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化土壤玉米种植用肥规律探讨

2017-08-09 10:45张洪根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玉米种植

张洪根

摘要 本文结合玉米相关知识和盐渍化土壤形成的相关内容,探析盐渍化土壤种植玉米的用肥规律,以期为盐渍化土壤种植玉米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种植;盐渍化土壤;用肥规律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3-0052-01

玉米原产于美洲,是印第安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玉米在明朝传入我国,并很快用于种植生产,其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适应强的特点,是目前我国仅次于水稻、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在很多地区都有种植,总面积超过2 000万hm2。然而,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差异,不同地区玉米产量有差异,尤其是盐渍化土壤,产量较之于东北等肥力较强的黑土地有明显差距。但玉米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盐渍化土壤中也可以种植,但盐渍化土壤种植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因此,对盐渍化土壤玉米种植的用肥规律就有必要进行分析。

1 玉米的相关知识

1.1 玉米原产地和传播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即现在的墨西哥和中美地峡、南美洲地区,是当地印第安人的主要粮食作物,属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由于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脂肪、维生素、蛋白质和其他微量元素、纤维素等,使其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

公元15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欧亚传统商贸路线被阻断,西方人为追求贸易利润,开始寻找新的航路,著名探险家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航行到达了现在的西印度群岛,之后又先后3次到达美洲其他地区,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利用哥伦布开辟的航线,欧洲开始频繁地同美洲接触,玉米就是在这时从美洲开始向世界传播的。

1.2 玉米种植情况

玉米种植带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温带地区,集中处于30°~50°的纬度之间。美国是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美国,排在世界第2位,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罗马尼亚等国也是玉米种植大国。在我国,玉米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种植总面积超过2 000万hm2,2016年我国玉米总产量超过2亿t,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粮食作物。

2 盐渍化土壤的相关介绍

2.1 盐渍化土壤的概念

盐渍化土壤也被称为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土壤种类,是指由于盐分过高而影响到作物正常生长的土壤。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盐渍化程度较低的土壤可以种植作物,但产量一般低于正常土壤,盐渍化较高的土壤甚至可能寸草不生。

2.2 盐渍化土壤形成的原因

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上升到地表后,随着水分蒸发,留在表层的盐分逐渐固态化,慢慢积累,就会造成土壤盐渍化。简单地说,就是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造成的。可能是自然的原因也可能是人为造成,某些气候相对较为干旱的地区,水分蒸发快,盐分随着时间积累,会渐渐造成土壤盐渍化。而人为原因中,只灌不排,或者排水系统无法和灌溉系统相匹配,排水量小于灌溉量,也可能会造成土壤的盐渍化[1]。

2.3 盐渍化土壤在我国的分布

我国是盐渍化土壤分布较为广泛的国家之一,盐渍化土壤面积约为1亿hm2,其中,潜在盐渍化土壤约占18%,现代盐渍化土壤约占37%,残积盐渍化土壤约占45%。这些盐渍化土壤广泛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新疆、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海南、内蒙古及西藏共计19个省(区)。其中有一部分是天然盐渍化土壤,也有一部分是盲目进行农业生产造成的[2]。

3 盐渍化土壤玉米种植用肥规律

3.1 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是指对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原料进行加工,去除有毒有害物质,使其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的一种肥料。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有机肥的使用可以为盐渍化土壤中玉米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时可有效降低土壤的盐渍化程度,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用肥方法之一。

3.2 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肥力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各国在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视的一项通过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的用肥技术。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孔隙度,使土壤疏松,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同时秸秆还田技术还可以避免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最重要的是,秸秆还田技术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有研究调查表明,进行秸秆还田的土壤其作物产量较不进行秸秆还田的土壤高5%~10%。

盐渍化土壤形成的一大原因是水分蒸发过快,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水分蒸发的速度,同时增加土壤肥力,为玉米等作物生长提供营养。

3.3 種植绿肥

绿肥是用绿色植物制成的肥料,同时也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种植绿肥不仅是提升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对改良土壤也有很大作用,绿肥具有生产方便的突出优势,在盐渍化土壤种植玉米之前,可以先种植绿肥,之后直接将绿肥用作肥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同时绿肥本身也可以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营养[3-4]。因此,种植绿肥也是盐渍化土壤玉米种植用肥的可行办法之一。

4 结语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和目标,我国对粮食需求量特别大,玉米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考虑到我国很多玉米种植在盐渍化土壤中,对盐渍化土壤玉米种植用肥规律的探讨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增产办法,施用有机肥、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种植绿肥等措施不仅可以提升玉米产量,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也有明显的效果,是现阶段农业生产可以考虑采用的用肥手段。

5 参考文献

[1] 谷财.玉米高产需肥规律及用肥方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2):116.

[2] 赵英,金琳.新型玉米酵素专用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4):19-21.

[3] 刘煜,程道全,闫军营,等.不同类型肥料种肥同播对玉米产量及氮生产效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8):68-70.

[4] 王国友.种植绿肥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效果[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132.

猜你喜欢
玉米种植
玉米种植现状与新技术应用的效率
玉米种植现状和技术应用
对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路径的新思考
黑山县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其预防措施初探
玉米夺丰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探析玉米高产种植
玉米种植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