶持香蕉产业等对策。
关键词 香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广西玉林
中图分类号 S6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3-0092-03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of banana industry in Yulin City.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lanters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introducing quality varieties and advanc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researching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synthetical control measures of important pests and diseases.It is also necessary for government to strength its function to support the bananas industry.
Key words banana industry;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countermeasure;Yulin Guangxi
玉林市位于廣西省东南部,土地面积共有12 838 km2,是广西的香蕉主产区之一。玉林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09°32′~110°53′,北纬21°38′~23°07′,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8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641.0 h,年平均降雨量1 592.0 mm[1],年平均无霜期350 d左右,气候条件适宜香蕉种植。玉林香蕉种植历史悠久,各县(区)均有种植。20世纪80年代末,玉林香蕉种植面积突破1万hm2,栽培面积居广西第一,产量达21万t[2]。香蕉产业是玉林农业的主要经济支柱。黎湛铁路、国道324、广昆高速及在建的呼北、玉湛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发展香蕉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产业化、标准化和产销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1 发展现状
1.1 种植及分布情况
玉林香蕉种植分布较广,种植面积较大。截至2015年,玉林市香蕉种植面积达8 234 hm2,其中,博白3 582 hm2、北流2 893 hm2、陆川733 hm2、玉州105 hm2、福绵733 hm2、容县129 hm2、兴业59 hm2。全年总产量为26.4万t,全年总产值为4.7亿元。
2006—2015年玉林市香蕉总产量一直保持平稳增长,除了2008年上半年因霜冻导致香蕉产量下降,其他年份香蕉总产量均逐年增加。2006年以来,玉林市香蕉平均单价基本保持在1.3元/kg以上,并且保持了10年之久,在2011年平均单价高达2.35元/kg;2012年玉林市香蕉面积达到8 309 hm2,是近10年的最大种植面积,产量达到21.04万t,分别占玉林市当年水果面积和产量的5.47%和29.64%(表1)。
1.2 主要种植品种
玉林市香蕉主栽品种为目前生产上的高产品种巴西蕉和威廉斯,主要来自广西南宁、广东高州培育的组培苗。
巴西蕉假茎高220~330 cm,叶片较细长而直立。果穗较长,梳距大,果指长19.5~26.0 cm,单株产量18.5~34.5 kg,梳形果形较好,具有优质丰产的特点。巴西蕉品种根据假茎颜色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巴西红杆和巴西青杆[3]。
威廉斯假茎高235~320 cm,叶片较直立。果穗果轴较长,梳距大,果指长19.0~22.5 cm,梳形整齐,品质中等[3]。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规模小而散,生产技术水平低
玉林市香蕉生产以散户为主,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独立种植运作,生产经营规模小,种植面积多数在3.33 hm2以下;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对果园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基本灌溉设施不全,水肥一体化技术、抹花垫把及索道采收等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水平滞后,大部分散户不具备专业的香蕉种植技术,这直接引起香蕉发病率升高、护果剂喷施不当、防风竹竿方向错误等现象,最后导致香蕉产量低或绝收,且品质普遍不高,售价低,严重打击了农民种植香蕉的热情。同时,不成规模的生产严重影响了香蕉产业整体效益,制约着玉林地区香蕉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2.2 采收期集中,没有实行错位应市,市场压力大
玉林市香蕉基本以春植为主,主要种植威廉斯、巴西及粉蕉,上市时间集中在10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与广西80%香蕉的上市时间重叠,香蕉市场价格波动大,增大了玉林市香蕉的销售压力,有时甚至会出现滞销,并间接影响了下年的香蕉产量和上市时间,从而产生巨大的产业风险。
2.3 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品牌意识不强
目前,玉林市香蕉产业主要经营体制是单家独户分散经营,为数不多的果农合作组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种个体分散经营方式弱化了农户的市场驾驭能力,使其难以应对多变性的市场风险。销售主要由中介和个体商贩运作,大部分销售的香蕉被客商收购后进行贴牌销售,导致农户对香蕉售价没有主动权,只有被动待价之份。因此,买方市场使个体蕉农对克扣、压价现象无能为力,一旦出现滞销或供大于求的现象,蕉农必须承担所有的市场风险,严重损害蕉农的利益和打击其积极性[4]。在品牌方面,表现为品牌意识不强,尚且无专业的香蕉纸箱生产商,且多数种植户没有注册商标,不对香蕉进行任何包装,直接低价销售给客商。
2.4 采后处理技术滞后
玉林市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环节薄弱,加工、保鲜、贮运等“硬件”设施不足,处理技术普及慢、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低,影响产品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3 发展对策
近年来,广西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毗邻东盟的有利条件,多方采取措施扩大对东盟国家的水果出口。2013年1—7月,广西水果通过海关、边贸、转口等不同渠道的外贸进出口总量达51.4万t,仅次于外贸大省广东稳居全国第二[5]。因此,玉林市应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产业优势,抓住契机,加大香蕉优良品种的引进力度,开展低产低效果园综合治理和重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的研究,强化政府职能,大力扶持香蕉产业等。
3.1 引进香蕉优良品种
由于玉林市主要香蕉品种为威廉斯B6、巴西,且以春植为主,品种单一、熟期过于集中和缺少综合性状优良的种植品种,产业风险大。因此,可通过香蕉新品种的引进,如桂蕉1号、桂蕉6号等,筛选出具有抗枯萎病、高产、优质、熟期不同等特点的香蕉品种,扩大玉林市香蕉的种植面积和品种的多样化,有利于开拓市场。
桂蕉1号假茎高度2.4~3.0 m,基茎围70~90 cm;果穗长90~130 cm,果穗7~14梳,每梳果指数16~38条,果指长24~30 cm,产量与威廉斯香蕉相当;果指微弯,果指排列紧凑,果梳排列整齐,果形美观,成熟后果色金黄色,甜度适中,香味浓,品质优。该品种生育期比威廉斯、巴西蕉缩短约2周,可提早采收[6]。
桂蕉6号假茎高度2.2~2.6 m,基茎围75~95 cm;果穗7~14梳,每梳果指数16~32条,产量为36.0~52.5 t/hm2;果穗梳型整齐美观,稳产高产,品种优良,适应性强。
3.2 开展低产低效果园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
玉林市大部分香蕉果园产量低、商品性差,其主要原因是果园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栽培管理技术落后。因此,开展低产低效果园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是生产上的迫切需要。在搞好蕉园标准化基础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香蕉春夏植高产栽培技术、香蕉防寒技术,调整香蕉产期,以弥补广西春夏蕉的供应短缺;根据玉林市蕉园具体情况,引进改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探索绿色食品——香蕉生产技术等。玉林市农业科研单位应加强对香蕉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研究并进行现场示范,制定香蕉高产高效果园建设配套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3.3 开展重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的研究
在玉林市香蕉种植中,常见的枯萎病、叶斑病、束顶病、黑星病以及根结线虫、象甲类等重要病虫害造成生产上重大损失,其中枯萎病的危害最为严重,目前尚缺乏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因此,针对本产区的气候特点并结合香蕉物候期研究集成一套防控技术极为必要。
3.3.1 香蕉叶斑病。玉林地区香蕉多数为春植,因而叶斑病一般从6月开始发病,7—8月开始迅速扩散,9—10月达到高峰值,发病率为80%~100%,且高发病率维持至12月。雷照明等[7]试验结果证明,17种常用杀菌剂中以25%苯醚甲环唑乳油防效较好,且药剂成本最低,可在生产上作为常用常规药剂使用;40%丙环唑水乳剂防效虽然比较突出,但其成本较高,可作为生产上的应急药剂。
3.3.2 香蕉束顶病。病株和带毒吸芽是病害的初侵染源,通过蚜虫在蕉园取食传播,蚜虫是此病害在田间传播的主要自然媒介。因此,做好蚜虫防治工作可有效控制束顶病在田间的传播蔓延。对于种苗带毒,李悦群等[8]研究表明,生产中可以通过种植脱毒组培苗实现种苗无毒。广西束顶病的盛发期为4—5月。当年春、夏季的束顶病株,是由上一年秋、冬季节蚜虫发生高峰危害所致,此时是药剂杀除蚜虫防病的关键时期。可供选用的药剂有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吡虫啉可湿性粉剂[9]。
3.3.3 香蕉黑星病。在香蕉抽蕾后苞片未打开前至果实套袋前喷药保果,每隔5~6 d喷药1次,共喷4次。药剂可选用25%吡唑醚菌酯、25%苯醚甲环唑、25%戊唑醇乳油和12.5%腈菌乳油[9]。
3.3.4 根结线虫病。选用无病土或消毒土装袋育苗。蕉园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新根生长,可选用10%噻唑磷颗粒剂或0.5%阿维菌素颗粒剂1.5~2.0 kg,整个生育期施用3~4次[9]。
3.3.5 假茎象鼻虫。收果后清理残株,搜杀藏于其中的各种虫态的虫。结合清园,定期剥除假茎外层的带卵叶鞘,并捕捉成虫。12月至翌年4月初幼虫发生高峰期用药毒杀,选用3%益舒宝颗粒剂,按每株3~10 g施于蕉根;也可选用敌敌畏、敌百虫乳油1 000倍液灌注于上部叶柄内[9]。
3.4 强化政府职能,大力扶持香蕉产业
根据玉林市香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营特点,确立了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升级模式,即政府通过举办香蕉文化旅游节等,从文化强区入手,不断做大做强城区香蕉文化旅游节品牌,打造玉林市文化产业品牌和文化名片。并且依托城区科技和高校力量,以科企联合为平台,加快发展城区优势农产品的科学种植和网络化销售,影响并带动其他经济项目及重大产业。
4 结语
玉林市拥有发展香蕉的多种优势条件。20世纪80年代玉林市香蕉产业的蓬勃发展曾经为玉林市的农村经济、农民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玉林市香蕉种植面积骤然缩减,玉林市也失去了广西香蕉产业的龙头地位。为了让玉林市香蕉产业重新激发新活力,通过利用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等平台,加强与我国台湾地区在水果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台湾优良的果品营销模式[10-11]。同时,充分发挥玉林市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香蕉,打造玉林市香蕉品牌,积极开拓港澳市场,促进玉林—港澳香蕉贸易发展。
5 参考文献
[1] 谢东,韦彩色,陶炳新,等.玉林市近10年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2):40-44.
[2] 谢艳红.广西玉林香蕉种植技术集成应用推广国内领先[N].玉林日报,2010-05-13.
[3] 许林兵,黄秉智,杨护.香蕉品种与栽培彩色图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郑文武,尧金燕,彭宏祥,等.广西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之战略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434-438.
[5] 林贵美,李小泉,韦绍龙,等.桂蕉1号香蕉种植试验[J].中国热带农业,2012(5):64-65.
[6] 杨磊.依托中国-东盟外向型资源优势打造广西沿边水果产业加工集群[J].广西经济,2014(5):38-40.
[7] 雷照明,鄭肖兰,贺春萍,等.17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4(22):304-309.
[8] 李锐群,唐志敏,李树忠,等.西双版纳州香蕉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J].热带农业科学,2016(1):58-62.
[9] 付岗.香蕉病虫害防治原色图鉴[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5.
[10] 李小红,孔令孜,杨景峰,等.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16(8):79-85.
[11] 魏启亮.云南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热带农业,201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