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松 何不往回看

2017-08-08 18:16陈珂
时尚北京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字传统

陈珂

黄永松先生于1971年1月在台湾创办《汉声》杂志。至今40多年来,《汉声》一直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保存,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最佳行家出版物。

走进《汉声》在北京的编辑部,墙上、天花板上、地板上、办公桌上、门梁上、阳台上,四处都有传统图案样式。《汉声》内在的丰富从表面溢出来。许多人来这里都会在《汉声》图书馆看一会儿书,像是进入一个宝库寻觅自己感兴趣的宝藏。用《汉声》的话说,他们将要记录的对象分为5种10类56项,并命名为传统中华民间文化基因库,这些对象还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个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是活生生的,一个是传统的,并且必须是民间的。

黄永松先生常年奔走于乡野间,他的办公室也摆放着许多民间特色工艺品,记者身临其境,所感受到的时空都被拉长拉广了。边打坐边喝功夫茶,黄永松先生接受了本刊专访。

黄永松的图书馆

《汉声》杂志出版了200多本有关传统文化的书。当记者问黄永松,您编了那么多书,您喜欢的书有哪些时,他说要给我看看,他有他的图书馆。《汉声》的图书馆在二层,黄永松的办公室在一层,记者知道黄老师认真,忙说不用,一会儿采访完了再自己去楼上看。黄永松说,不用,就在你面前。

黄永松拿出随身携带的挎包,掏出里面的两本红色封皮的小书。小书就像加强版的麻将子,跳在了桌面上。

记者拿起其中一本,原来是《道德经》。

“我平常基本上会把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论语》、佛家的《金刚经》放在包里。这三本对我来说最重要,我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坐车的时候或者休息的时候,我都会看。这就是我自己的很丰富的图书馆。三个小书,不见得要大,不见得要多,是你自己要有所选择。”他说。

“是不是到了一定厚度的时候,真的会觉得有那一两本书足矣。”记者问到。

他笑着说:“是的,以少胜多。有时候多了反而成为负担,把你压垮了,你要知道它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你要追求的是什么。”

“我做《汉声》40多年了,这三本书是核心,它们也会延伸出很多内容。”他说。

“那反复看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反复看,这个时候的理解跟我下回的理解会不一样,所以好的东西会涵盖无数的智慧在里面,会给你无限的想象力。这次我得到这个启发,下次我得到那个启发。”

黄永松的编书密码

黄永松善于用文字与图像表达他所理解的民间传统文化,他说文化的表达就像水果一样,像桔子像香蕉一样,需要有皮有内容有核,需要有味道,需要有形成的过程。

他说:“在人类文明史上,我们是先有图像,才从图像里头,提炼出文化,提炼出文字,文字像哲学一样,是核心的符号代表。文字比图高明,比图更加精炼,它用一个符号,就可以把一个情节、一种感受、一个意思呈现出来。”

“中国文字是全世界最好的,因为它的形声会意。西方文字是易学难精,中国文字是难学易精,我们是入门比较难,入门之后灵活变换就很深奥了。比如成语,朝三暮四,滥竽充数,如果西方人来学的话,他们会说,朝和三、暮和四什么关系,完全搞不懂。”他说。

关于图与文的关系,黄永松说:“图文图文,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是有目的的。表达,首先是WHAT,这是什么;然后是WHY,为什么要有这个;有了这个,如何画出来,如何写出来,最后是HOW,这三个W就是人类探知的三个基本。文字可以达到,单图也可以达到。以前没有文字的时候就是壁画,几万年前的壁画,像是狩猎图,也都是有这三个原因。后来有了文字就更简单了,可以用文字说明一件事,比如,狩猎或者归来。”

《汉声》里最常见的是用图片去表达手工艺的过程。黄永松说:“如果用文字,会写很长,怎么用刀,怎么使力,倾斜度到哪一边,如果有照片,可能两三张就解决,假设再附带一点点说明,这是工具、这是材料,图文相辅相成表现实用功能。”

在《汉声》的书里会看到很多图片对情景的展现,这跟黄永松年轻时曾跟着电影导演参与过影像拍摄有关,他很早就将电影拍摄的手法运用到书的制作当中。他说:“在情景、意境的表现上,图片具备很强的功能。比如,悲哀在哪里,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拍照时就要会找一个角度去说明,光线通过他滴下来的眼泪發出了灿烂的光芒,这样意境就出来了。这是单张照片的功能。我们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有起承转合。比如讲述一个火灾现场,第一张照片可能要表现发生了大事情,匆匆忙忙跑过来,我们其实只要拍到人们跑过来,甚至只要拍到几只脚踩踩踏踏过来;第二张一拉开,前面是个火灾场面,下面加上人在跑,接着表现火势,有烟,也有些人在抢救,再后来可能是警察来了,救护车来了,这些是图像编排的问题。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中国美学中的散点透视,可以把我刚刚讲的这些细节通通在一张图上展现。”

《汉声》常年办展,曾策划过蓝印花布展、惠山泥人展等传统手工艺展览,关于展览,黄永松说:“布展的人或者制作的人需要替大家把物的美亮出来,不然你看衣服成形之前就一块布嘛,对一般芸芸众生来说很快理解它喜爱它还挺遥远,那中间的设计者需要把它的优良品质露出来。优良品质有两种:一种是它的质地,另一种是它带来的感受、它的韵味。”《汉声》的书也常常会配合主题,在封面的设计与书的形式上,表现出主题所呈现出的味道。

黄永松的经典故事

自1977年开始,黄永松在台湾和大陆民间,向老人学习编结技法,向台北故宫求证,将中国这种有数千年历史的民间编结艺术总结归纳成14种基本结、14种变化结,并将其命名为“中国结”。1981年,《中国结》系列丛书出版。从此“中国结”的名字由台湾传回祖国大陆,再传遍全世界华人区。

据黄永松回忆,1949年民国政府带来了大批的外省人,有很多精英,丰富了郑成功时期的闽南、客家文化。在探究民间文化的过程中,他们开始联系各省同乡会,这也变成了他们来大陆以前的积淀。那时候想要更知道一点祖国这边的事迹,只有到香港。到香港有两个地方可以探究,一个是香港三联书店,可以买到很多资料,另一个是裕华国货馆,那里有烟台梨、东北三宝,地理课本上谈到的什么特产都有。

“我特别喜欢买两个东西带回去,一个是山西杏花村的竹叶青,因为我老爸爱喝;我喜欢工艺,特别钟情蓝印花布。”他说。

多年来,最令他感动的事情是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他在那里找到了失传近千年的中国传统印染技术夹缬。采访顺利结束,可是由于制作夹缬“工艺复杂、生意不好”,作坊主人想要关闭夹缬,黄永松不忍,当即决定订购一千条,以保证作坊可以“再做一年”。记录夹缬工艺的杂志出版后,千条夹缬被读者抢购一空,现在夹缬还在持续生产,这种即将失传的民间工艺保留了下来。可惜,似乎只有夹缬及少量的传统工艺是幸运的。

采访接近尾声,记者问黄永松,您接触了如此众多的伟大的人与事,您一直处于激动当中吗?他说:“做多了才会淡定,不淡定不行啊,如果太兴奋,你就垮掉了。”

他说:“年轻的时候难免有好胜心,但是所有的工作都会给人一个锻炼,在这个锻炼里头,你会知道天高地厚,你也就会更加谦虚。40多年来,我每一年都有不同的发现,在不同项目在不同角度看到了天高地厚。”

猜你喜欢
文字传统
The windmill trend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打乱的文字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竹”的传统与创新
种出来的“逍遥居”