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若随“行”,润物则无声

2017-08-08 22:36施婧
关键词:陶行知爱心作业

施婧

【摘 要】

陶行知是中国伟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界的瑰宝。春风化雨是对教师最大的嘉奖,身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应当以陶行知为楷模,课堂深度落实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不断探寻适合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

陶行知 小学语文 爱心教育 理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理念是主导教学发展的风向标。陶行知教育思想给教育界送来了一股生机,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教师应当如春风一般,滋润教育这片贫瘠的大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随“行”不可随性,课堂中民主教育

陶行知先生有一重要教育思想:“民主教育”,这要求教师能够深刻认知自身的教学地位,课堂教学中能够突出“民主”一词。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高估自身的主导作用,课堂以单向式、一刀切等教学模式为主,学生跟着教师的思想走,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这自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针对这一教学现象,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深度落实“民主教育”这一教学理念,应当理性认知课堂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平衡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少讲”“精讲”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有效率地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现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下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例,浅论如何实现课堂“民主教育”。

例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4-6人最佳,并且给每个小组配置一个组长,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2.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进行朗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阅字典、小组讨论,认识全部字词。

3.划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4.勾出重点字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按照这些步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课堂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另外,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诱导职能,在一旁进行讲解,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打造师生合作交流,平等民主的课堂。

二、润物也润色,课堂中的生活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弥漫着语文的气息。这也就是“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奥义。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要求让学生在生活中受教育,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去看待知識和相关问题。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善于挖掘知识中的生活特性,讲生活气息引入课堂生活当中,给学生一种归属感和熟悉感,提升知识的可接受性,润色教学,润色课堂。

例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时,语文可以在课下搜集有关重阳节的资料,并且制作相关课件。教学中,巧妙呈现在学生面前,各种精美的与重阳节有关的图片,配合一首悠扬的音乐,将学生引入课堂当中。首先,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讨论,往年家里是如何过重阳节,跟学生们讨论一下,过节的时候有什么趣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眼中的重阳节。最后给学生创设一个研讨课题“传承传统佳节,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这一论题开展辩论会,阐述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谈一谈自身应当如何传承传统佳节。

将生活气息引入课堂,旨在增加课堂的容量。有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生活教育也跟刚敲定的六大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中的“教师走出课本,学生走出教材”的理念完全吻合。

三、爱满天下,方能桃李满天下

爱是人在主观情愫的牵引下表现出的内部感受。爱是人的一种需求,一种真实情感的表达,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爱心教育”要求教师以爱导行,以爱导学,让学生沐浴在爱的课堂中,体味不一样的课堂教学。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爱的定义。以爱之名导行立志,是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手段。未来社会是一个高时效、快节奏的社会,只有综合实力过关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不仅需要雄厚的知识的资本,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上课需要有“爱”心,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仁爱之心,让学生能够明白“爱”的内涵;自尊自爱,关爱他人。课堂上教师用饱满的爱心行教育之事,用爱心灌溉学生的心灵,逐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爱,该怎样去爱别人,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2.语言方面。此外,教师应当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比如,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你回答的真棒!”“太好了!你很有想法”等鼓励性话语,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也不应冷嘲热讽,也应当“如果你能再想一想,你会更好”“总体不错,你需要再思考一下”。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爱心课堂的温暖。

3.作业方面。布置作业是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爱心引导、爱心关怀,课下作业布置也应体现爱。作业的量不宜过大,应当求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巧妙布置作业。可以借鉴分层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作业分层处理。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将作业分成三等,次等生只给他们布置一些简单基础习题,要求他们掌握入门知识;中等生除了掌握次等生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应给他们布置一些提升能力的习题;优等生除了完成中等生的作业量之外,还应增设一些能力拓展习题,帮助他们的更上一层楼。作业布置体现人性化,利用爱心分层,作业布置的有坡度、有缓度,有效保证了层层有进步,层层有提高。

四、课堂中的创造教育

“读死书”一直是教育教学的诟病,学生需要鲜活的课堂,需要有自己的思维。因此,落实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是重要研究课题。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授,还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春夜洛城闻笛》这首古诗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设定“球心”,以球心为基准点,让教学呈辐射延伸,搭建一条通往诗人精神世界的桥梁,发展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带着浓厚的感情,通篇朗读。

2.带领学生朗读,并且帮助学生解析古诗中的重点词句。

3.创设问题:“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且播放“春运”回家的影音资料,辅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

5.引导学生说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在课堂上讨论古诗中哪些词汇能够表达出诗人的心境。

经过讨论学习,学生思维呈现百花齐放,有的学生认为“暗”字,表现出诗人敏感的情绪;有的学生认为“折”字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愁绪;有的学生则认为“何人不起故园情”直接点题,反问凸显内心,表现出作者的思乡之情。由“思乡”这个球心,引导学生发散式探析全篇古诗的词句,这种辐射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升华学生的思想,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总之,教师应当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深刻落实其伟大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策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落实春风化雨之思想,真正做到润物无声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路在何方【J】.李建平.教育发展研究. 2002(10)

【2】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下)【J】.屠棠.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2(02)

【3】陶行知与新世纪的教育【J】. 梅汝莉. 北京教育. 2001(12)

猜你喜欢
陶行知爱心作业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爱心树(下)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爱心
作业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爱心的奉献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