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月春
爱,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只要矗立就是一座让人无法超越的丰碑;爱是一潭水,深藏不露,却能滋润干渴的心灵。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是我意识到就要走到学生的心里深处,聆听他们的心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所以,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关注他们。
随着学生的成长,心理的变化。如果不走进学生的心里,大多数学生可能认为老师不在关心我们、爱我们了。让孩子们在细节中也能体会到老师的爱与不易。这种声音很难听到,虽然声音大小,不是因为感受不到,而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
记得一个学生是留守儿童,爸妈在外打工不在身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孩子显得孤僻,不喜欢和同学们交往。我观察到了,但是没有唐突的找她,而是在课堂上时刻的用眼神关注她,找她回答问题,起初她不说话,眼神流露出恐惧,我就鼓励她。慢慢的在课堂上敢说话了。我想和她进一步交流,给孩子一个空间,我采取用书信交流。
李镇西说过:“对于班主任来讲,与学生建立并保持书信联系,意味着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通过书信来往,可以比当面谈话更全面、更真实、更细腻的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及其变化,从而更主动、更准确、更有效的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第一封信我和她说:孩子,要大胆的回答问题,你是最棒的,接着我又谈了她最感兴趣的话题——读书,扩大阅读视野,我家里有很多书,你要是阅读的话,那么找我。
在信中,我尽量给学生以充分的思想自由,不断丰富书信的内容。经济、科技以及热门的政治话题都是我们思考和关注的焦点。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孩子对我更加信任和依赖,我们的感情更加贴近。我的体会是:与学生书信交流一定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即对学生心灵的尊重。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育者,而是平等真诚的朋友。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被老师真正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肖川老师说过:“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
当我们积极接近学生,每次都是诚新的,那么學生感情的河流就朝着你的方向流动了,而当他们受到感动、感染后,就缩小了和我们的距离,自人的产生和我们的亲切感,探明对我们更加信赖,我的要求自然就接受了。
也许我们无法丈量爱的尺寸,却可以聆听爱的声音;也许我们无法斗量爱的重量,却可以把爱的脉搏。爱的声音;时刻关注学生,走进他们的心里,自然我们会收获沉甸甸的“爱”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