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7日晚,在青岛大学读大四的于同学在微博上所发的一条“与学校老师的对话截图”的消息,很快成为热门,被大量转发、评论,并在该校校友圈炸开了锅。
从于同学发出的对话截图来看,事情起因是于同学72岁的姥姥身患乳腺癌,最近病情加重了,他想向崔老师请假回家看看姥姥。但这位崔老师却告诉他:“你姥姥任何情况下都得支持你学习,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并告知他,如果非要请假回家将会按照旷课处理。崔老师还声称,于同学在学校里“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学习,有利于他姥姥恢复健康。
11月30日下午,青岛大学公开回应此事称,微博中提到的崔老师“平时教学态度认真,对课堂出勤要求严格”。经过沟通,崔老师已批准于同学请假,于同学已于11月28日返回家中探视老人。对于该起事件,青岛大学称,会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加强师德教育,督促教师在严格教育管理学生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多维解读
让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老师师德何在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亲人的生死无动于衷,那么即便是学富五车也是枉然。青岛大学老师要求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言论一出,再一次刷新了我们的三观。试问,都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追求学业又有何用?再问这名老师,你能做到将生死置之度外地去教书育人吗?没有人性、缺乏亲情的教学,又怎能教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置之度外”,一个多么伟大高尚的词语,历史上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和国家都可以做到。但是,作为一个高校老师却以这几个字为由回绝了因外婆病重而请假的学生,那这位“洒脱”的老师该怎样让年轻的学生去忍受生离死别的痛苦?即便学生成绩好了、飞得也更高了,但是在亲人临终之际却不能伴其左右,这样获得的“学富五车”想必自己都不会心安。如果学校单单只靠给予其准假回家来平息这场风波,恐怕不能完全服众,而加强学校的亲情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可以探索设置孝道教育方面的课程,真正让学生们感悟亲情、崇尚孝道。相信只有具有浓厚亲情观念的人才能体恤他人、关怀社会,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不必苛责让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教师
在高校课堂“低头族”“趴桌族”“代课族”等不断涌现的当下,高校推出各种别出心裁的课堂考勤方法也是不得已之举。正因为部分大学生对待课堂极为应付,才使得科任教师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来保障课堂秩序。在教师无法一一辨别学生请假理由真假的情况下,出于对教学的负责,拒绝请假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学生的诉求没能满足,是否就能将教师的言论发到网上,从而引发网友的集体声讨?目前来看,学生的诉求已然得到满足,但事件过后师生关系的嫌隙,又该如何来弥补?而该校还要以此事为戒,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如果仅仅抠出教师所说的某一句话,忽视前后语境,这般“因言获罪”,岂不会让其他教师心寒?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师生矛盾,但透过这一事件,却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一,舆论往往只论其一不管其二,常常抓住一字一句,从而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其二,高校的管理制度漏洞百出,请假制度、课堂教学制度等相互打架,未能完全理顺。其三,部分大学生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却未考虑到为维护自身利益有可能伤害到他人。舆论不必在“将生死置之度外”上做文章,这既是因为民众的关注不够全面容易偏激,同时也因为当事教师的做法本身并无过错,即便有错,也与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现状脱不了干系。
时评佳作
让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地学习是跛腿的教育
文/屈正州
2016年11月27日晚,青岛某大学大四学生于某在网络上发出了一条“与学校老师的对话截图”的消息,很快成为热门,被大量转发、评论。起因是于同学的72岁的姥姥身患乳腺癌,最近病情加重了,他想向崔老师请假回家看看姥姥。但这位崔老师却告诉他,如果非要去将会按照旷课处理。崔老师声称,他在学校里“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学习,有利于她姥姥恢复健康。
请假探望病重的姥姥,本是人之常情,可在该大学的崔老师这儿却行不通。她不仅拒绝学生请假,还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老人应当无条件地支持外孙的学习,學生“将生死置之度外”地学习,也是有助其姥姥恢复健康的良药。这套说辞颇有些超脱人间情感的意味,姿态很高,但正由于它有悖情理,不仅令涉事学生寒心,更引发网友们纷纷吐槽。
这位崔老师可能不大食人间烟火,故而开导起学生来,那境界仿佛立于广寒宫中,言辞是相当的高冷。只是,对学生来说,学习当然是头等大事,但是否如这位老师所言,可以将亲人的生死都置之度外,大可商榷。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由于抛却了一切“杂念”,学生或可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达到无与伦比的程度,但在如何关爱亲人、尊重他人等人文教育方面,很可能会得零分。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这种知识渊博、技能纯熟却情感冷漠的未来公民吗?
近年来,很多大学推崇人文教育,崇尚人文精神,看来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人之为“人”的教育,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受教育者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以及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它引导受教育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人自身,帮助其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善待他人,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有更理性的认知。显然,人文教育正是对当下一些高校缺乏育“人”责任的纠偏。如果像这位崔老师所言,近乎偏执地强调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却刻意忽略了对受教育者进行作为“人”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可谓跛腿的教育,其培养出的也难说是全面发展的人。
要求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地学习的老师,或属个别,但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却值得人们深思。如果大学生真像其希望的那样,为了学习而六亲不认,那可真是教育的悲哀。幸好,这种理念不仅当事学生抵触,更引发网友吐槽,足见其不得人心。
——摘自“南方网”
点 评
本文作者用“让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地学习是跛腿的教育”作为标题,开门见山地亮明文章的核心观点。紧接着简述事件,并从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理念、人文精神的角度,系统地阐释了让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地学习为何是忽视了人性情理的跛腿教育,观点颇具说服力。同时,作者也不乏理性的思考,认为老师要求学生“将生死置之度外”地学习虽属个案,但其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值得人们深思。全文思路清晰,见解独到,叙议结合,深得时评文写作之精髓,值得大家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