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武强
利用学校传统文化,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谭武强
广州市南武实验小学是一所以外来务工子弟为主的公立小学,外来务工子弟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由于一些学生家长教育观念陈旧、工作繁忙,对孩子关注不够,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缺少积极肯定,学生自信心不足
一些父母由于自身受教育水平等原因,往往存在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例如, “男孩天生就比女孩淘气,不听话” “女孩的数学能力不如男孩”等等。这些错误的观念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暗示,同时也使一部分家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关注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缺少对学生的积极肯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弃。
2.父母包办过多,学生自主性缺乏
一些家长认为 “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只需要把学习搞好就行,其他什么事都不用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每件事都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做 “最好”的安排,让孩子 “专心”学习。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自己的选择权,造成心理自我控制感缺失,对孩子形成一种隐性的压力。一部分五六年级进入青春初期的学生出现严重的叛逆心理,与家长的过度控制有密切关系。
3.父母过度关注成绩,导致学生学业压力大
对学生而言,有学业、有考试就会有压力,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一部分家长由于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往往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度关注,导致部分学生压力很大。特别是进入高年级,面临即将到来的小升初,父母对于学业的关注过多,学生承受巨大的压力。
对于学校来说,如何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成为我校德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南武实验小学以学校传统为根基,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在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心理健康特色学校。
1.在学校历史文化积淀中确立 “心育理念”
学校的发展史就是一所学校的育人史,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对于学校心育特色定位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南武”于1905年建校,至今已有112年历史,第二任校长何剑吴先生有感于当时落后的国家现状,认为只有培养心胸广阔、意志坚毅、身强体健的热血儿女才能救中国,因此把晚清先烈陈天华遗笔 “坚忍奉公、力学爱国”作为激励一代代南武学子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校训。这也变成南武人薪火相传的南武精神。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从历史传承中寻找精神源泉,汲取思想营养,用传统文化资源,开辟创新道路。 《论语·泰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既指人的性格宽宏、坚毅、刚强、勇毅,也指一个人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弘毅教育”是南武实验小学的办学特色,它是以南武文化为根基,以南武校训为精神内核, “弘,宽广也;毅,强忍也。” “弘毅”与南武精神坚忍、力学一脉相承。基于学生之现状,基于 “弘毅”品质特征以及积极心理学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这一目标,学校形成了 “弘毅树人、幸福人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
2.“文道、武道、乐艺”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育人育心有意想不到的积极意义。南武实验小学的文道即为经典诵读涨智慧,书法学习静定修身;武道为武术、醒狮等训练,挥洒宣泄,强身健体;乐艺主要学习民族乐器,如扬琴、古筝、琵琶等,乐韵悠扬润心扉。
(1)诵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
《与经典同行》是南武实验小学汇编的一本国学经典诵读教材,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分高中低三册,内容包括 《弟子规》 《三字经》《诗经》 《论语》 《道德经》和古诗词等。学校利用晨读时间,由学生干部带领学生诵读经典,并且鼓励家庭亲子诵读。
王阳明先生说:欲修身,先养心。浮世之中,多少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诸多的经典名篇沁人心扉,润物无声。腹有诗书气自华,高雅的气质来源于内心的踏实。经典智慧就是最好的养心剂。6~13岁的儿童是人生记忆力最好的一个阶段,诵经典博闻强记获真知,雅儒熏陶、坚韧力学,更能培育孩子持之以恒的坚毅品质,用知识和文化启迪智慧,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奠基。
(2)学书法,撇收捺放心自安
书法是将自己的心境运笔于纸上的艺术。南武实验小学在一二年级中开展硬笔教书,在三至六年级中开展毛笔书法教学,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习得点横竖提钩撇捺基本写法,感悟一笔一划有定位,或收或放,或张或弛,字正品正、字安心安的心育之道,
忙碌是当代社会中多数人的一种生活常态。与身体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 “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就会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学习书法,使人静心修性,不忙不乱,不焦不躁,为人处世之时做到心安自在、潇洒自然。
学生在静心习字的过程就是修心的历程。在书写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每一个基本笔画的运笔轨迹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在字中的位置,初步感受不同书体的章法审美。在书写一个小作品时,学生就会发现自己此时此刻在想什么,会想用什么书体表达。在书写的过程中有时你会被一个字、一个词、一段话触动。毋容置疑,书法的表现必先去除疑虑,去除心中的杂念,让自己的精神集中。学习书法,在一撇一捺中感悟文化、发现自己无限的潜能,学习书法,端坐人生,使人怡情怡性,字正心安。
(3)习武术,情感宣泄强身心
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学习武术,坚持习武,不但让人身强体健,还让人谦让有礼、意志坚定。
一念抱持,心路改变。小黎在入学时,多病体弱,胆小害羞、缺乏自信。老师动员她参加学校武术社团,家长担心孩子身体弱小、容易受伤,犹疑不决。武术老师向家长与孩子细细分析学武能促进身体强健、获得成功,增强自信,获得家长、孩子同意学习武术。每天早上7点多,十几个孩子跟武术老师学习站桩、太极二十四式等,小黎就是其中一个。3年的坚持,小黎在演舞台上挥洒无数汗水,习得太极二十四式,长拳一路、二路,还有刀术、剑术等功夫。身体强壮,经常参加各类比赛、表演获奖,现在的小黎充满阳光自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武术社团的开展,运动使得情感自然宣泄,促进身心健康,促使我校习武成风,阳光遍地。
道法自然,持而保之。持之以恒地学习武术,能凝聚积累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摆脱阻挠因素,使 “我想”转变成 “我能”,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结果。
(4)练民乐,气定神闲气质佳
扬琴、古筝、琵琶、竹笛等是中华的民族乐器,民乐的演奏技法,从坐姿、指法、演奏技巧等都有规范指引。坚忍力学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坚毅品质养成过程。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回归简单就能让人身心愉悦,生活幸福。为什么人们会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是因内心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熟练演奏一门乐器,或自得其乐,或与众乐乐,以一颗悠闲之心,求得一种简单的儒雅生活。
孩子们习得民乐的演奏技法,身穿汉服娴熟演奏,展现的就是一种高雅气质,在获得成功掌声的同时,也建立了自信。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武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