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爱骑行

2017-08-08 02:26柯玲
上海采风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牛人过桥牛津

柯玲

骑行和划船一样,是很多牛村居民、牛津学子喜爱的一种出行和运动方式。牛津的自行车比汽车多,当然并非牛人不用或买不起汽车,而是因为大学城里除了观光巴士和公交,很多路段都是限行私车的。同时也与大学的规定有关。大学只为大一新生提供一年的住宿,之后就要自寻住处。本科生的住处离牛津市中心不可超过6英里,研究生不超过25英里。这个距离无论去哪里都能骑车到达。牛津公交车服务系统非常齐全,但毕竟价格不便宜(6英里内来回大概要2.40英镑,约合人民币24元)。市中心的停车位很紧张,一般学院也只能提供有限的教员停车位,所以老师中的大多数也都是选择将车停在牛津市郊的泊车点,在那里换乘公交来校。牛津街游人如织,但交通一直顺畅,骑行为主自然少见拥堵。

牛津人称骑自行车叫“赛客灵”(cycling)发音和铃声一样清脆。更有趣的是人们说赛客灵时大多神采飞扬。可见,牛村骑车不仅很常见而且是件比较开心的事情,所以连语言中心的两位年届花甲的女士克丽丝和安曼达都是骑行上班族。克丽丝是语言中心的总管,她待人热情,处事仗义,性格开朗,办事高效。克丽丝明眸善睐,金发齐耳,双肩背包,骑行时一副飒爽英姿!安曼达是英语口语老师,牛津毕业,牛津任教已38年。安曼达兴趣广泛,爱好杂多,足迹遍布全球。课上与学生聊起爱好,第一就是“赛客灵”,满面红光地说自己每天骑车来上课。语言中心主任鲍勃同时也是在现代语言中心工作,每日穿梭来往都用自行车。中文教授田海来自自行车王国荷兰,简直就是一位专业“赛客”。我曾跟田教授开玩笑说,“您是穿行于沧海桑田之间的一位牛津骑士!”还有我英国房东的两个女儿,她们坐公交去学校非常方便,可小姐妹俩坚持每天骑车。记得一个大雪天的早晨,房东一边给俩小天使戴头盔,一边试图劝她们坐公交。小姐俩一起说“No,我们喜欢赛客灵!”风雪中母女吻别,我看了真很担心:“雪天路滑,您还是应该劝止的!”房东笑着说:“没办法哟!她们喜欢!路滑应该还可以,好在下雪天自行车道会被优先清扫,你看,黄线上没有雪的,说明已经被人扫过了。”嚄!没想到牛人爱骑车,交通规则也这么呵护骑车!

但对于牛村的自行车道,我不得不吐槽一下:在快车道的边沿,有一条十来公分宽的黄线就是所谓的自行车道,与快车道之间毫无间隔,这就是所谓的专用骑行道,只不过告诉你这里可以骑而已!英国的自行车资格很老,但有些缺陷显而易见。牛津的自行车大多没有脚撑。照理牛人不笨,为何要省略这个小而重要的部件?骑到终点车们不是倚墙靠壁就是席地而卧。不过牛人的行车安全意识很强,除了骑行有专线,车灯、车铃、安全帽都是上路必备的。而且,牛人钻研精神也表现在骑行中,靠近露天市场旁边是牛津骑行协会,定期活动雷打不动,每次讨论都有主题有难题,关于部件的、修理的、骑技的、文化的等等,牛人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对待骑行。我甚至觉得牛村的牛人辈出,或许与他们喜欢骑行有关。

骑行,不仅是一种出行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骑行方式甚至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自行车速度虽没有汽车那么快,但该行该止同样需要掌控有度。车轱辘转啊转,拖出往事一串串。高中的学校有一辆“公车”就是自行车——司务长每天骑着它去采购伙食。放学了吃好晚饭天还很亮,晚自修铃声未响,为数不多的住校生无所事事,就缠着司务长教学车。骑自行车不难,难的是上下车。只要你的腿够长,上去就能骑车,不够长也没有关系,可以“别大杠”,就是一只脚从大杠下面伸过去踩脚踏。司务长是个大光头,眼睛特别大,脾气特别坏,但人不坏。他骂骂咧咧地将我们这些“细杀头的”扶上车,推着我们走几步就松手不管了。歪歪扭扭,抖抖豁豁中沿着操场拼命踩脚踏,一圈又一圈,直到司务长大吼“好了,死下来啊!也让旁人骑骑!”司务长不会讲解动作,上车容易下车难,下不来只好又骑一圈,但禁不住司务长的大吼大骂,最后只好横下心来,眼睛一闭,纵身跳车。结果人摔倒在地上车还要向前跑一段才倒地。下一位同学已经摩拳擦掌受惊若宠地待命了。司务长对摔倒者不屑一顾,气咻咻地去扶起他的坐骑,站到车头前,两腿将前轮一夹,倒抓车把,乜斜双眼,双手用力一扳,边骂道:“倒头车子就被你们这帮细杀头的糟蹋死了!快死上来啊!”就这样痛并快乐着学会了车,骑上单车,耳旁风驰电掣长驱直入的爽快感至今难忘!

说实在的,至今还十分感激司务长,毕业时我们到食堂去找他,司务长正忙,只背对着我们挥挥手,大声道:“走吧走吧!快滚!没工夫睬你们!烦死了!”我们知道他的表達方式,这就算是告别了。

在自行车稀缺的年代,我们能学会骑车殊为不易,而且“乡村骑士”骑技更高一筹,因为乡间泥路骑行的难度系数要比宽敞平整的柏油马路高N倍。且说两点——

一是“蹦缺子”,老家苏北大平原,农田星罗棋布,土路颠簸不平就算了,更有阡陌交通,路上缺口很多。“缺口”是水放进放出的地方,老家称“缺子”,尤其到插秧季,缺子有专人负责。缺子有大有小,大缺子会有一尺来宽,上面有时会担一两块小木板,相当于一座微型桥;小缺子宽度往往在20公分左右。蹦大缺子,得对准小木板,毫不犹豫地冲过去,略有偏差就会马失前蹄掉进缺子;过小缺子更要全神贯注,凌空时必须抬起臀部,提起龙头,从缺子上“蹦”过去。如果不抬屁股就会被颠得生疼;如果不提龙头前轮就有可能卡在缺子上;如果被卡的同时你又一脚踩进了缺子,同样也会人仰马翻。别小瞧这小小缺口,蹦缺子需要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要有藐视困难的气势,要有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更要有克服困难的技术,缺任何一样都难以完成。

二是“冲桥”。老家位于里下河地区,河网密布,沟渠繁多。以至于三四岁时父母就要把我们扔进河里学游水。老家有多少桥?估计难以数计,我曾经统计过一次,从以前的工作单位到父母家,全程大约13公里,总共19座桥。所谓“桥”有很多形式,有绳桥有木桥有水泥桥,拱桥难度系数太低姑且不论,绳和板都有一根、两根,一块、两块之分。绳桥自行车无法过去的,一根绳过河双手抓绳,双腿盘绳,然后双手向前挪。一上一下的两根绳手脚都有了着落,过河就容易得多了,弟弟妹妹们当年有一段时间上下学就是这样每天往返四趟。最酷的是我们的邻居长辈,他们可以扛车过桥,也可以挑着一百多斤粮食过绳桥——面向对岸,凝神定气,然后一手抓绳子,一手扶扁担,双脚踩绳,脚掌与绳子同向,一步一步脚踏实绳。围观者都屏住呼吸直到他们平稳上岸。自行车要挑战的是板桥。一块板的木桥不仅很窄,木板有时还上下震荡,所以,这种小桥我一般都是老老实实,下车推行。问题是有些木板的宽度不够你和自行车并行,这时就要将车扛在肩上过桥。扛车过桥跟女生挎包的动作差不多,其实不难的只是需要一把力气:将大杠扛在肩上,一手抓车把,保持方向,一手握斜杠,三个点着力将车固定在空中就可以过桥了。有小毛头力气不够,路过的大人看到了也会主动帮忙扛一下。两块板的桥面宽至少有70公分,车行轨迹不过是一条线而已,一块板足矣。技高者一条直线过桥,次者小波浪蛇形,只要“蛇”不进入中间的缝隙(被卡),骑车过桥还是比较容易的。因此,骑车过桥的轨迹其实也是一段心理曲线:需要一鼓作气,镇定者过桥,保持直行。小河过桥容易,屏住呼吸几秒钟就冲过去了。难的是大河过桥,长桥卧波,难免有“路上不遇桥上遇”行人的时刻,腿长者会在中途停下交会,一脚撑地,过后再骑;苦的是腿短者从看见对面有人就开始车走蛇形了,勉勉强强与来人插肩而过,一路慌不择路仓惶逃逸,抵达实地方松口气。

若保险起见,所有的桥都应该推车而行,所有的缺子也可以下来搬过去,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偏偏喜欢冒险骑行。反思一下,秀车技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几乎没有观众。原因恐怕有四:一是速度的魅力,二是掌控的快感,三是喜欢冒险,挑战自己,四是提升车技,发展自己。过桥和蹦缺子是农村骑行人难得的练车机会。会蹦缺子敢冲桥,天下道路奈我何!记得上高中时父亲送我去开学,坐在后座上手里还能拿本小人书看看。坐垫是母亲亲手缝的,又厚又软特抗震。父亲车技绝对没话说,但您难以想象我家最早的那辆自行车是没有刹车没有挡泥板的二手货。父亲要用右脚伸到前叉头与车轮之间将车刹住,父亲的“脚刹”比任何刹车都精准而又温和,龙头更是压得稳稳。过桥或蹦缺子时,只轻声提醒我“宝宝抓紧不动啊!”然后,还没有感觉到,已经顺利通过。就是这样,父亲一路骑行,依次将我们四人送出小村,送上中学,甚至送入大学。

猜你喜欢
牛人过桥牛津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黑夜过桥
过桥
宅假期
过桥
牛人都是这样做事情的
黑夜过桥
牛人昨就这么多
牛人都这么逗
疯狂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