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传记之把握叙事脉络、概括人物特点

2017-08-08 20:46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人物传记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

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綬,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选自《后汉书·赵咨传》,有删改)

1.第三自然段写曹皓的目的是什么?

2.传记通过哪些事件表现了传主怎样的特点?

解析:选文通过强盗愧去、曹皓弃印追谒、赵咨去世简葬等典型事件表现了赵咨至孝、清廉俭朴的美德。从横向上看,每件事都叙述得生动、完整,各自相对独立;从纵向上看,以时间为序,写赵咨的从官经历,将上面几个具体事件贯穿其中,叙事脉络是非常清晰的;从赵咨的从官经历看,主人公淡泊名利的个性特点显而易见。第三自然段曹皓弃印追谒,主角看似是曹皓,实则是从侧面衬托传主,这是古代人物传记叙事中常见的手法。

答案:1.写曹皓的目的是侧面衬托赵咨的崇高和威望。2.通过强盗愧去、曹皓弃印追谒、赵咨去世简葬等事件,表现了赵咨至孝、清廉俭朴、淡泊名利的特点。

【技法指津】

古代人物传记一般是通过典型事件来表现传主特点的,因此把握叙事脉络对概括人物特点至关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清传记写了传主哪几件事。有些人物传记阅读文本所写的事非常多,头绪也非常多;有的事件描写很详细,有的则只是一两句话带过,有的整个文本不分段。考生一定要自己划分段落,理清每件事的始末,免得稀里糊涂,晕头转向。如《张衡传》写了张衡作《二京赋》,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造候风地动仪,担任河间相等,内容很杂,从不同角度表现张衡的不同特点。

二、抓住标志性语句。古代人物传记为了叙事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语句来表明上下文内容之间的关系。这些词语包括:①表时间过渡的语句,比如一些天干地支计年,年号纪年的语句,“朔”“望”“晦”表具体日期的词语等等。②表官职和官职变动的语句。古代人物传记的传主绝大多数有从官经历,一生中总免不了升职、降职、调动等职位的变化,例如《屈原列传》中的“为楚怀王左徒”“王怒而疏屈平”“屈原既绌”“顷襄王怒而迁之”。③段首中心句。古代人物传记在叙事之前,往往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概括人物的特点。

三、把握重点事件的叙事要素,理清重点事件的来龙去脉,聚焦重点事件中的细节描写。古代人物传记有的重点叙述一个典型事件;有的虽然写很多事件,但往往有详写事件。这时就要重点分析该事件的叙事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项羽本纪》重点写了项羽人生巅峰——巨鹿之战,人生转折——鸿门宴,人生末路——垓下之围三件事。其中鸿门宴又可分为序幕——曹无伤告密,开端——范增献计,发展——项伯夜访,高潮——项庄舞剑、樊哙闯帐,结局——刘邦脱逃,尾声——刘邦诛曹。理清这些脉络关系,聚焦其中的细节描写无疑对概括人物特点非常有帮助。叙事要素中的专有名词,尤其是一些与现代汉语区别比较大的,比较生僻的专有名词,涉及少数民族人名、官职名的名词,一定要分清,防止断错句,造成意义理解的偏差。比如《苏武传》中就有“栘中厩监”“且鞮侯单于”“阏氏”“虞常”“卫律”等一大批专有名词。

四、分析传记中其他人物与传主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其他人物在客观事件叙述中是普通提及,还是作者刻意叙写,从侧面对比衬托传主。人是社会人,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因此古代人物传记除重点写传主外,在叙事过程中还会写到其他人,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除弄清楚有哪些人外,还要弄清楚写作这些人物的目的。这不仅对把握叙事脉络有帮助,而且对概括人物特点也非常重要。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刺秦王时,还刻意写了秦舞阳,用来衬托荆轲镇定勇敢、冷静果敢的性格特点。《苏武传》中除写苏武外,还写到了张胜、卫律、李陵等人来反衬苏武的视死如归,正气凛然。

五、分析不同事件或同一事件不同阶段与人物特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古代人物传记大多采用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但这只是表层的外在显现形式,其实所要突出人物的特点、精神品质才是作者选择组织这些事迹材料的深层次原因。具体事件是为人物特点来服务的,人物特点又是通过具体事件来体现的。不同事件可能是共同表现人物的某一特点,也可能是表现人物特点的不同侧面。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相会来表现蔺相如义正词严、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负荆请罪表现了廉颇居功自傲、心胸狭窄又忠心为国,坦率真诚,勇于改过的特点;也表现了蔺相如宽宏大度,顾全大局,“先国家之急后私仇”的高尚情操。

此外,古代人物传记的叙事结构,除常见的时间顺序外,也偶尔会用到补叙,即叙述完生平事迹后,为突出表现传主某方面的特点,专门补叙其生前的某些重要事迹。对此,我们要重点关注。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王士棻,字兰圃,陕西华州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再迁郎中。和珅为步军统领,宠其役,役占通州车行。州民诉刑部,士棻为定谳,戍其役黑龙江。上诣碧云寺礼佛,讶池涸,问其故。僧言寺后开煤矿,引水别流。上怒,逮主其事者下刑部,则和珅奴也。诸曹惮和珅,不欲竟其狱,士棻复为定谳。上责和珅而诛其奴。五十年四月,海升妻之狱,刑部侍郎杜玉林坐验尸不以实,当谴。上欲以士棻代,而士棻亦佐验。上谕曰:“王士棻在刑部年久,前因召对,观其人尚有才,方欲量加擢用。乃覆验回护,逢迎阿桂,罪无可逭。”遂与玉林戍伊犁。明年,召还。授刑部员外郎。五十七年,以病乞归。嘉庆元年,卒。

士棻治狱,虚公周密,每有所平反。章丘民辛存义索逋於屠者,死於途,旁置屠刀。县吏坐屠杀人。士棻奉命诣谳,躬访於村女,别得罪人,屠乃雪。旗丁有兄弟异母而同居者,兄鳏,弟有妇,夜为人戕,母诉长子奸杀。士棻莅视,长子伏地哭,无一语。在侧指画者,母之侄也。士棻审视良久,叱其侄曰:“杀人者汝也!”侄股栗具伏。泰安嫠颜氏富而子幼,夫弟強之嫁,走诉部。或餽士棻白金五千,士棻拒之,卒论如律。邳州民有舅讼甥者,谓其发母墓,罪殊死。士棻疑之,为覆谳。盖甥为前母子,舅则后母兄。后母憎长子,舅诳之曰:“汝母墓有蛇迹。”甥与其妻往视,舅伺丛墓间,执诣县。士棻得其情,白长子枉。士棻尝曰:“刑官之弊,莫大於成见。听讼有成见,强人从我,不能尽其情,是客气也。断罪有成见,或偏於严明因求能折狱名或偏於宽厚自以为阴德皆私心也。”高宗知其才,屡坐谴,终不使废弃,仍俾为刑官。

(选自《清史稿·王士棻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断罪有成见/或偏於严/明因求能折狱名/或偏於宽厚自/以为阴德/皆私心也

B.断罪有成见/或偏於严明/因求能折狱/名或偏於宽厚自/以为阴德/皆私心也

C.断罪有成见/或偏於严明/因求能折狱名/或偏於宽厚/自以为阴德/皆私心也

D.断罪有成见/或偏於严/明因求能折狱/名或偏於宽厚/自以为阴德/皆私心也

2.下列对文中黑体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B.关于古代的官职变动的词语:授,即授予官职;迁,指升职;谴,指被贬或谪戍;擢,指提拔,提升;废,指废黜,罢官;乞归,即告老还乡。

C.礼佛,就是向佛礼拜,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是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

D.鳏本指一种大鱼,这种鱼的特点是喜欢独游,故后人把无妻或丧妻的男人叫作鳏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珅放纵家奴,家奴霸占通州车行。王士棻判定此案,发配其家奴到黑龙江充军。

B.杜玉林因没能按照实际情况验尸而获罪,而王士棻也在一旁帮助验尸,也因此受到牵连,于是和杜玉林一起被发配伊犁。

C.辛存义尸首旁边有一把屠刀,知县即定屠户为凶手。王士棻奉命审理此案,亲自查访,另外找到了罪犯,屠户得以洗冤。

D.舅父告外甥的案子,虽然舅父向王士棻行贿五千金,但王士棻拒之不受,最终审清原委,为外甥夫妇平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曹惮和珅,不欲竟其狱,士棻复为定谳。

译文:

(2)士棻治狱,虚公周密,每有所平反。

译文:

5.概括王士棻作为刑官,断案有何特点?结合事例加以分析。

答:

猜你喜欢
人物传记
以人物传记阅读涵养学生精神成长
《宋史·曾公亮传》传主形象论析
在高中人物传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论人物传记的阅读策略
人物传记
归化理论视域下人物传记《政治家》翻译技巧浅析
高年级人物传记类文本教学策略谈
浅谈培养学生阅读欣赏与评价的能力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类文章阅读指津范例
论《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