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周云龙
咏梅老师的niu
(江苏)周云龙
做过25年老师,站过无数回讲台,做过N次讲座。柳咏梅在走上电视舞台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像第一次登上讲台那样。
她参加的是一档 《最赞老师》的节目,编导网上搜索到她的信息时很兴奋,这样的嘉宾确实 “百里挑一”了:要故事有故事,要经历有经历,要情怀有情怀,而且要才艺也有才艺,朗读应该算吧?
柳老师是语文老师,她做班主任时,按学号顺序,每天让一名同学出任 “史官”,记录班级生活,第二天早自习时,再请他 (她)做朗读者,大声读出来,同学们在回味中开启全新的一天。后来,她又专门联系出版社,180回 “班级史记”的公开出版发行,引起了当地教育界的一阵躁动,更让学生、家长心动。
柳老师,学生喜欢称呼她 “柳柳”。以我对柳柳的碎片化了解,“柳”者,可以用几个同韵字“niu”来解读也。
一曰 “扭”:扭转。柳咏梅原来是高校的老师,一天她在学校里看到南京外国语学校招聘教师的启事,那是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她一扭头,拿着正在申报讲师的材料,就赶去中学应聘。当时,她已在高校任教整整十年,但是一直有 “冲上中学讲台”的冲动:大学生基本已经定型了,而教中学,也许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
真正走上中学讲台,柳咏梅发现,有时不管讲解得多么卖力,总有一些学生不能同步进入课堂现场。为什么?备课时、教学中,台上和台下的关注点一致吗?教师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适合学生吗?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和疑惑到底是什么……一连串的问题,触发柳咏梅来了一次悲壮转身:学生执教,她来听讲。柳咏梅与学生商定:班级中每列学生 (6-7人)形成一个自然的备课小组,推选组长,然后挑选课文,明确分工,集体备课,最后正式上课。当学生们走上讲台时,柳咏梅就成为一个普通的学生。不过,她一边要记录基本教学内容和流程,一边要观察学生的反应,并做简短文字评点。当执教的“老师”出现困难时,她还要适时地给予指导……有趣的是,当回答问题轮到自己时,她也必须站起来大声作答。有时,执教的 “老师”还会故意地追问一句:柳同学,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坐在下面当学生,柳咏梅才体会到当老师和做学生的不容易。这么大的教室,有时 “老师”的声音稍稍低一些,后面的学生就会听不到;有时 “老师”备课不够细,板书少了,就可能影响到慢一拍的同学理解领悟。
柳老师扭转课堂,另一个“大动作”是作文课。她把学生带到菜市场辨别黄瓜丝瓜、带到周边的公园赏樱花桃花,他们还去火车站、地铁站,情境中借题发挥。柳咏梅的作文课,是在边走边看边说中完成的,不把学生扔在课堂上搜肠刮肚,苦思冥想。
二曰 “拗”:执拗。三年前,柳咏梅接手班主任。从开学第一天到放假前一天,她和全班学生一起共写 “班级史记”,记录班上每天发生的新事、趣事、糗事,不限文体,不限字数。每天早上,听着“史官”用特有的腔调,特有的风格再现昨日生活,初三 (10)班的学生发现,紧张的毕业班生活,原来可以一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写 “史记”不简单,180回,50万字。更复杂的是,师生一起,日日坚持,一天不落, “上回说到” “且听下回分解” “欲知后事如何,已经没有下回分解了”,串起了一个个起舞的日子。单看180个对仗押韵、字数相同的对联式标题,这个版本的 “史记”也足以震惊到你了——
早自习惊魂百家争鸣
英语课笑谈同性爱情
考前众生临时抱佛脚
考时是人是神见分晓
场上同学运动忙刷分
场下老师约请谈人生
考前悠闲有人谈打牌
考后一起热闹对答案
闰土喜迎亮亮发喜糖
夏神惊闻后排鼾声扬
……
柳老师现在与时俱进,每天用微信语音在家长群里推送 “班级史记”、语文学习情况。据说,家长们每天都像追剧一样,听得津津有味。
柳咏梅的执拗,还在课堂之外。全国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她结识了来自江苏不同城市的四名志趣相投的同行。开始,五人只是经常交流学习,后来大家就想一起 “做点什么”。讨论了很久,他们决定组建一个草根研修与成长团队——苏语五人行。五人行,皆为名师。6年时间,他们利用休息日和寒暑假,行走全国10多个省市,远的到达新疆、云南,为近万名一线教师做公益培训。一次在东北开讲座,柳老师整整站立了7个小时。这些老师上来一趟不容易,柳咏梅想尽量和他们面对面的互动多一些、深一些。
三曰 “牛”。一个人,不满足现状则 “扭”,不放弃信念则“拗”,他 (她)就没有理由不“牛”。柳咏梅身上的标签很多: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市 “优秀青年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指导专家、语通杯全国初中 “十佳教改新星”、全国优秀教师教研能手。而她最钟意的头衔还是 “班级史记”上频频出场的 “柳柳”,这是学生们对她的昵称。柳咏梅说,表面上看,我推动了孩子成长,其实,我一个人怎么可能推动120个?可是120个人推动我,是不是很简单?之所以我一直都处于亢奋状态,是因为我遇到的每个孩子都带给我很多的灵感。这么多孩子陪着你一起成长,你是幸运的,你是幸福的。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