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荣
摘 要:职业院校作为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类型,随着社会多元化、科技现代化和经济结构多样化,职业院校也实行了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特征多元化开放办学发展战略,多元化的办学主体与利益相关方均需要在职业院校教学与管理中体现自身要求,在职业院校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抓手的新一轮教改中,同样需要以教育者、被教育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多元质量评价为关键要素,构建多元化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职业院校 信息化 评价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210-02
Abstract: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implemented opening strategy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ociety, modernization of sci-technology and diversific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as it is a Special type of education that was linked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losely, so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characterized by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enterprise and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will construct diversified quality system in information teaching reform roun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akeholders,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evaluation deepening continuously.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Inform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1 职业院校多元化的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当代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不断加速,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行业企业的资本结构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越来越转移到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加快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成为社会共识。在此情况下,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主动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全方位引入办学利益相关方参与到学校发展、教育与评价工作中去。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职业院校在育人工作中通过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发挥质量管理与督导工作的指挥棒作用,有助于社会、学校和学生实现多赢的良好局面。
2 信息化教学中多元质量评价主体设定
所谓信息化教学中的质量评价主体,是指职业院校中与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的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督导队伍、学校内设学管机构和教学单位、社会公共教育研究第三方机构等,多元化主体的出现是职业院校开放办学中各相关方对教育质量诉求的体现,也是职业院校推进职业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发展中保障教学质量的必要举措,对于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正确方向起着直接保障作用。政府部门作为学校举办方通过质量检查履行管理職责。在质量管理方面按照《教育督导条例》、《督学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省督学聘任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成立了教育督导团等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和日常教育质量检查工作,成为职业院校实行依法治教、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政府教育质量管理以其权威性、执行力和合法性而对其他形式的质量管理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出台文件、举行信息化大赛、评选信息化资源、开展信息化课程立项建设等活动,推动信息化工作深入开展。行业企业作为用人单位通过质量标准保障用人效益。随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机制和办学模式的深入开展,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成立专业建设团队,推动最新生产前沿技术和知识进校园,按照企业员工的初步要求规范和约束学生,从“出口”的角度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在信息化教学方面,行业企业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转型升级中,将智能生产与控制等技术引入教学,对于学校各专业的信息化教学都具有引领作用。学校内部的督导、学管和教学单位通过质量控制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推动教师按照学校规定履行岗位责任,维护好学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中心任务。学校督导督学工作队伍要紧跟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潮流与方向,发挥督导评价的指挥棒作用,通过参考教师的信息化课堂管理、资源建设、学生参与度等因素,使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师的自觉选择。
3 信息化教学中多层次质量标准参照
所谓信息化教学中的多层次质量标准是指按部门标准、行业标准和教育标准等层次,结合学校实际所设计的标准化工作体系[1],以便使广大使用信息化工具的教师能够开展横向比较,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走上标准化轨道。从当代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信息化课程建设和课堂管理均以校本化的形式进行,职业院校与不同的信息技术公司合作,采用不同的平台和框架,具有不同特征,造成信息孤岛,影响了信息化教学创造全天候学习环境的目标的实现。通过采用国家工信部门强制标准、行业技术通用标准和职业教育规范标准,能够使信息化建设在标准规范下稳步前进,授课教师能够采用规定的资源格式、数量、互动方式等规格开展课程建设,在使用中按照规定借用信息化手段为课堂知识传授服务,提高学生信息化学习效益[2],避免过度依赖信息设施和无限度增加自动播放时间反过来影响授课质量的教学事故的发生。
4 信息化教学中多要素质量评价环节
信息化教学评价要摆脱以往传统教学评价中“一评定终身”的弊端,避免以一次评价代替教师一学期甚至学年的付出,跳出以课堂热闹代替踏实付出的误区,综合考虑教师在校内社会服务、教学单位公务、专业与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师团队、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付出,利用信息技术全程记录的优势合理开展教师授课的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相互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活动,使各种评价都能在教师业绩考核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形成更加科学的综合性评价,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推进教学相长,使教师队伍更加和谐,在合作的基础上打造超出个人限度的教育新合力[3]。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还可以进一步开展第三方评价,社会教育研究第三方机构作为独立于教育系统的公共组织,能够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且无利益关系影响,能够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做出客观评价,推动职业院校朝着“管评办分离”的方向发展,更好地营造以业绩说话的公平公正的职业院校教育环境。
5 信息化教学中多重质量保障机制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文化宣传、制度规定、经费投入、组织领导等多重保障机制,其中,文化宣传机制主要解决好广大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教育理念问题,通过文化宣传破除各种抵制信息化、故步自封的教育模式与习惯,形成接受和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新校风;制度管理机制可以在教师评聘、年终评价、评优评先等环节为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先进教师树立榜样,开辟信息化教学新风尚;经费保障方面通过学校投入、企业投入等多种方式,购置信息化的平台、软件与空间资源,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保障;组织领导方面要成立信息化教学领导小组和学术委员会,实时解决好信息化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信息化教育工作克服困难,不断取得新进展。
6 信息化教学中多方共赢的价值取向
信息化教学多方共赢价值取向就是以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促进所有教育工作参与者、服务者和利益相关者均赢得发展新机遇,获得发展新优势。从教育工作的参与者来说,通过信息化技术辅助的教学评价,能够使教师主动调整和适应信息化教学,学到新技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在学校的影响力,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提供的產品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够使学校的教育服务产品更加先进,更好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到校学习,扩大办学实力,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职业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在职业教育的辅助下早日实现人生价值;从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来说,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无线网络、多媒体教室、技术书籍、技术培训等公益活动,对区域社会公众、合作企业、社会组织等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开放服务,从而打造区域教育和文化高地,为推动区域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7 结语
教学质量评价多年来难逃“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怪圈,不仅致使学校质量建设工作失去公信力,也会使教职工丧失创优争先的积极性。在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进程中,伴随着现代化的东风,需要从多元主体、多层标准、多个要素、多重机制、多方共赢等“五多”模式出发,构建“五多”特色的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才能使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获得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孙祯祥.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结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3(3):35-39.
[2] 高兴义.努力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益[J].北京教育,2003(8):28.
[3] 高鹏飞,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